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巫毒鼓

巫毒鼓

巫毒鼓,又称乌嘟鼓,是一种源自西非尼日利亚的传统打击乐器。其最初的形态并非乐器,而是一种用于储存和运输食物或水的壶形器皿。随着时间的推移,巫毒鼓逐渐演变成一种重要的音乐工具。

历史沿革

巫毒鼓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几百年前,起源于非洲农村的生活用品。传说中,一位妇女在搬运水罐途中不慎打破了其中一个,意外地发现敲击破裂处能产生独特的声响,从而开启了巫毒鼓作为乐器的新篇章。即使在现代,巫毒鼓仍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以及传统非洲音乐中。

制作与传播

尼日利亚传统文化中,巫毒鼓主要由女性制作,使用的泥土被认为具有神圣性,因此男性不得接近。起初,巫毒鼓仅限于女性在仪式中演奏,后来随着文化的交流,这一乐器传播到了波斯欧洲、美洲等地,并融入了多种音乐风格。

特征与发展

巫毒鼓不仅有传统的水壶形状,还演变出了多样化的外形设计,如双头等。制作材料也扩展到合成玻璃纤维、木材、瓷器等。其独特之处在于腔体边缘的一个约四厘米大小的孔洞,通过手部拍击产生的声音低沉饱满,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泥土之声,同时带有一丝水声的回响。

用途

巫毒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传统非洲音乐还是现代世界音乐,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参考资料

既是酒器也是乐器!巫毒鼓(udu)最初来自...来自世界音乐.微博.2024-10-31

巫毒鼓只有"嘟嘟"声?怎么可能!!!尼日利亚.搜狐网.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