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般阳县

般阳县

般阳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县名,西汉设立,因地处般水之阳而得名。其治所最初位于今淄博市淄川区。历史上,般阳县曾经迁移和废置多次,最终并入临朐县

历史沿革

般阳县始建于西汉时期,具体建立时间为刘启二年(公元前155年)。南北朝时期,刘宋元嘉五年(公元428年)将般阳县改称为贝丘县隋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夏季重新设立般阳县,但在隋朝大业年间又被废除,其行政区域被并入临朐县。

名称由来

刘启二年(公元前155年)在此设般阳县(现留仙湖公园东侧就有一段汉代土筑城墙),因城南濒临般河而名。南北朝元嘉五年(公元428 年)改为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取名淄川县,因濒临淄河而名。《括地志》云:“俗传云禹理水功毕,土石黑,数里之中,波若漆,故谓之淄水也”。

位置境域

般阳县的治所原位于今淄博市淄川区,具体包括现般阳街道办事处的城一、城二、城三、开河、东关社区内。

文化传说

关于般阳县的文化传说中,有“龟城”的说法。远古时,般河和孝河经常泛滥,而般阳县城相对低洼,经常受水灾。人们苦不堪言,就到嬷嬷幢祈求天齐嬷嬷保佑。由于龟有玉貔貅化灾、增添福气兼长寿和善良的灵性,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于是天齐嬷嬷便委派幢下神龟迁移到般阳城边的湖泊中居住,保佑般阳平安。此后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淄博市县志曾经根据传说记载:县城在建设时,东南天空有祥云闪现,施工者挖掘城壕时,果然挖出一只乌龟,人称神龟,这就是般阳古城又名“龟城”的来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淄博市知县杨武再修城时,按其传说,把旧城依据地形规划建设为龟型。西南为首,四门为足,预备仓为腹,按照龟纹形状设有东西、南北向街道,般水向北、向西环城入孝水,四门外护城河围城而流,东北隅为尾。又隔数十年后,知县鲁惠于正德十四年又对城池维修,挖出小乌龟数十个,这更神化了“龟城”的传说。前几年在留仙湖公园清淤时,又从湖里挖出了三只大龟,再一次验证“龟城”传说的真实性。张唐卿《孝义天齐嬷嬷幢》记载:“《齐谐》曰:天齐渊水,都南郊。又西南80里,有石幢,一曰嬷嬷幢。石幢者,齐地遗风也,莫知起时。古人享祭神灵,必立石幢,或柴或望,以达天听。或曰,禹布土以定九州,得天齐嬷嬷之助,立此石幢者,以敬神明。”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