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宫
天下名胜志载,吴王宫在庐江县城东南紫芝坊内,杨行密之故宅。杨行密(852~905)五代十国时杨吴的建立者。公元902~905年在位。初名行,字化源,庐州合肥人。唐末起兵据庐州,中和三年(838)任庐州剌史。景福元年(892)攻杀孙儒,入扬州市,为淮南市节度使,占有淮南、江东之地。天复二年(902)受唐封为吴王。吴王杨行密于李晔光化年间舍宅为光化寺。蒋昊有《吴主宫》诗曰:“秋草离离吴主宫,楼台歌舞总成空。也知富贵浮云似,忍听招提日暮钟。”因寺有金刚院,后改为金刚寺。
景点历史
当年吴王杨行密请伏虎禅师为住持,伏虎禅师未居多久,厌城市烦嚣,辞归冶父山。此寺便成了冶父山实际禅寺的支院。金刚寺迭有兴废,洪武五年,僧溥结庵其上。十六年,开设僧会司。永乐、宣德、正统间,僧当彻、靖安县、宁真相继增建。嘉靖五年,从密募修其后小墩,名光化,山有碑可据。嘉靖三十年,僧法正、宗佑、真言募化重建,规模益大。崇祯十五年,毁,止余天王殿。至顺治十年延焚,寺僧弘伦重建草舍三间,供佛。民国癸亥(1923),实际禅寺海林市、济林二禅师在当时县知事马维马录协助下,募化重修金刚寺,至民国14年3月落成。当时建有天王殿(前进5间)、正殿(后进7间),还有房(前后进6间,分东西两侧,每侧各3间)和厢房(天王殿前若干间)等房屋,由谭和尚与孝峰、怀亮和尚等相继驻守。1998年冬开始,县佛教协会会长释满成和住持释本明多方筹资,全面翻修。竣工后的大殿长24.2米,高14.1米,进深20.02米。1998年,九华山慧光法师出资从缅甸请进一尊汉白玉释迦牟尼卧佛,长5米左右,高1米多,重达9吨,供奉在大殿正中。明代吕公怀有《金刚寺》诗曰:“梦入羲皇白发生,夜来征马渡江城。太羹玄酒千年事,流水高山此日情。不信天人齐上下,恍如日月共昭明。春风回首渐多士,古寺空教忆二程。”金刚寺现为市级重点寺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