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草岗大桥,位于中国攀枝花市市区,是一座横跨金沙江的重要交通设施。该桥是经四川省计委批准立项的省、市重点工程,集城市桥梁与过境交通于一身,也是攀枝花市的一个景观工程。炳草岗大桥连接攀枝花市东区枣子坪与东区炳草岗,是攀枝花市的重要过江通道。桥梁西起攀枝花弄弄坪东路,东至攀枝花大道东段,总长516.3米,其中斜拉桥与T构长434.55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炳草岗大桥于1999年7月30日开工建设,2000年4月29日索塔封顶,2001年1月6日斜拉桥主梁完成施工,同年12月31日建成投用运营。项目总投资额为2.48亿元。炳草岗大桥有时也被简称为炳大桥或炳桥,北岸邻近枣子坪街道,在规划设计阶段被称为炳枣大桥,至今部分市民仍然使用此名称。
大桥主要技术参数
该大桥工程包括由单塔斜拉桥与T型钢构组成组合体系跨越金沙江的主桥和炳草岗岸的四层立交枢纽工程(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未包括四层立交枢纽工程),工程总投资约2.48亿元,主桥总长516.3米,主跨径200米,桥面总宽23.9米,其中单塔斜拉23对共92根拉索,斜拉索跨径150米,T型刚构跨径50米,主梁为预应力砼双纵肋,主塔总高度180.8米,属国内同类型桥梁领先高度。设计荷载为汽—超20级,挂车—120。该桥第一期工程于2002年1月开工,2004年12月31日竣工通车,第一期工程完成投资2亿元。该桥由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设计,主要施工单位是攀枝花市桥梁工程公司、铁道部二局五处。经省公路质监站验收,评为优良工程。该桥的突出特点是,炳草岗金沙江大桥是由一座刚柔体系组合大桥,即单塔斜拉桥与T型刚构组成组合体系,属非对称式的大桥。目前,全国只有三座大桥采用这种技术。一座是广东省的金马大桥,一座是浙江宁波的招宝山大桥,第三座便是炳草岗大桥。前两座都在东部沿海,炳草岗大桥是西部这种结构的第一大桥。在炳草岗大桥南端的边坡上,采用了瑞士专利SNS柔性防护处理技术,这在我省公路桥梁上是第一次采用该技术。用加微硅粉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这种技术在全国公路桥梁上也是较早使用的。
大桥意义
该桥把攀钢(集团)公司厂区和攀枝花市炳草岗城区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攀枝花这座山城不同平面高差的道路组成有机的城市交通,是攀枝花公路史建设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以炳草岗大桥为枢纽、适应攀枝花新兴工业城市的城市路网初步形成,并提升了攀枝花市的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加快东西区城市化进程,带动以攀钢工业园区为龙头的大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