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校地合作

校地合作

校地合作是指学校(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等)与地方政府之间基于各自优势资源的合作模式。

校地合作是校地共赢发展的新模式,可以使学校和地方的建设协同发展,能使高校持续稳定地发展,也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此外,校地合作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定义

校地合作是指学校(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等)与地方政府之间基于各自优势资源的合作模式,旨在促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的广泛合作,以实现学研产用的协同发展。

意义

校地合作是校地共赢发展的新模式,可以使学校和地方的建设协同发展,能使高校持续稳定地发展,也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改善民生,培养学生自主创业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有效方式。校地合作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能把高校最新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项目,同时通过高校的技术储备,联合地方企业攻克当前行业和区域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能有力支撑地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合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鲲鹏计划”与安徽多地开展合作,按照“地方出资、学校配套、共同管理、定向转化”模式,力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仅芜湖市一地2022年就吸纳中科大1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成交额达3160.3万元,同比增长300.21%。中国农业大学将校地合作不断延伸,在24个省区市建起139个“科技小院”,引进创新284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面积累计达5.66亿亩,增收节支累计达700多亿元。

参考资料

结对共建促发展 校地合作谋共赢.长江大学武汉校区.2024-07-07

校地合作 为校地发展注入新动力.金台资讯.2024-07-07

在深度合作中全面协同发展.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07-07

鼓励校地携手谋创新 .经济日报.202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