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嘉宝
薛嘉宝(1871年-1927年4月),字光熙,又字瑞珍,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官员和学者。
他在西乡县原柳树店小丰村隆旺沟出生,幼年随祖父至湖北省利川市知县任所就读。薛嘉宝在四川省和陕西省担任过多个职务,并在教育领域做出了显著贡献。他创办了多所学校,包括南区区立高级小学校(今西乡县隆基中学前身),并对陕南妇女的解放运动有所贡献。
1927年4月,薛嘉宝因病逝世,享年55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薛嘉宝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于陕西省西乡县原柳树店小丰村隆旺沟世家。
幼时,他随祖父至湖北省利川县知县任所就读。返乡赴考,屡不得中,以国学生报捐花翎同知衔,候补知县,分发四川。
入蜀为官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薛嘉宝奉母入四川省后,历任四川省梁山县土药税局局长,四川省垫江县代理知县。复至四川省提法司使署审判养成所研习,优等毕业,发审局帮审,足迹遍布省东、西、北部。母卒,扶柩归葬,返回四川后,上宪拟任四川省西充县县事。
投身教育
民国元年(1912年),薛嘉宝举家回迁西乡县,创设马营坝义渡,捐资购田,以充经费。时兴地方自治,经联络士绅,设乡议会,倡导办学。还组建了共和党西乡县支部。
民国二年(1913年),薛嘉宝在西乡县合力创办南区区立高级小学校(今西乡县隆基中学前身),先后被选为西乡县议会议员、候补陕西省议员,还赴任陕西法政专门学校任庶务主任。
民国六年(1917年),薛嘉宝赴京、津、青岛市等地考察,受科学、民主思想影响,更加关注实业、女权。
民国十一年至十四年(1922年-1925年),薛嘉宝居陕西长安时,于万国道德、红十字、天足诸会多所尽力。
民国十四年(1925年),薛嘉宝返回西乡县后,联合仁人志士在丰渠(今柳树镇)创立丰西崇实女子学校,和妻子创立峡口女子学校,帮助妻子投身陕南各县妇女放足运动。以办理区治著绩,陕西省省长刘镇华颁授“功溥乡邦”匾。
民国十六年(1927年),薛嘉宝联合族人,在西乡县柳树店大石沟薛氏老祠堂创办丰渠薛氏私立明德小学校,并招收女生,开西乡县境乡村学校男女同班共读风气先声。同年4月,薛嘉宝因病逝世。
主要影响
教育贡献
薛嘉宝在民国二年至十六年间(1913年至1927年)投身教育事业,在西乡县创办了南区区立高级小学校、丰西崇实女子学校、峡口女子学校、丰渠薛氏私立明德小学校等多所学校,为西乡县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南区区立高级小学发展成为现今的西乡县隆基中学,继续传承着薛嘉宝的教育理念。
妇女解放
自民国十四年(1925年)起,薛嘉宝帮助妻子投身陕南各县的妇女放足运动,推动了妇女的解放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历史评价
薛嘉宝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黎元洪颁授“行冠州闾”匾,并由内务部授予金质褒章证书及黄紫红绿绶全幅。褒辞中赞扬了他的孝友传家、慷慨尚义的品质,并肯定了他的教育和慈善事业。
人物关系
妻子:段惠君,峡口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年。
史料索引
薛嘉宝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西乡县志(1988—1990)》《西乡县志(1990—2010)》《西乡县文史资料第4辑》《西乡县文史资料第5辑》《西乡县文史资料第6辑》等文献资料中。
参考资料
人 物 志 第二章 民主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物 第四节 社会闻人 ,政党政协群团志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和三青团 第一节 国民党西乡县党部与特务机关.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6-15
第四章 教育与文化人物 薛祥绥 .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6-15
“书生中的书生”薛祥绥.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