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且圆
黄且圆(1939年3月10日-2012年3月10日),女,祖籍上海市川沙县(原江苏省川沙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数学家。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后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黄且圆曾在北京工业大学基础课部数学教研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所数理逻辑室工作。在程序验证研究、广义算术公式化简问题和线性逻辑方面,她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退休后,她转向文史领域,撰写了多篇传记文章,最终结集为《大学者》一书。
人物家世
黄且圆出生于一个名人辈出的家庭。她的祖父黄炎培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主要创始人。外祖父丁惟汾是同盟会创始人之一,辛亥革命元老,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音韵学家。父亲黄万里是水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以反对三门峡市工程著称。丈夫杨乐是中科院院士,在文革时期与张广厚完成了世界一流的数学研究成果。
人物经历
黄且圆1962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83年8月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62年9月至1978年3月在北京工业大学基础课部数学教研室工作。1978年3月加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85年软件研究所成立后,她转入软件所数理逻辑室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黄且圆先后被聘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9年10月至1991年5月,她在美国Cornell Univ.、Univ.of Notre Dame、Indiana Univ. at South Bend等知名高校进行访问研究。2012年3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出版图书
主要成就
黄且圆在程序验证研究方面担任国家“九五”攀登项目“机器证明及其应用”子课题的负责人之一,完成了Unity语言的代数语义研究,并设计具体的程序验证系统构建。在广义算术公式化简问题的研究上,她得到美国NSF资助并与国外学者合作研究,完成了一个对自动机器证明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判定算法。黄且圆是我国第一个从事线性逻辑方向研究的学者,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她在《中国科学》《软件学报》《数学学报(英文版)》等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并著有专著《线性逻辑》一书。退休后,黄且圆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撰写了陈省身、丘成桐、彭桓武、胡先驌、王元等多篇传记文章,获得好评,并最终结集为《大学者》一书。
研究方向
黄且圆主要从事数理逻辑、模型论和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工作,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治学,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
参考资料
黄且圆:祖父黄炎培最后站到了共产党这一边 .搜狐网.2024-06-21
《大学者》.共产党网.2024-06-21
黄且圆同志生平.中国科学院.2024-06-21
黄且圆:纪念父亲黄万里先生.清华校友总会.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