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红火口鱼(Viejasynspila),又名联斑丽鱼、紫蓝火口、红头丽体鱼,鲈形目丽鱼科鱼类,产于墨西哥南部、哥斯达黎加。
紫红火口鱼厚侧扁形,口中位,口裂中等,长20~25厘米,额头稍隆起,喉部至胸部鲜红如火,因此而得“火口”之名。躯干前部金黄色,向后渐衍变为黄绿色至深紫色。
紫红火口鱼是一种杂食性的热带鱼类,喜好弱酸至中性水质,较喜欢干净的软水。性情凶悍,色彩变化大,有些鱼色彩艳丽,但养得不好则毫无特色可言。强健好养,饲饵料不拘。
命名
紫红火口鱼喉部至胸部鲜红如火,因此而得“火口”之名。
形态特征
紫红火口鱼厚侧扁形,口中位,口裂中等,长20~25厘米,大者可长达30厘米,额头稍隆起,喉部至胸部鲜红如火,躯干前部金黄色,向后渐衍变为黄绿色至深紫色,有黑色喷点分布,腹部部分为粉紫色,头部紫红色。雄鱼前额较突出,体色红艳;雌鱼体色较淡,腹部膨大。红元宝鹦鹉鱼的母本,金刚鹦鹉鱼的父本。
生活习性
紫红火口鱼具有慈鲷类的领地属性,有自卫性攻击行为;杂食性鱼类,爱吃动物性活饵料,各种饲料经驯食可适应,鲜活、冰鲜、商品饲料都吃;对水质的适应性强,中等硬度、适宜水温23-28°C、酸碱度pH6.5~7.5的水体环境条件可满足它们的生活要求,喜欢在水族箱底的沙石中挖洞及搬运小沙石做巢产卵,12~14个月性成熟,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一雌一雄自行配对,产卵于水底硬物表面,双亲有护卵护幼行为。
分布范围
紫红火口鱼原产于中美洲瓜地马拉,分布于大西洋斜坡,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伯利兹的乌苏马辛塔河流域。
栖息环境
紫红火口鱼栖息在湖泊和河谷下游,对咸水环境有轻微的耐受性。
繁殖
紫红火口鱼卵生,繁殖能力强,每次产卵可生产300~500尾鱼苗,可产生多达1000个卵,12~14个月性成熟。
人工养殖
水族箱要求与规格
发育成熟的紫红火口鱼要单独在水族箱内喂养,幼鱼或未成年的配对的鱼(小于10厘米)可以与其他健壮的鱼混养(水族箱最少120厘米长)。一条成年鱼需90x45x45(厘米)的水族箱,发育成熟的一对鱼则需120x45x45(厘米)的水族箱。
水族箱内置石块、风化的沉木、输水管,紫红火口鱼性情凶悍,力量很大,植物软的叶子会被紫红火口吃掉,任何植物都会被紫红火口连根拔起。
水质水温要求
紫红火口鱼对水质的适应性强,中等硬度、适宜水温23-28°C、酸碱度pH6.5~7.5的水体环境条件可满足它们的生活要求。可用上部过滤器或缸内壁挂式过滤器保持水体清洁。
饵料
紫红火口鱼强健好养,对饵料接受度很高,几乎可以吃所有的食物,但是必须适当加些蔬菜。人工养殖喂食以浮性颗粒饲料为好,隔一段时间喂些虾肉,可保其颜色鲜艳。
注意事项
紫红火口鱼有自卫性攻击行为,不宜与小型鱼类共养,只能一尾单养,或者,与体长大一倍的双须骨舌鱼、雀鳝、鸭嘴鲨、红尾鲇之类更强壮更大的鱼混养,可以使其好斗性格被迫收敛。紫红火口鱼色彩变化大,有些鱼色彩艳丽,但养得不好则毫无特色可言。繁殖亦不难,但雌雄鱼的分辨并不容易,一般成年雄鱼前额突出,发情时异常凶猛,配对时须特别小心,否则其伴侣常被攻击致死。
相关新闻
2025年1月,一游客在日照海洋公园发现一条鱼死了,标语却提醒:紫红火口鱼经常上班偷懒(躺着睡觉),不是挂了!再去时发现死鱼和标语都没了。1月7日,景区回应称,紫红火口鱼是有躺着睡觉的习性,游客看到的时候确实是死了,已经捞出来了,有点误导游客,标语已经撕了。起初,紫红火口鱼凭借其独特的习性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成为了景区的一大亮点,游客们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其长时间静伏不动、仿佛沉睡的状态,景区工作人员也顺应这一趋势,将“嗜睡”作为常态进行宣传,这种长期的宣传逐渐在游客心中形成了固定的认知模式,每当看到“贪睡鱼”静止不动时,游客们便自然而然地认为它正在沉睡。
参考资料
Vieja melanurus .Fishbase.2025-01-09
[科普中国]-火口鱼.科普中国.2025-01-09
慈鲷.www.zgbk.com.2024-07-23
紫红火口鱼.科普中国.2025-01-09
“贪睡鱼”真的挂了:一次“狼来了”式的信任危机.红网.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