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者科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五个重点村落之一、第三批中国国家级传统村落,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

阿者科村始建于1855年,隶属于新街镇爱春村委会。2013年,该村的哈尼族梯田申遗成功。2014年,该村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到元阳开展调研与规划工作,并为阿者科村单独编制《阿者科计划》。2019年2月,阿者科村乡村旅游计划开始运营。2020年1月,阿者科村户均分红达5440元,26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阿者科村面积1.43平方公里,森林和梯田占村域面积的68%,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43.5℃,最低气温3.7℃。该村共有65户481人,均为哈尼族。截至2024年10月,阿者科村接待中国国内外游客17.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9.52万元。

阿者科村完整保留了由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环境,被誉为“云上梯田人家”。自“阿者科计划”实施以后,该村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等称号。2024年11月15日,阿者科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的“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历史沿革

阿者科村始建于1855年,隶属于新街镇爱春村委会。2008年,地方政府引进某大型旅游企业,实行景区征地开发减贫模式,然而,阿者科村由于地处该景区范围开发之外,不能享受该景区发展带来的溢出红利。2013年,该村的哈尼族梯田申遗成功,为阿者科带来游客,但由于当地村民未能参与到旅游产业中,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明显提高。2014年,该村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1月,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应元阳县县人民政府邀请,到元阳开展“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发展战略研究”调研与规划工作,并为阿者科村单独编制《阿者科计划》。2019年2月,阿者科村乡村旅游计划开始运营,仅一年时间村集体收入达72万元。同年,“阿者科计划”入选教育部第四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该村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等称号。“阿者科计划”上榜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告别贫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新华出版社大型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秋天的故事》。截至2020年1月,阿者科村户均分红达5440元,26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2021年7月,阿者科村的减贫故事入选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暖场片。2023年1月,该村村民迎来“阿者科计划”实施的第7次分红,分红金额共计13.44万元,户均2068元。2024年7月,阿者科村迎来了“阿者科计划”实施以来的第十次乡村旅游发展分红,共计发放56万元,户均分红达到8615.38元。截至2024年10月,阿者科村接待中国国内外游客17.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9.52万元。2024年11月15日,阿者科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的“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阿者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地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核心区,隶属于新街镇爱春村委会,面积1.4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阿者科村周边山体的海拔落差较大,从较低处的1300m左右上升到较高处的2000m左右,而阿者科村则坐落在海拔1800-1900m高度的“上山区”范围内。阿者科村周边山体高度起伏较大,坡度普遍在10%以上,其中村落北部有两块明显的陡坡区域,坡度达25%以上。阿者科村正选址于山间的块平地上面,平均坡度为5%,是该片区域内适宜人类建寨定居的一片土地,其周围山地坡地若不进行改造,则较难转化为农业生产所用。

生态环境

阿者科村完整保留了由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环境,森林和梯田占村域面积的68%,村寨呈聚合密集和整体独立,村内房屋高低错落,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村子下面是依山而下的梯田,被誉为“云上梯田人家”。

气候特征

阿者科村年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43.5℃,最低气温3.7℃;年降雨量最高1189.1毫米、最低665.7毫米、平均899.5毫米。

乡土文化

生产系统 

“阿者科”在哈尼语里代表“茂盛的森林”,隐匿于哀牢山深处,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背景。村民因地制宜,随山势地形变化垦殖梯田,发明了复杂的渠道系统,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灌溉,并通过水牛、黄牛、鸭、鱼的养殖和红曲米的种植,建立一个综合生产系统。

人居建设

阿者科村是为数不多,现存保留比较完整的哈尼族传统村落,村中有蘑菇房67座,集中连片分布,蘑菇房平面呈方形,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根顶组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脊短坡陡,形如蘑菇,房屋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5口水井和2个水碾房是重要的两个公共交往空间,水井保存较完整,水碾房分别位于村寨核心区大青树旁和村寨下方的磨秋场旁,村民共用水碾、谷风机等工具进行粮食加工。古树、古井、竹林、寨门、蘑菇房、寨神林、磨秋场、水碾房,构成了阿者科的人文环境要素和独特的村落景观风貌。

