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中(1904—1985),又名金霭如,固始县城关镇(今 蓼城街道)人。抗日民族英雄。家贫,读过私塾,当过学徒,1924年加入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曾在张自忠任校长的“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喜峰口战役”,指挥“七七事变”卢沟桥保卫战,参加汉口保卫战,淮海战役中起义回乡,做小贩为生。
人物生平
1924年,金振中投军于冯玉祥部。入伍后不久,就学于西北边防陆军干部学校。
1926年,金振中毕业于西北边防陆军干部学校,历任排、连、营长等职务。
1933年,金振中参加喜峰口战役,因作战勇敢受到师长冯治安的嘉奖。
1936年春,金振中奉命接替宛平城和卢沟桥防务。
1937年七七事变中,金振中指挥官兵前后击退日军5次进攻,并在战斗中受伤。
1938年,金振中伤愈后又回到二十九军,担任一七九师六七三旅副旅长、兼任1065团团长,参加了汉口外围大会战。
1943年,因遭亲共疑忌调为军部上校副员,金振中作为编余人员,驻在柳泉车站。
1949年春,金振中回原籍参加生产。
1958年,金振中被定为伪军府警宪人员中的反革命分子,监督劳动。
1969年,金振中全家从县城被遣送到农村劳动改造,改为农民户口。
1978年,金振中按起义人员落实政策。
1980年,金振中全家从农村迁回固始县县城,改为居民户口,金振中被安排在县文化馆工作,并任固始县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委员。
1985年3月1日,金振中病逝,享年81岁。家人遵从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到了卢沟桥畔。
后世纪念
1985年8月14日,经北京市领导批准,金振中骨灰安葬仪式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活动项目之一在卢沟桥举行。当晚,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实况录像。《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均刊登了这一消息。
2016年10月18日,固始县委、县政府建设了抗日民族英雄金振中纪念馆,让英雄事迹永远流传,彪炳千秋。
参考资料
信阳抗战记忆·英雄谱|魂归卢沟桥——记抗日英雄金振中(上).信阳新闻网.2024-11-01
金振中.固始县人民政府.2024-11-01
山止川行|“血性团长”金振中.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1
历史上的今天,固始抗日英雄金振中打响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战第一枪.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1
【金振中】七七事变时,中日冲突双方曾现场谈判、日军通译官被斩.网易.2024-11-01
【七七特刊】固始金振中:打响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第一枪!.固始检察微信公众号.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