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西善藏
葛西善藏(1887年1月16日 - 1928年7月23日)是日本大正时期的一位小说家,主要作品包括《悲哀的父亲》《湖畔手记》《父亲的葬礼》《坏孩子》《柯树叶》《吐血》和《弱者》。他的作品以自传性的自然主义风格写作,这是“我小说”的先驱。
人物经历
葛西善藏出生于现在的青森县弘前市,是一位米商的长子。他在两岁时父母双亡,之后在北海道和青森的亲戚家中寄居。他只接受了小学教育。亲戚们希望他成为一名佛教僧侣,但他在15岁时搬到东京寻找工作,并追求文学事业。
在担任铁路公司员工和林务员后,他积攒了足够的钱在东洋大学和早稻田大学上课,他遇到了有志成为作家的广津和男,并成为了德田秋声的弟子。他学习了哲学、文学和英国文学,但当他觉得自己已经学到足够的知识(并且钱用完了)时,他就辍学了。
文学生涯
1912年,葛西加入了船木繁雄和广津和男,共同创办了一本新的文学杂志《奇迹》,并为其贡献了各种作品。1918年,他在早稻田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带着孩子》。这个故事讲述了叙述者被赶出家门,只能带着孩子在街头流浪,一无所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他后来的故事和小说中,与贫穷、疾病、酗酒和孤独的斗争是常见的主题。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悲伤的父亲》(1912年)、《恶魔》(1912年)和《湖畔日记》(1924年)。
个人生活
葛西因为有许多作家朋友的存在,以及海边的空气被认为对他虚弱的肺部有益,所以在神奈川县镰仓市居住了很多年。他在41岁时因长期与肺结核的斗争以及因婚外情导致婚姻破裂的压力加重而在东京去世。他的墓地位于镰仓的建长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