1. 简单百科
  2. 巧家红糖

巧家红糖

巧家红糖,也叫巧家小碗红糖,是云小南品牌旗下代表产品。产自巧家县金沙江沿岸,精选当地优质白玉蔗为原料,以“牛尾灶”连环锅”工艺手工熬制,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晚清以来,享誉国内外市场,已有283年历史,是云南古法红糖代表之一。

产品简介

云小南巧家红糖含糖量在95%左右,制作过程需经过甘蔗采收、榨汁、开泡、赶水、出糖、打沙、成型等多个步骤,过程中完全采用物理方法使甘蔗中的糖分进行结晶。完整保留红糖中的天然成分和微量元素

代表产品

不添加现代工艺中的、磷酸、生石灰等,不添加防腐剂、色素、抗结剂、助剂等,保留了甘蔗中的营养成分,区别于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红糖、赤砂糖产品。云小南代表产品有块状红糖(俗称巧家小碗红糖)、红糖颗粒(粉糖)、红糖原浆(红糖饮)等。

制糖工艺

榨汁

当天砍的甘蔗必需当天榨汁熬制。榨匠榨汁前,会将甘蔗清洗干净,晾干水分后向榨滚内“喂”甘蔗,“渣渣匠”负责蔗渣,相互配合,将每根甘蔗复榨3次,过滤后将甘蔗汁送入锅内。

熬制

无口连环锅一字排开,甘蔗汁注入前2口大锅中以猛火煮沸,翻滚的蔗汁涌动起无数的泡沫,将残留的甘蔗汁中的蔗渣与杂质一一浮出。

放糖灰

当白色的蒸汽和香甜的甘蔗气味笼罩整个糖坊时,就到了制糖最关键的步骤,放糖灰,这是考验技术和经验的一步,也是决定红糖成败的一步,没有数十年磨炼的老匠人,根本无法准确拿捏好分寸。

点糖油

汁水渐浓,待泡沫渐小时,将熬得浓稠的糖汁舀入第三口锅内继续熬煮,水分将干未干之际,迅速将糖稀舀入后两口锅中,瞅准时机,往锅内加入花生加菜籽油炼至的“点糖油”,糖油完全压住糖分的同时,能进一步蒸发果露中的水分。

搅拌

当糖汁熬得粘而不断时,老糖匠将果葡糖浆舀入糖缸中,以小木棍进行搅拌,搅拌过程必需持续发力,适时加入冷水,冷热反应下,糖块酥化,糖稀变沙,口感才能达到最佳值。

定型

糖稀变沙后就可以入模了,模具是事先消过毒的小碗,依次摆成50x8的长方形,干净利落的将糖稀一勺一勺倒入小碗内,待糖块凝固后,传统手工制成的红糖就成了。

红糖真伪鉴别

1、看外形:

巧家红糖——红褐色块状、无黑点、沙线明显,遇水易溶,滤水无渣,糖体有小气泡产生。

次级红糖——结块或受潮溶化

劣级红糖——溶化流卤,有杂质,糖水溶液中可见沉淀物或悬浮物。

2、闻气味:

巧家红糖——具有甘蔗的清香味。

次级红糖——气味正常但清香味淡。

劣级红糖——有酒味、酸味或其他外来不良气味。

3、尝滋味

巧家红糖——口味浓甜带鲜,微有糖蜜味,不酣不腻。

次级红糖——滋味比较正常,只有甜味,没有香味。

劣级红糖——有焦苦味或其他外来异味。

品牌文化

2013年,云小南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诞生,自诞生之日起,坚持“品质至上”的文化理念,致力于发掘纯植物优品,传播正确的养生方式,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吃到放心的食品。

重要事迹

事迹一:

巧家红糖以色彩鲜、式样好、杂质少,驰名云南,远销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地区。40年代国内出版的《中国上特产大全》、《云南特产风味指南》、《云南地方产品》、《昭通地区土特名产志》等书,均将巧家红糖作为专列条目介绍。

事迹二:

2018年4月21日晚7:30,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第二季第二集《绝技》,用五个故事讲述那些隐藏在山川湖海中,带着祖先劳动生产智慧的绝妙技能,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巧家小碗红糖的熬制独门绝技!

参考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红糖绝技.中国青年网.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