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1927年1月4日-2010年10月10日),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员,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曾任保山地委书记。

1927年1月4日,杨善洲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委会大柳水自然村。1943年杨善洲在学完高小课程后,参加了滇西抗战支前担架队。之后,杨善洲学习并成为石匠,至1950年3月加入乡农会和武装联防队。1951年5月,杨善洲开始做土改工作,1962年7月成为首任县委书记。1966年3月,杨善洲升为中共保山地委副书记,1977年3月任中共保山地委书记,1986年3月任六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88年6月退休。退休后,杨善洲回到施甸县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此后扎根深山20余年,并在2009年将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正式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2010年10月10日,杨善洲因病医治无效,在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委主要领导20多年间,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制糖业、茶产业、咖啡产业等产业,重视和支持教育,是群众口中的“粮书记”,也是“滇西粮仓”总艺师。1988年退休后,杨善洲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将大亮山从荒山秃岭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杨善洲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是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也是“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入选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对象名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7年1月4日,杨善洲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委会大柳水自然村,此地当时交通闭塞。杨善洲儿时,其母亲席有娣常带他到大亮山挖野菜、草药等,卖得的钱用以维持生计和读书。1943年,杨善洲的父亲杨发龙病逝,此后他与母亲艰难度日。

1937年,杨善洲被寄母(义母)马莲娣送到夫家哥哥杨连槐的私塾学堂读书。杨善洲读书十分用心,饿着肚子也从不缺席,且放学后割草或打柴回家。读了三年后,杨善洲进入陡坡村大平地席文儒的私塾读书,期间他白天边读书边种地,夜晚住在外婆家里,直至1943年学完高小课程。

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果断地炸毁惠通桥,打破了日军想从保山进入昆明到达重庆的企图,从此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军隔江(险峻的怒江)对峙,直至1944年远征军发起反攻。1943年,杨善洲参加滇西抗战支前担架队,期间曾被派去松山前线抬伤员或者运物资。

1943年至1950年,杨善洲拜姚关董龙村的杨有和为师傅,向其学石匠、做石工。

从政经历

施甸县委书记

1950年3月,杨善洲在现今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河尾村参加乡农会和武装联防队,任小队长。1952年11月,杨善洲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8月开始陆续担任保山县第五区工委副书记、保山县第五区工委书记等。1962年7月,杨善洲在施甸县委工作,成为施甸县首任县委书记。

1963年,施甸县人民吃不饱、生活十分困难,并在实际教学中过分强调劳动教学,在工作人员纷纷走出机关、大规模支农之时,杨善洲要求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重点,不参与支农活动,并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拿出经费设立了助学金,即每人每年补助2元,以帮助贫困学子读书。同时杨善洲积极创办半工半读的简易学校外,也开办了16所农业学校,并大规模开展扫盲运动。

保山地委书记

1966年3月,杨善洲升任中共保山地委副书记,1977年3月升任中共保山地委书记,1986年3月任六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在任期间,杨善洲近一半时间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以此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杨善洲下乡从来都是自掏饭钱,从不公车私用,每次回家都是自己买车票坐班车到施甸县城,然后徒步走回大柳水村。

1966年开始,杨善洲开始大力发展糖产业、茶产业。八十年代,作为保山地区财政收入支撑产业之一的糖产业,当时保山地区共有17个大糖厂和七、八十万亩的甘蔗,其中15个大糖厂是杨善洲所主持建立的。在任期间,杨善洲还主导进行了“万亩茶园”大会战,在保山地区发展了几万亩的茶园,其中、尼诺茶、的高黎贡山茶,闻名,并在全国有一定地位,茶叶产业成为当时保山地区财政收入的支柱之一。

1980年10月,杨善洲说服了潞江坝芒宽公社的朱自祥带头发展咖啡种植业,并在芒宽公社召开了全国咖啡生产会议现场会,此后咖啡种植迅速发展。2011年,隆阳区芒宽乡已成为有名的之乡,该乡咖啡连片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在退休前,杨善洲大力支持试种,成为该产业的开端。1988年6月,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这一岗位上退休。

植树造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施甸县东南的大亮山附近的农民缺衣少粮,不得不大规模毁林开荒,至杨善洲退休之前,平均海拔约2600米的大亮山已山秃水枯、生态被严重破坏。退休后,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决定回到施甸县大亮山植树造林,并扎根深山20余年。

