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顶
2015年6月18日,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上海证券综合指数5178.19点的地球顶烙定了。五大逻辑支撑“地球顶”的判断。第一,A股当前估值水平偏高。第二,注册制的序幕悄然展开。第三,双向交易工具完善。第四,产业资本大量减持。第五,去杠杆力度加强。
基本介绍
“地球顶”成立的逻辑主要有五大方面。
首先,市场估值水平已经达到极限。截止2015年6月2日,创业板PE为144倍,主板PE中位数86倍,1元钱换创业板7.8分钱的净资产,主板换13.8分钱的净资产。创业板静态股息回本期为769年,沪深300之外2455家公司则需要370年。
第二个逻辑是最近中央汇金公司在减持,大股东和高管们也在拼命减持,2015年5月份的减持已创下新高,达到1555.58亿元。上半年大小非减持超过五千亿元,而人们对于这些信号都已经麻木了,并没有真正重视。
第三个理由是大股票发行表明注册制序幕开启。原来股票发行每个月十家,后来到三十家,再到五十家。大型IPO陆续获批,而一个大股票的首发融资规模就等于几十家小股票IPO的规模。注册制序幕开启后,A股市场供需关系将从一个极度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平衡,市场估值就会降下来。
第四个理由是市场双向交易布局已经完成,多空双方从点到面开始排兵布阵。双向交易布局完成后,“地球顶”一定成立。
第五个理由是收杠杆行动开始加大。从收缩伞形信托到配资再到控制融资规模,监管层全方位收杠杆,这些都意味着了“地球顶”的到来。
股市的泡沫不仅反映在创业板,主板也有很大泡沫。小股票、次新股、垃圾股、题材股、伪成长股,这些“黑五类”股票的在沪指5178点的市盈率分别为127.57倍、81.75倍、207.48倍、136.72倍和144.03倍,市净率则达到11.29倍、9.96倍、6.74被、7.57倍和8.01倍,静态股息回本期分别为605年、814年、2211年、556年和633年。中国股市泡沫已达到了“全球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