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作砺,字必成,黟县碧山人,黟人枢密勃长子,宋朝官员。他自幼声名鹊起,后以乡荐入太学,补承务郎,历任浙西仓属江右帅幕、临安府城北右厢主管等职;淳熙四年(1177)任南平市知州,宋乾道五年(1169年)升任桐川知县,淳熙五年(1178年)以朝散郎知兴化军(莆田市宋时称兴化军),淳熙八年(1181)任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淳熙十一年(1184)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辞官后,汪作砺致力于扶贫济困,自制医药施予贫困病患,并购买棉衣赠予穷人,卒年73岁。
汪作砺的妻子是歙县祝景先的孙女,二人育有三子,分别是汪义和、汪义荣、汪义端,三兄弟与朱熹为姨表兄弟,均考取进士。
人物生平
汪作砺,字必成,黟县碧山人,黟人枢密勃长子,南宋官员。他自幼声名鹊起,后以乡荐入太学,补承务郎,历任浙西仓属江右帅幕、临安府城北右厢主管等职。
淳熙四年(1177),汪作砺任南平市知州;宋乾道五年(1169年)升任桐川知县;淳熙五年(1178年)担任兴化知军(莆田市宋时称兴化军),“尝葺军学” ,并命名兴化军学讲堂曰“道化”;淳熙八年(1181)任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淳熙十一年(1184)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辞官后,汪作砺致力于扶贫济困,自制医药施予贫困病患,并购买棉衣赠予穷人。
汪作砺的妻子是歙县祝景先的孙女,二人育有三子,汪义和、汪义荣、汪义端,三兄弟与朱熹为姨表兄弟,均考取进士。
历史记载
《兴化府志》卷五载,郡东北十里,旧有芦浦斗门,溉田五百余顷。绍兴市二十八年(1158),莆田市县丞冯元肃重造斗门三间,至是倾圯。汪作砺为度地所宜,移置旧址之西。
参考资料
故人江上来 顾我万山中.黄山日报.2024-06-08
汪作砺.知识图谱.2024-06-08
史论宋代兴化知军(上)——谨以此文献给莆田建市40周年.莆田侨乡时报.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