1990年,杨善洲带领几个小工,自行并修通了一条长14千米的山路,每千米路花费不到1万元。在大亮山大面积造林过程中,为解决苗木紧缺的问题,多年来,杨善洲往返保山城、施甸县城和姚关街时,就在大街上捡果核、桃核、杏核、李核等,用以培育果苗,也将他自己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林场缺乏肥料时,杨善洲带领聘请的工人到村寨道路上捡牛马猪粪作底肥。

2009年,杨善洲将义务领办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正式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当时大亮山林场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水源地,活立木蓄积量经济价值超过了3亿元。

病逝

2010年10月10日15时8分,杨善洲因病医治无效,在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根据杨善洲的嘱托,将其部分骨灰运回老家陪伴亏欠一生的妻子,其余的洒向大亮山茫茫林海。

成就贡献

打造“滇西粮仓”

杨善洲1966年-1986年担任地委主要领导20多年间,特别重视粮食生产,为此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兴修水利设施等。1966年起,杨善洲带动推广了“三尺两面沟,两季夺丰收”的山地种植技术;粉碎“四人帮”后,保山地委作出了坡改梯、改籼稻粳稻、种绿肥红萍改良土壤等重要决定,并重视良种的试验和培育。1978年,杨善洲开始积极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年京国92”水稻试验成功,保山市的粮食产量创造了历史新高,且此后每年以11%-13.2%的速度增长。1978年-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一直在云南省排名第一,并引起了国家农业部的重视,1980年全国农业工作会在保山召开。从此,保山地区获得了“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也被群众称为“粮书记”。

创办大亮山林场

1988年,杨善洲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场的方案,即由村社集体为单位出林地,由国家进行植树造林,产生的经济利润按一定比例双方分成。同年3月,位于施甸县城东南的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

截止至2010年,杨善洲和林场职工成功将大亮山从荒山秃岭变成5.6万亩郁郁葱葱的林海,显著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亮山有四季不断的溪流、300余处保护水源,保存了猕猴、凤头鸟、桫椤、银杉、雪松等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有水果300多亩、茶园700多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而且由于大亮山林场的带动,的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7.1%提高到2009年的44.8%。

发展教育

据统计,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期间,施甸县的小学由191所增至1132所,教职工由420人增至1169人,毕业生由360人增至1123人,且有1400名群众通过扫盲学习班脱盲。2010年,杨善洲将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

家庭生活

杨善洲的父亲杨发龙于1943年病逝,年仅44岁,其母亲席有娣于1990年去世,享年89岁;其寄母为大寨村草药医生马莲娣,有一妹妹杨善珍,嫁到陡坡村大平地,育有一子二女,于2010年初去世。

1990年,杨善洲准备返回林场时,忽然注意到89岁的母亲走路摇摇晃晃、很不稳当,他赶紧扶她坐下并出去找医生。其后整整9天,杨善洲在母亲的屋内搭了一张临时小床,一直守在她身边、陪她说话、给她端药递水,直到老人安详地离开人世。

张玉珍20多岁与杨善洲结婚,二人育有三女,分别是杨惠菊、杨惠兰和杨惠琴,但在杨善洲顾不了家的60多年岁月里,是张玉珍默默地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把三个女儿抚养长大并为婆婆养老送终。1996年,张玉珍因胆结石住院16天,2005年因肺气肿又住院13天,期间杨善洲都从大亮山赶回来,早早地买好早点,并一直守在妻子身边,直到夜里很晚才回家,而这29天是张玉珍一生最幸福的时光。

获得荣誉

1991年6月,杨善洲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并在次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评为“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杨善洲是云南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是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8年,杨善洲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名录,是改革先锋,是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并在次年9月获得“最美奋斗者”的荣誉。

2011年,杨善洲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并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10月1日,在祖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盛大游行中,杨善洲彩塑与焦裕禄、孔繁森等各个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一起屹立在“不忘初心”方阵彩车上。

人物评价

2011年3月7日,胡锦涛同志做出重要批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2011年4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学习杨善洲精神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座谈会上要求:“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忠于人民。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始终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始终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始终保持公仆本色。”

2013年《党的生活》杂志称,杨善洲在担任保山市地委领导的近20年里,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留下了共产党人的一身正气。

