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老家》是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出品,河南省曲艺团创排的一部聚焦普通百姓生活、反映中原人文精神的原创方言话剧,由宫晓东执导,王宏、王叶丹编剧,范军、白军宣主演。
《老家》是河南省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和河南省委宣传部2023年度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老家》的故事发生在郑州市的城乡接合部,以范二爷(范军 饰)因贪恋唱坠子过嘴瘾弄丢了孙子这一线索贯穿整剧,以房东范二爷与来自四面八方的租客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这群身份不同、脾气不同、诉求不同的普通人的人生故事。
2024年1月11日至13日,《老家》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开演。同年5月12日至13日,《老家》演出在郑州市河南艺术中心举行。
剧情介绍
在郑州市的城乡结合部,拆迁红线内,有一处私人院落。院子的主人范二爷守着十几间房,并将部分房屋出租给外地来郑州长期或短期逗留的人。范二爷有个儿子在外国,老伴儿患有精神疾病。范二爷不缺钱财,他缺的是人气,缺的是乐呵,缺的是亲情,缺的是一群说话逗闷子的人。在范二爷的心里有块解不开的疙瘩,那是他想想就会痛彻心肺的块垒。当初他的儿子出国打拼,将三岁的儿子留在了他和老伴身边,然而由于范二爷贪恋唱坠子过嘴瘾,一时疏忽,孙子走失了。十几年过去了,远在国外的儿子并没有原谅父亲,除了每月寄钱,与父亲没有任何来往。范二爷习惯了,也想开了。平日里他只能给疯癫的老伴装孙子,与那群房客逗咳嗽。可当一个15岁的流浪少年出现在小院里,他让范二爷又一次坠入五里雾中,多年的伤痕再次陷入悲痛。
范二爷的院子靠近医院、车站和大学,租客来自四面八方,有因不能生育而来求医的夫妻,有来求财的扒手,有来求职的硕士,有来求爱的姑娘等,这些“求族”住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小社会,身份不同,脾气不同,诉求不同,矛盾频生,鸡吵狗闹,难点重重,唯一相同的却是同一个“求”字,求人难、求事难、求医难、求房难、求职难、求乐也难。可用范二爷的话表示:困难是个求,也是个球!在范二爷的热情“掺和”下,这些“求”族的人生诉求、目标方向、彼此关系、个人命运都发生了让人臆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伴随着一个个啼笑皆非、匪夷所思的事件,小院里的人们迅速结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们顾着自己,也顾着别人,抱团取暖,相濡以沫,共享心事,共想办法,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书写着人间大爱。最终,小院里的任何人都没有白求、白等,白干,浓浓的烟火气中,人们收获了梦中的友情、爱情、亲情、爷孙情、父子情和夫妻情。小院最终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消失,然而,人的真情、美的记忆、爱的传说却永远留在了老家河南。
角色介绍
制作团队
作品特色
《老家》的演出形式是以曲艺与戏剧相结合,初立舞台呈现出非常可喜的艺术效果。
演出信息
作品影响
2024年1月13日,《老家》项目专家研讨会在郑州举行。在研讨会上,中国文艺网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仲呈祥,戏剧评论家、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主任李春喜,《剧本》杂志原主编、戏剧评论家温大勇,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赓续华,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景亮,国家一级导演、文艺评论家黄海碧等京豫两地专家;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领导,就《老家》的艺术特色、时代意义展开讨论,并就下一步的打磨提升提出建议。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2024年5月11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老家》演出预告。在预告内容中,演员们的表演情绪很投入。
作品评价
《老家》与现实生活更近,因为剧中的主角是每一位河南人,让世人看到河南人民刻在骨子里的温润和善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相濡以沫、人间烟火,凸显河南人的个性,中国人的风骨。(河南日报客户端 评)
参考资料
酝酿三年,河南原创方言话剧《老家》今晚隆重登场.河南日报客户端.2024-05-12
方言话剧《老家》首演 河南省内外专家“把脉问诊”.正观新闻.2024-05-12
2024年河南省艺术点亮演出季公益惠民演出活动.豆瓣.2024-05-12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谱写时代出彩华章.搜狐.2024-05-12
2024年河南省艺术点亮演出季公益惠民演出活动——话剧《老家》.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2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对《2024年度河南省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省直补助资金艺术创作项目)》扶持项目的公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5-12
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4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公示.国家艺术基金.2024-05-12
原创方言话剧《老家》将登陆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抖音.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