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向辉
薛向辉,男,1979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主要从事中高层大气动力学及中高层大气与低层大气、电离层耦合,激光雷达遥感方面的研究。
1998年至2007年期间,薛向辉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学士和博士学位后留校。2007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副教授,2009年至2010年期间,在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访问学者研究。2011年,薛向辉成为特任教授,2014年任教授,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2015年1月,参与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低热层金属层及其与电离层E层耦合研究》。2019年,薛向辉成为国家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二期副总工艺师。2022年7月,薛向辉的团队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研制方面首次实现空间分辨率3米、时间分辨率0.1秒的风场探测。2024年8月,薛向辉领导的激光雷达团队首次提出了基于上转换量子干涉原理的测风激光雷达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创新成功研发了样机。
薛向辉曾获得2002郭沫若奖学金、2007中科院院长特别奖,还曾入选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首批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3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以及2014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2014卢嘉锡青年奖。并获得2016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以及2021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8年9月,薛向辉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后于2002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获郭沫若奖学金,2002年9月,薛向辉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硕博连读,并于2007年6月获得空间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8月,薛向辉留校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曾入选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期间,薛向辉在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进行访学。薛向辉在2010年6月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2011年8月,他成为特任教授,后获得2013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4年6月,薛向辉升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同年获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奖和卢嘉锡青年奖。
2015年,薛向辉发表文章《Evidence for lightning-associated enhancement of the ionospheric sporadic E layer dependent on lightning stroke energy》,同年1月,参与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低热层金属层及其与电离层E层耦合研究》。
2016年,薛向辉的文章《COSMIC GPS observations of topographic gravity waves in the stratosphere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发表。同年,薛向辉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薛向辉在2018年1月,参与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基于流星物质注入示踪中间层顶大气参数耦合过程研究》。2019年,薛向辉成为国家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二期副总工艺师,后获得2021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22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薛向辉团队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研制方面首次实现空间分辨率3米、时间分辨率0.1秒的风场探测。
2024年3月,薛向辉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青年地球物理大会邀请,在大会开幕式后作了“单光子大气探测技术进展”特邀报告。2024年8月,薛向辉领导的激光雷达团队在量子激光雷达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首次提出了基于上转换量子干涉原理的测风激光雷达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创新成功研发了样机,这一成果于8月15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CS Photonics》上。
研究方向
薛向辉主要从事中高层大气动力学及中高层大气与低层大气、电离层耦合研究,激光雷达遥感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
主要项目
参考资料
主要论文
参考资料
主要专利
参考资料
社会兼职
人才培养
开设课程
三年级本科生(春季课程): 空间探测仪器原理与资料分析。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薛向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24-08-20
薛向辉.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2024-08-20
薛向辉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08-20
【光明日报】我科学家在激光雷达系统研制上获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4-08-20
重大突破!中国科大传来好消息.澎湃新闻.2024-08-20
论文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08-2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青年地球物理大会在西安成功召开.澎湃新闻.2024-08-20
Coherent Two-Photon Atmospheric Lidar Based on Up-Conversion Quantum Erasure.acs.2024-08-21
专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