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洁(1961年12月至今)跨流派心理学中国本土化实践先锋。从事心理咨询三十多年,曾获中国心理协会临床与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注册督导师、国际心理剧协会中国首批认证TL(专业心理剧导演)、中德首批三年完形心理学课程项目认证治疗师、美中国际心理学院欧文。亚隆团体咨询师等多项专业资质认证,并参与中英第一届婴儿观察及儿童青少年心智化情绪发展三年培训项目、中美心理动力学夫妻与家庭治疗三年连续项目等多个跨国心理研究项目,积累了上万小时个案咨询及上千小时团体治疗临床经验。
现任华侨大学心理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厦门普瑞森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督导。并担任《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编委、厦门电视台《家道》、泉州广播电视台《健康责任田》等多家杂志与媒体的特邀嘉宾。
专业培训经历
2008.7.9-7.12,完成美国国际螺旋治疗机构认证的32学时“震后康复的螺旋范式治疗技术”的培训与实习
2008.7.15-7.17,完成美国国际螺旋治疗机构认证的24学时“震后康复的螺旋范式治疗技术”的培训与实习
2008年7月4日至7月9日,完成第一届中美创伤与危机干预团体领导者培训班中48小时培训课程学习
2008年7月,通过美国国际螺旋治疗机构认证的螺旋心理剧TAE资质认证
2011年1月27日至1月30日,完成“中德班—首届完形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第八次培训,共28小时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
2011年6月2日至6月5日,完成由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和德国完形治疗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德班—首届完形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第十次培训,共32小时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
2011年7月12日,完成由德国完形学院认证的二年共计284小时的格式塔治疗的系统培训
2012年5月3日至5月10日,2012年10月14日至10月21日,完成欧文·亚龙高级团队治疗培训课程
2012年11月1日至11月4日,完成由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和德国完形治疗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德班—第二届完形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第六次培训,共32小时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
咨询经历
• 个案咨询:从事心理咨询20多年,积累个案过千例,咨询时长过万小时。在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成千上万的大学生聆听了她的心理健康教育报告,数以千计的学生参加了她主持的心理团体训练和心理沙龙,从中都收获了心灵的成长。
• 企业EAP:曾为香港、澳门、上海、杭州、哈尔滨市、昆明、成都、南宁等各大城市的知名企业举办过近千场讲座及EAP培训,涉及行业从政府职能部门到公安、政法、武警、企业,成千上万的人聆听了她的心理健康教育报告,数以千计的高层管理参加了她主持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沙龙。
• 危机事件干预:做为心理咨询的高级专家,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她率领专业团队深入灾区,为痛失孩子的父母和为失去学生的老师做哀伤辅导,为部队官兵、消防战士进行心理援助,并因其卓越贡献获得福建省及国务院侨办颁发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 艺术心灵成长专题:结合多年咨询心得,格式塔心理学、完形治疗尤其是心理剧等心理治疗方法,以及中国传统禅文化,自2010年向社会开设“完形与生活”系列艺术心灵成长工作坊,以帮助更多普通人群探索自我更自由、充满创造力地生活。工作坊开设至今二年,影响了近50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学员,获得极高的评价,参与学员普通获得在个人、家庭与工作领域更幸福与从容的内心体验。
咨询特点
敏锐洞察:善于从细微处挖掘来访者内心的矛盾点,往往让人在不经意中达到顿悟。
循循善诱:善于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启迪来访者的自我探索与发展,而非说教性或指导型的咨询,整个咨询过程充满人性关怀及智慧的引导。
关注整体:绝不割裂分析问题,善于整合分析来访者在个人成长、社会交往、亲子关系、婚姻关系、身体健康等全方面的情况来开展咨询。
风趣亲切:咨询中的交流风趣、亲和却不失深刻与犀利,善于根据对象的个性特点选择最合适的交流风格。
融汇东西:在对东西方文化背景及心理学各学派的不同观点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逐步形成融合了西方近代人文思潮及东方古老仁者智慧于一炉的个人咨询风格。
获奖经历
四川省高校“十佳青年教师”(1994年)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
福建省劳动模范(2008年)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2006年)
国务院侨办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8年)
福建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8年)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2010年)
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
福建省师德标兵(2012年)
学术成果
2005年,第3期,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独立作者《来访者中心疗法”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适应》
2004年3月,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独立撰写32万字
2003年,第4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03.10期全文复印),独立撰写《对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价值中立”的思考》
2003年,第8期《教育理论与实践》,独立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03年,第9期《泉南文化》,独立撰写《都市隐形杀手——抑郁症》
2002年,第2期《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独立撰写《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
2001年,第4期《中国教育学刊》,独立撰写《霍华德·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对培养创造力的启示》
2001年,第1期《信阳师范学校学报》,独立撰写《论创新人格及其培养》
2001年,第1期《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独立撰写《大学毕业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
2001年,第5期《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独立撰写《当前初中生所面临的问题及家庭教育的策略》
2000年,4月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若干问题思考》(论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独立撰写《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