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菌铜
噻菌铜又名龙克菌,是一种自行创制发明的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对防治作物细菌性病害具有特效。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基腐病和白菜软腐病、黄瓜角斑病的防效达71--86%,对柑桔溃疡病、疮痂病的防效达86%以上,对其他真菌性病害如香蕉叶斑病、西瓜枯萎病亦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具有结构新颖、剂型先进、内吸传导性能好、低毒和安全等特点。龙克菌是高效、低毒、安全的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龙克菌经全国各地6000余万亩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和柑桔上的二大病害溃疡病、疮痂病防治试验示范,其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用农药和各类铜制剂。
性状
原药为黄绿色粉末结晶,比重为1.94,熔点300℃,微溶于二甲基甲胺,不溶于水和各种有机溶剂。制剂产品为黄绿色粘稠液体,比重为1.16-1.20,细度为4-8um,PH值为5.5-8.5,悬浮率90%以上,热贮54±2℃及0℃以下贮存稳定,遇强碱分解,在酸性下稳定。
特点
高效广谱:对细菌性病害特效,对真菌性病害高效。
内吸低毒:内吸性好;属低毒农药。
超微高悬:超微粒,悬浮率高。
保护治疗:具有良好保护和治疗作用。
使用安全:对作物、鱼、鸟、蜜蜂、蚕、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无污染。
机理独特:灭菌机理,既有噻唑基团对细菌的独特防效,又有铜离子对真菌、细菌的优良防治作用。
毒理
广东省劳动卫生监察所对龙克菌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畸变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龙克菌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是一个安全的杀菌剂。
急性毒性
20%龙克菌SC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LD50在雌雄大鼠均大于5050mg/kg,对SD大鼠的急性经皮LD50大于2150mg/kg,属低毒级。
皮肤变态反应
鼠伤寒试验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95%龙克菌原药各剂量组在加S9或不加S9的情况下,各试验组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未超过各测试菌株自然回变数的2倍。按评定标准,95%龙克菌原药的致突变作用为阴性。
小鼠睾丸精试验
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5%龙克菌原药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性差异(P\u003e0.05);95%龙克菌原药各剂量组及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u003c0.01)。在各试验剂量下,不引起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增加,结论为无致突变作用。
小鼠骨髓试验
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95%龙克菌原药各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微核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u003e0.05);95%龙克菌原药各剂量及溶剂对照组与阳性对照比较,微核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u003c0.05)。结果评定:95%龙克菌原药在所用剂量下,无致微核作用。
亚慢性经口毒性
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各组大鼠摄食95%龙克菌原药剂量分别为5.04、20.16、80.6mg/千克天,共三个月。以一般状态,体重、血常规10项: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胆碱酯酶、总胆红素、游离血色素、血尿素氮和心、肝、脾、肺、肾、脑脏器系数及病理为观察指标。结果低、中剂量组动物无异常发现。结果评定,95%龙克菌原药在90天亚慢性经口接触中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20.16mg/kg·天。
安全性评价
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20%龙克菌SC在鸟、鱼、蜜蜂属、春蚕上进行毒性试验及安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龙克菌对鸟、鱼、蜜蜂、家蚕等很安全。
20%龙克菌SC对鹌鹑的一次性剂量直接经口注入灌胃的急性毒性为LD50\u003e2000mg/kg,因此龙克菌对鸟类是安全的。
20%龙克菌SC对斑马鱼的毒性很低,在田间使用的喷雾浓度为400mg/L下,对鱼类是安全的。
20%龙克菌SC对蜜蜂的胃杀毒性LD50\u003e2000mg/L,触杀毒性LD50\u003e3250mg/L,该药的田间喷雾浓度为400mg/L,田间弥雾浓度为2000-4000mg/L,所得出的LD50值均大于或至少相当于田间施用浓度,因此该药对蜜蜂的胃杀毒性和触杀毒性均属低毒。正常使用不会对蜜蜂造成危害。
食下毒叶法测得龙克菌20%SC对桑蚕24、48小时及三龄起蚕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u003e750mg/kg,以药液浓度计为1500mg/L,而该药的田间喷雾浓度(折算后)为200mg/L,田间弥雾浓度(折算后)为1000-2000mg/L,LD50值是田间喷雾浓度的7.5倍,大于或至少相当于田间弥雾浓度。因此,该药对春蚕毒性低,正常使用不会对家蚕造成危害。
龙克菌制剂是以水为载体的悬浮剂,不含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无粉尘,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铜基杀菌剂的使用,不可避免地造成铜元素在环境中的积累。因此,当前开发使用的铜基杀菌剂在保持药效的同时,需不断降低铜的使用量。从无机化合物转为有机,是一条很好途径。据徐家基对77%可杀得WP在桔园全年喷药400倍和800倍7次,成熟时检测可杀得的铜残留量为4.62mg/kg和3.54mg/kg,施药5次为2.44mg/kg,而可杀得常用浓度为500-600倍,全年一般仅用2-3次,在柑橘属上残留量远低于2.44mg/kg。参照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糖水桔罐头铜含量不得超过10mg/kg,可见可杀得在柑桔中铜残留量在安全范围之内。而77%可杀得WP的铜含量是20%龙克菌SC铜含量的12倍多,故龙克菌在农作物的使用中是很安全的。
