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塘
李梅塘(1841年-1900年),原名高嘉,是浙江镇海(今北仑区)人,船运业巨擘李也亭独子,国学生、江苏省试用同知。作为独子,他继承了家族的船运事业,并与堂兄李听涛共同经营管理,使得家族的船运业务蒸蒸日上。
李梅塘的妻子张氏夫人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培养,使得他们的七个儿子在清末民初时期成为了沪、甬两地的社会名流。在她的影响下,李梅塘也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为当地的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做出了贡献。
此外,李梅塘还是一位有先见之明的人。他积极支持当时的维新运动,被授予荣禄大夫,主张变革图强,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传奇,更是一部反映清末民初社会变迁的历史缩影。
人物经历
李梅塘继承了父亲的船运事业,并与堂兄李听涛携手共同掌管这一庞大的家族产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家族的船运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时业界翘楚。
他的妻子张姓夫人,不仅关心家庭,还关心社会和他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氏夫人非常重视教育,她深知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因此,她不惜花费巨资,创办了学校,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教育方面,张氏夫人有着独到的见解。曾言:“兵家法家,言皆不足。应学农、工、商、矿、理、化、医诸科,以此可利国济人。”她认为这些学科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利国济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后世纪念
2024年1月,热心市民惊喜发现“甬江边沙场乱石中的石块上刻有文字!”这是民国时享誉沪甬的小港李氏家族先人李梅塘的挽联、挽词碑。
经测量,碑长1.1米,宽0.45米,厚0.35米。碑正面为晚清翰林、民国海上著名书法家高振霄书写的挽联“泷岗云护表千秋,防墓雨崩殷再卜”,边款为“乙丑年(1925)十月,宁波市高振霄书”。
碑背面为慈溪市地方名人何其枚撰文,民国著名慈善家、书画家王一亭(即王一亭)书写的挽词,共两首。
北仑文保所工作人员根据,对联及挽词内容推断,此对石柱该为小港李家先人李梅塘墓前之物。
参考资料
百年家族集团:小港李氏.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2024-06-13
“宁波帮”北仑区小港李家后人到宁波寻根.中国宁波网.2024-06-13
享誉沪甬的“小港李家”.政协连线.2024-06-13
沙场乱石中藏着珍贵石碑,与小港李氏有关.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