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孝全,1938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曾在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接受教育,并在多个国外科研机构进行过原子光谱学研究。单孝全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并在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职业生涯
单孝全的职业生涯始于1964年,当时他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担任副室主任。他的研究涵盖了原子光谱学、形态分析等多个领域。他还曾在英国Strathclyde大学和德国Perkin-Elmer公司进行研究工作。自1986年起,单孝全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室主任,并在此期间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学术贡献
单孝全在原子光谱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尤其是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基体改进效应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他提出的钯作为通用基体改进剂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学术界。此外,他对分级萃取过程中痕量元素的吸附和再分配进行了系统研究。单孝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包括《化学学报》和《Analytical Chemistry》等知名刊物。
主要荣誉
单孝全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奖项的认可,包括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
研究方向
单孝全的研究方向涵盖原子光谱学、环境化学等领域。近年来,他专注于环境化学的研究,涉及形态分析、生物可利用性等方面。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污染物的界面化学过程以及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承担课题
单孝全目前主持着国家重点基金项目“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与生态毒性微观机理的研究”,该项目资金达180万元。此外,他还参与了其他多项国家级和院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科研奖励
单孝全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科研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些奖项是对他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的肯定。
参考资料
讣 告.讣 告.2024-11-15
单孝全.单孝全.2024-11-15
持久性污染物的环境界面化学与控制技术原理.持久性污染物的环境界面化学与控制技术原理.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