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齐彭代尔 (Thomas Chippendale, 1718~1779),是18世纪欧洲知名的家具设计师,他开启了以设计师名字为家具风格命名的时代。

托马斯·齐彭代尔 ,早年曾在约克市接受木工培训,在结束学徒之后搬到伦敦,其设计活动始于1830年代,其风格则流行于1840年代至1765年间;1740年代,齐宾代尔从中国园林和明式家具中获得灵感,也从哥特式建筑家具中吸收设计养分,尝试将中国装饰特点与英国家具形式相结合,把中式风格融入到本民族风格之中,设计了许多具有中式风格的家具;1754年,齐宾代尔在伦敦建立了集工坊和展厅一体的齐宾代尔商行;次年,齐宾代尔发布了重要家具设计作品集《家具指南》,书中展示家具162件,装饰艺术品41件,细节图42幅,收录了当时伦敦主要家具工厂里所能发现的家具设计。

托马斯·奇彭代尔,身处欧洲中国风时期,他的家具设计吸收了大量中国元素,其中最显著美观的元素就是以窗纹样为基础的中式棂格;奇彭代尔设计中使用的棂格素材来源较广,有中国古代建筑窗格内的窗棂,还有建筑廊下蜿蜒的楣子、围栏。

人物简介

齐彭代尔对各国家具工艺都作过广泛研究。他编撰的许多书籍,对当时英国家具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齐彭代尔式家具的风格,当时是设计界的主流。其中,1754年所著的《家具指南》,使得他的设计在欧美有广泛影响。

地位影响

齐彭代尔家具几乎成了最高家具工艺的代名词。齐姓的作品不仅在英国国内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影响力辐射到北欧、西班牙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各国及地区,甚至推动了中国家具对欧洲的影响。从而奠定了英国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中的重要地位。

齐彭代尔以明式家具为蓝本,为英国皇宫打造了一套宫廷家具,轰动整个欧洲。从那时起,中国明式家具与从14世纪传入欧洲的中国瓷器一样,在国际市场有了极高的地位。

齐彭代尔式家具的风格,当时是设计界的主流。1754年齐彭代尔所著的《家具指南》,使得他的设计在欧美有广泛影响。

主要著作

家具指南

1754年,他出版的《家具指南》,主要就是为推广洛可可式产品。但是他的作坊里多种风格兼容并蓄,当时也制作日渐兴起的新古典式,其设计图由建筑师亚当提供。这种面向市场,适应需求的方针,使设计和经营都成绩可嘉。

《 家具指南》铜板雕刻的流行图样,大多有两种以上装饰。椅子脚经常以球爪、回纹装饰,左右只有一边扶手。法国矮柜一般有两种变体,露明式抽屉和遮蔽式。双层柜则各有四种装饰。《家具指南》展示家具162件,装饰41件,细部图42件。由于观念独特,出版之后立即风靡英国,甚至影响到美洲殖民地。其中彭洛克桌等设计至今沿用。

《 家具指南》以及工匠们对他书中图例的仿作,广泛地传播了中国式视觉元素。1800年之前,这本书是很多优秀的美国家具设计师手头必备的,如新港的戈达德(Goddards),费城的托马斯·阿弗莱克(Thomas Affleck)和本杰明·鲁道夫(Benjamin Randolph)。这类书是美洲稳定增长的消费阶层的时尚指南和品位导向。西方人被中国式的椅子迷住了,因为它适合了他们社交和娱乐样式的演变。这些雕刻精美的椅子轻便、易于移动,为家居布置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与传统英国橡木不同,新型的纹理精美的硬木(如来自西部印度桃花心木,与亚洲硬木有着相似的材质),结构上适合这些在穿空靠背中嵌以长条木板的纤细优雅的造型。

家具大全

齐彭代尔式家具的基本风格有法国洛可可式、中国式、哥特式、新古典式等。它们结构稳固、线条细腻优雅、宽敞舒适。在他的《 家具大全》中专门介绍了明代的漆家具,并在其中表达了对东方漆制家具装饰魅力和异国情调的向往之情。这深刻影响了当时西方工艺美术设计家的思路,而中国漆制家具也成为法国上层社会的追捧对象。

设计指南

极受欢迎的著作《 绅士和家具设计指南》(The Gentleman and Cabinet - Maker's Director)(伦敦,1754),为将中国风格融入欧美家具设计提供了模板。齐彭代尔图解了多种家居设计和装饰风格,包括从古典主义到复兴的哥特风格,但他尤其对“当前的中国样式”给予了特别关注,因为中国风格提供了“最多的样式”。三页中国式椅子设计图样中的一页,为工匠和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可选方案。每一个椅子都说明了不同的选择,椅腿或是雕刻的或是平面的,椅身或是扶手的或是靠背的,还有不同类型的浮雕图案等。除了椅子,齐彭代尔还谈到了中国式的架子、栏杆、镜框、床、容器等。甚至他的“现代”风格的“法国式椅子”,都配置了绘有中国式图形和风景的柔软丝垫。

参考资料

托马斯·齐宾代尔.西堤欧洲古董家具.2024-03-31

托马斯·奇彭代尔.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