地域文化

阿者科村是哈尼族地域文化的缩影,梯田和蘑菇房是阿者科村的特色。千百年来,哈尼族人顺应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持了本土文化的特征。梯田稻作具有完整的冲肥系统、发酵系统和梯田运输系统,其风车、筛子、水碓、水碾、石磨等生产生活工具延续下来。村民喜欢穿着传统服饰、说着哈尼族语言,保留着人耕牛犁的原始耕作方式。

设施建设

2009年,阿者科村入村道路、村内青石板路面、人畜饮水、观景台、活动广场、公厕等基本完成,在中国共产党引领带动下,阿者科村先后有3户农户开设农家乐,1户经营乡村小客栈。截至2022年,阿者科村修缮了织布机、石磨等传统生产工具与设施,策划开设了一系列主题性体验活动,包括农事体验、织染布艺体验、食用野菜采摘、哈尼家访等活动,修建了特色民宿和餐厅,新建了通村公路和停车场。2023年,该村推出“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族文化”3个主题的活态文旅体验项目,含梯田徒步、梯田捉鱼、识草药、插秧、草编、纺线、染布、踩石碓、长街宴、拜访非遗等19种精品活动,向游客展现传统村落的淳朴生活。

人口结构

阿者科村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村里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选择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告别。而“空心化”遗留的突出问题是村里的老人和小孩普遍缺少关怀。如何减缓城镇化导致的乡村人口“空心化”危机,并妥善解决文化保护,乡村儿童教育,留守老人照顾等一系列社会文化问题成为阿者科要直面的问题。截至2024年1月,阿者科村全村65户481人,均为哈尼族

教育

阿者科村缺少学龄前教育,村里的儿童大多8岁以前没有进过学校。“阿者科计划”实施以来,对村里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和教育,村里筹建了乡村图书馆、组织阿者科学社、设立教育奖励金以鼓励村里孩子读书学习,同时也使阿者科村村民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2023年8月,中山大学向阿者科村提供智力援助,5名成绩优异的孩子受邀到广州市参加杨兵博士的毕业典礼。

旅游收入

2019年2月,“阿者科计划”正式运营,截至2024年1月,阿者科村接待中国国内外游客12.4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1.37万元。该村举行八次旅游发展分红大会,共计分红143.66万元,户均分红22101元;其中43户村民(66%)按照100%的比例分红,每户累计分红25740元。同时,通过旅游发展村集体公司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14个,村内孵化出住宿、餐饮、民族服饰等多家个体经营户,绝大多数村民通过承接旅游体验项目获得直接收益。

获得荣誉

相关纪录片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11月

相关计划

阿者科计划模式,即村民以旅游吸引物入股占70%,政府出资300万占30%,成立村集体旅游公司,中山大学提供智力援助,村民按照民居分红40%、梯田分红30%、居住分红20%、户籍分红10%的“4321”比例进行分红。这一模式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村民入股比例高达七成,而按照过往经验,这一比例普遍不超过30%;二是坚守四条底线,即坚守传统民居不租不售不破坏、不引进任何外来社会资本、不放任本地村民无序经营、不破坏传统。

参考资料

走进神秘古老村落阿者科 跟外籍留学生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秘密.西部网触屏版.2024-09-27

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9-27

阿者科——古村落藏在深山人未识.云岭先锋网.2024-11-15

王然玄的“阿者科计划”.百家号.2024-11-15

元阳.中国天气网.2024-11-15

云南:元阳县阿者科村:家家户户吃上“旅游饭”.百家号.2024-11-15

分红56万,阿者科村喜获生态红利,绿水青山绘就金色未来.元阳县人民政府.2024-11-15

地名里的红河丨云上“蘑菇”村落阿者科.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5

只有60多户人家却游客不断 破解阿者科村的魅力密码.百家号.2024-11-15

云南元阳阿者科村:新春迎福到 分红笑开颜.中国农网.2024-03-05

围观!元阳这个小村庄有了大变化.元阳先锋网.2024-11-15

千年梯田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中国网.2024-11-15

揭秘阿者科计划:不靠招商引资,村民如何变身“万元户”?.南方+.2024-11-15

央视新闻调查.新浪.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