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叔骞(1919年9月-2010年10月),江苏宜兴人,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吕凤子学术研究会顾问,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讲师。

人物经历

闵叔骞1919年9月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艺术世家。1938年考入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西画系,1942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在校期间,受林风眠等人影响,立志于西方现代绘画,并获得吕凤子颁发的“吕凤子奖学金”。1944年在重庆举办了个人画展。1955年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首次素描教学研讨会。之后,他以现实主义的思想指导西画的教学、教材编写和创作,创作了多件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包括素描《读》《纺织女工沈潥英》,油画《徐悲鸿与泰戈尔》《壮心不已》,以及静物画《南瓜与玉米》等。

理论研究

闵叔骞在八十年代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深入研究绘画理论,发表了《略论新印象派的理论与技巧》《观念、生活、绘画形式及其语言》等论文,并翻译了《安格尔的素描》《德加》等文章。他还出版了译著《从德拉克罗瓦到新印象派》。

艺术成就

闵叔骞的作品曾在国内外多个展览中展出,部分作品入选《八十年画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美术作品集》《江苏花鸟画集》《海峡两岸画家梅花集》《江苏画刊》等书籍,或者由江苏省美术馆、台湾胜大庄美术馆、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等机构收藏。

参考资料

“意趣卓然——闵叔骞画展”亮相中国美术馆.“意趣卓然——闵叔骞画展”亮相中国美术馆.2024-09-10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