龙克菌结构中,除铜元素外,另一个基团为噻二唑(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浙江省农科院农药残留组1983年测定结果:在田间喷药最后一次距收割期7天以上的样品中,均未检测出降解物。对大面积使用后的稻谷检测:除个别糙米样品有痕迹外,其余糙米样品中均未检出。因此在糙米中不存在超出残留允许标准。
优点
既杀细菌又杀真菌
龙克菌防治作物细菌性病害具有良好的效果,其药效优于常用农药,且对真菌性病害也具有较高的防效。
低毒、安全
毒性极低,经口LD50\u003e5050mg/kg,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作物、人、畜安全;对鱼、鸟、蜜蜂属、家蚕等生物均无不良影响。
剂型先进
该药为水悬浮剂,不含有毒溶剂,无粉尘污染,对环境友好。
作用性能好
该药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且有很好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克服铜制剂三缺点
药害:无机铜制剂一般药效欠佳,需要加大用药量来提高效果,这往往因使用不当而引起药害,同时因为含铜量太高,在作物的花期和幼果期禁止使用。龙克菌属有机铜,含铜量低,克服了上述缺点,在作物的各个生育期均可使用,而且很安全,不会产生药害。
螨类的猖发生
据报道,大多数无机铜制剂在柑橘属上连续多次使用后,因为含铜量极高,容易引起柑桔叶螨科的增殖。经浙江省柑桔所室内及田间试验测定,因为含铜量极低(3.9%),龙克菌在柑桔上一年多次连续使用,也不会造成红蜘蛛的增殖。
混配、混用
大多数无机化合物铜制剂因为呈现碱性,往往不能与其他大多数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菌剂混配或混用。而除强碱性农药外,龙克菌均可与其他各类农药混配或混用。
药效
防治细菌性条斑病
20%龙克菌SC亩用100克,对水50kg,在病害发生期用药防治一次,其防治效果可达70.96--85.73%,比常用药剂叶枯唑的防效42.84--67.75%提高接近30%,亦优于常用农药绿乳铜、氯溴异氰尿酸、农用链霉素和植保灵等药剂。
表1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药效(%)s
*20%龙克菌SC100克/亩20%叶枯唑WP100--125克/亩12.5%绿乳铜EC100ml/亩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20%龙克菌SC亩用100克,对水50kg,在病害发生期用药防治一次,药效在73.15--81%,比对照农药叶枯唑亩用125克的防效34.5--65.9%提高接近32%。(表2)
表2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效(%)
*20%龙克菌SC100克/亩20%叶枯唑WP125克/亩20%叶枯宁WP200克/亩(安徽省)
防治柑桔溃疡病
20%龙克菌SC500倍,防治柑桔果实与叶片溃疡病的效果为76.3-89.87%,优于对照药剂77%可杀得WP500倍的药效,远优于叶青双和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表3)
表三防治柑桔溃疡病药效
*20%龙克菌SC500倍77%可杀得WP500倍20%叶枯唑WP500倍农用链霉素2500倍
防治柑桔疮痂病
20%龙克菌SC500倍,防治柑桔果实与叶片疮痂病的效果为65-95.23%,优于对照药剂77%可杀得WP500倍药效,远优于代森锰锌和多菌灵的防效(表4)。
表4防治柑橘属疮痂病药效(%)
20%龙克菌SC500倍77%可杀得WP500倍50%多菌灵WP600倍80%代森锰锌WP525倍
其他细菌病害防治
河北省植保所试验龙克菌防治大白菜软腐病,防治效果可达76.92-79.72%,优于农用链霉素。
来自全国各地的试验示范表明,龙克菌对黄瓜角斑病、菜豆角斑病、茄科青枯病、姜瘟病、魔芋软腐病、花生青枯病、水稻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具有优良的防效,均优于各种常用农药。
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在筛选姜瘟病的有效药剂中发现,20%龙克菌(噻菌铜)SC600倍液喷淋防治效果为79%,对照药剂20%叶枯唑WP防效为68%,3%中生菌素WP防效为49%。山东省植保总站和山东省莱芜市植保站、安丘市植保站的田间试验药效结果表明,20%龙克菌(噻菌铜)SC在500倍液浸种后,再用600倍液喷淋进行土壤消毒或者进行600液灌根处理,防治生姜姜瘟病的效果可达到75%以上,优于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同等方法的防治效果。
山东省鱼台县植保站将20%龙克菌(噻菌铜)SC与3%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53.8%氢氧化铜、氯溴异氰尿酸、丙硫·多菌灵的进行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药剂选筛试验,结果证明:20%龙克菌(噻菌铜)SC的防治效果高达78.7%,增产率为56.6%,均优于其他五个对照药剂。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植保站和江西省高安市森防技术服务中心在花生青枯病上的试验结果表明:用20%龙克菌(噻菌铜)500—7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淋或者800倍液粗喷或浇在基部,每隔7—10天防治一次,共用3—4次,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
在其他真菌性病害的防治上,也取得优良的防效。
广东省植保站应用20%龙克菌SC400倍,防治香蕉叶斑病,防效为70.72%,略优于进口农药42%喷克WP600倍67.37%的防效。
北京市农药检定所应用20%龙克菌防治西瓜枯萎病,其防治效果为73.5--84.9%,并且对其他作物的枯萎病等也取得很好的防效。
湖北省十堰市植保站在黄姜的根腐烂病上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0%龙克菌(噻菌铜)500倍液在先浸种后土壤处理或者在发病初期对植株进行喷淋或药液灌根,防治效果可达到75%以上,均优于其他常规药剂。
通过全国各地多点示范试验结果表明,20%龙克菌(噻菌铜)对番茄、辣椒、茄子的枯萎病也有相当优秀的防治效果。在移栽前用5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在发病初期用700倍液喷淋全株或者灌根,每隔7—10天,连喷3—4次,防治效果在80%以上。
小结
龙克菌是一种广谱性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具有结构新颖、剂型先进、内吸传导性能好、高效、低毒和安全等特点,尤其在防治作物细菌性病害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对真菌性病害亦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龙克菌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上选用的理想杀菌剂。龙克菌已被国家经贸委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列为“重点推广农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参考资料
噻菌铜.化源网.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