2020年人民日报称,杨善洲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2021年隆阳发布称,杨善洲的所作所为形成一种崇高精神,是我们保山人民的财富,保山人民不会忘记他,和他接触过的那些干部群众也不会忘记他。

后世纪念

文艺作品

书籍

歌曲

其它作品

善洲林场

2010年11月9日,施甸县将大亮山林场更名为“善洲林场”,并举行大亮山林场更名暨杨善洲纪念碑、塑像奠基仪式。

事迹报告会

2011年2月16日,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来自新疆各地的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安武警战士、高校师生和各界群众近2000人聆听了报告。2011年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700多名在京老干部和100多名北京市区县干部代表一起聆听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其后3月29日至4月2日,在北京连续举办了5场杨善洲先进事迹报告会,每场都吸引了上千听众。

2011年2月26日至3月9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云南省委联合举办的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先后在北京、上海市广东省、四川等9省市作了多场精彩报告,成千上万名干部群众聆听了报告。

杨善洲干部学院

为了继承和弘扬“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杨善洲精神,2013年10月,在善洲林场成立了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2014年12月,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加挂“杨善洲干部学院”牌子。

2019年4月,杨善洲干部学院被列入中组部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2022年9月被列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并在2023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截止至2023年7月,杨善洲干部学院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4023期14.67万人、接待参观学习团队300多万人次。

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

昌宁县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温泉镇,始建于2015年,是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专业训练等为一体的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2022年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单位团体60场次2360多人次。而且作为杨善洲“万亩茶园”大会战地区之一的昌宁县温泉镇,境内的茶园面积已从1974年的500亩发展到2022年的10万亩。

参考资料

杨善洲同志简历.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7

【杨善洲的故事】饱经风雨 初心不改 矢志不渝.水墨施甸.2023-11-17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中国气象局.2023-11-18

勤廉为民无止境 甘效春蚕吐尽丝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保山老干部局.2023-11-19

人民日报记者追忆十年前采访杨善洲:此心常绿一善洲.云南发布.2023-11-19

【先进典型】第三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杨善洲.腾冲文明网.2023-11-30

让农民在知识上翻身.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擅长插秧的“粮书记”.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杨善洲在施甸】杨善洲同志初心如磐为人民.水墨施甸.2023-11-19

“滇西粮仓”总艺师.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坚守杨善洲精神的高地 ——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云南省施甸县善洲林场. 中国绿色时报副刊.2023-11-19

关于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的公示.新华网.2023-11-20

【清风鹤医】清廉家风润鹤医|:杨善洲的家风故事.鹤壁市人民医院.2023-11-18

大街上捡果核.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人民日报》笔下的杨善洲:草鞋书记 一心为民.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弘扬杨善洲精神 汲取对党忠诚的信仰力量.保山新闻网.2023-11-20

《人民日报》笔下的杨善洲:爱人者,人恒爱之——从口碑看杨善洲.保山先锋.2023-11-19

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是老伴.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全名单.澎湃新闻.2023-11-19

善洲林场.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为官20年 两袖清风——追记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上).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杨善洲在隆阳】善洲书记干事扎实 关心少数民族(第二期).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2-11

《杨善洲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出版发行.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善”守初心:以杨善洲为镜.豆瓣读书.2023-11-19

赓续红色血脉!《杨善洲与隆阳》等系列丛书今日首发.云南网.2023-11-19

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原创歌曲MV——《老牛拉车不回头》.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原创歌曲MV--《杨善洲》.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歌曲:杨善洲,你在哪里?.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原创歌曲《追忆善洲老书记》.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李迅雕塑作品《优秀干部——杨善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连环画《杨善洲——公仆本色》出版.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善洲远行 青山依旧——音乐诗剧《青山风骨》演绎杨善洲造林故事.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满江红 ——缅怀第三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杨善洲.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2023-11-19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16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11-20

“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精神激励和灵魂洗礼”.经济日报.2023-11-20

《人民日报》笔下的杨善洲:他值得每个人学习——杨善洲在京系列事迹报告会综述.保山先锋.2023-11-20

丹青绘尽山河春.陇东学院.2023-11-20

云南成立杨善洲干部学院.人民网.2023-12-01

保山施甸:弘扬杨善洲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云南网.2023-12-01

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保山新闻网.2023-12-01

昌宁温泉:坚持以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昌宁新闻网.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