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华 男,1935年9月生,福建德化人。出生马来西亚。生药学家。
人物经历
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专业,1983~1984年在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斯大学学习。现为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生药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生药品种鉴定与质量研究、生药活性成分研究、生药学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中药新药研究。
主讲课程
教学工作(教龄43年):主讲研究生课程:生药物理化学鉴定、药用植物化学分类学、中药药理学、生药生物技术专论及本科的生药学、生药学文献课。已指导硕士生8 人,博士生10人,在读博士生5人,博士后7人,高级访问学者25人。
主要贡献
提出、发展和创新的主 要学术观点:1977年首次提出在生药鉴定研究中引进电镜技术,促进我国生药鉴定技术的发展。1996年创建生药学科生物技术研究室,同时,顺利地安排了接班人。论 著及科研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235篇。参编《中草药手册》、《中药志》、《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生药学》(第三版)主编及译著等24册。已完成国际合作、国家及部级科研项目32项,在研究项目11项,新药研制与开发14项。兼职: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1992~1998),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1998~)。国家新药基金评审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国家医药局“执业药师资格 培训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博士后基金委、中医药管理局等评审专家组成 员。浙江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山西省医学学科带头人导师。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 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23项。992年载入美国马 萨诸塞大学“《国际草药、香料和药用植物专家名录》。1993年载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大 辞典》。1994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获奖记录
获奖情况:1978年获全国科学 大会奖(集体),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荣誉证书(1983),芝加哥伊利诺伊斯大学、WHO传统医 学合作研究中心荣誉证书(1984),国家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1986),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集体,1987),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集体,1987),北京市高教局荣誉证书(198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集体,1992),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1992),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集体,1995),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荣誉证书(1995),光 华科技基金二等奖(199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集体,1996),北京市科 技进步三等奖(集体,1997),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集体,1997)等21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