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税论
非税论是一种在中国新成立初期由苏联引入的税收理论。这一理论主张,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对国营企业征税并非必要的,因为这些企业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苏联财政专家曾指出,国营企业在性质上不同于集体农庄等其他经济实体,因此对其征收周转税并不会影响收入的所有权归属。
原理及影响
非税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周转税虽然表面上是一种税收,但实际上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税收特征。这种税种实行的是价内税,即其税率不会额外增加商品的价格。周转税的征收金额主要取决于国家制定的计划价格以及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水平。由于周转税不具备资本主义国家税收所具有的对劳动者收入的再分配功能,因此被看作是非税。非税论的思想源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强调税收作为筹集资金的手段,而忽略了税收在调节经济活动方面的角色。这一理论长期被视为中国利改税之前多次简化税制的基础,并对中国税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参考资料
“非税”思想的传播及其影响.“非税”思想的传播及其影响.2024-11-05
....2024-11-05
非税收入的理论概述.豆丁网.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