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韩国统计厅

韩国统计厅

韩国统计厅(统计学 Korea,통계청)是韩国经济财政部下属的对外机构,负责在分散的国家统计系统中履行协调国家统计、编制国家统计数据和提供统计服务的职能。

1990年12月27日,经济企划院测统计局晋升为韩国统计厅。1996年9月24日,设立统计审查室,将人口统计科并入人事和人口分析科,在统计培训学院设立教育研究科,将总务部和教育部并入教务部。2002年12月30日,韩国统计厅向海洋和渔业部移交渔业生产统计数据。2006年7月1日,为了制定和提供制定国家重大政策所需的新统计数据,成立了统计发展研究所,并设立了一名审计官以加强审计职能,并建立了高级公务员队伍制度。2010年1月1日,为加强统计生产能力,韩国统计厅调整统计厅调查管理局、经济统计局、社会统计局、统计信息局之间的部分职能。2019年2月26日,韩国统计厅设立负责江原特别自治道地区的江原道统计地区事务所,并设立世宗事务所。2023年2月,设立统计登记司、智能调查中心、企业统计小组,取消收入统计发展司,将职能移交给经济统计规划司和收入统计司。12月14日,韩国统计厅发布《2022年至2072年人口形势展望》报告。

截至2022年12月,韩国统计厅由总办公室(1个办公室、5个厅、1个政策办公室、1个审查办公室、4个干事、35个部门、2个小组)、统计教育研究所(2个部门)、统计发展研究所(3个办公室、1个小组)、5个地区办事处、1个分支机构、34个办事处组成。

发展历史

1990年之前

1948年11月4日,韩国新闻厅统计局成立。统计局分为四个部门,一个是统计监察长办公室、总务、规划、全国人口普查和人口普查,约有1,000名员工。12月13日,第39号总统令颁布了“第一次人口普查执行令”,这是第一个作为统计措施的法令。1955年2月17日,总务省统计局成立。统计局的组织结构是计划司、全国人口普查司、普查司三段式,人员减少到400人左右。经济规划研究所统计局成立于1961年7月22日。统计局的组织从内政部转移到经济计划局,并于1962年6月29日成立了调查和分析司。1963年12月16日,经济规划研究所测绘统计局成立,随着该局(统计局→调查统计局)更名,隶属于经济计划厅,统计计划科、统计标准科、人口统计科和经济统计科4个部门。经济企划院测统计局于1975年8月14日成立(3负责人10科,设置、京畿道江原道等8个统计事务所)

1990-1999年

1990年12月27日,经济企划院测统计局晋升为韩国统计厅(3局14科,11统计事务所,5办事处)。统计培训学院于1991年9月13日成立。1995年2月8日,韩国统计厅设立统计和信息司和国际统计司。1996年9月24日,设立统计审查室,将人口统计科并入人事和人口分析科,在统计培训学院设立教育研究科,将总务部和教育部并入教务部。1998年2月28日,取消统计审查办公室,将经济统计局拆分为经济统计局和社会统计局,将数据管理局更名为统计和信息局,并取消计算机干事办公室。 新设计算机开发部。1999年1月1日,统计培训学院撤销,统计培训学院教育研究部划归统计规划局,更名为统计发展科。同年5月24日,撤销统计计划局统计发展科,新设经济统计局服务业统计科,分销统计科更名为价格统计科。

2000-2009年

2002年12月30日,韩国统计厅向海洋和渔业部移交渔业生产统计数据,指定忠清南道统计局为负责运营机构。2004年3月4日,在统计企划局内设立统计研究科,并将国际统计司更名为国际统计合作科。同年3月22日,设立创新人事部,有效执行创新工作。2005年1月1日,成立统计教育研究所(教育规划科、教育运营科)。同年7月22日,将四级统计事务所改称为地方统计厅,以提升统计厅的次官厅级别,促进国家统计的持续创新,强化中期财政计划职能、国家统计综合调整职能、国家统计质量管理职能和地区统计支持职能。2006年7月1日,为了制定和提供制定国家重大政策所需的新统计数据,成立了统计发展研究所,并设立了一名审计官以加强审计职能,并建立了高级公务员队伍制度。2007年1月,指定统计发展研究所为负责运营机构,并晋升为江原道统计局和庆尚南道统计局。2月,就业统计组更名为就业统计科。11月30日,设立调查管理局,建立统计调查代理制度,设立统计审计司,实施政策统计评价制度。2008年2月9日,随着《政府组织法》的修改,农林部农业统计工作及海洋水产部水产统计工作的移交,合理改编农渔业生产统计科新设等组织及职能。

2010-至今

2010年1月1日,为加强统计生产能力,韩国统计厅调整统计厅调查管理局、经济统计局、社会统计局、统计信息局之间的部分职能,随着利用行政信息进行统计的业务增加,增加了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业务分工。2011年6月9日,为了准确、及时地进行统计生产,构建利用行政资料的统计生产体系(新设行政统计科、行政资料管理科、登记普查科),加强统计厅的紧急计划功能。2013年3月23日,根据新政府组织改编方针,废除小组制后,6个小组中有4个小组升级为发言人室、统计标准科、地区收入统计科、空间信息服务科,废除成果管理组、信息服务组,移交企划财政负责人、信息化企划科所属小组。2017年2月28日,为加强地区统计总管、标准化及地区收入统计开发和国际机构提供的统计管理、行政统计开发功能等,新设部门及部门间的职能和人力调整(地区统计总管科、收入统计开发科、农渔业动向科新设、人口总调查科和登记普查科统合等)。12月26日,新设战略绩效团队,以创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持续绩效,并加强以能力、绩效为中心的绩效管理。

2019年2月26日,为提高管辖效率,韩国统计厅设立负责江原特别自治道地区的江原道统计地区事务所,并设立世宗事务所,以应对适合世宗特别自治市特点的地区统计需求。7月16日,设立经济趋势统计检讨室,加强与经济趋势有关的统计分析,并设立住户平衡趋势科,扩大提供住户统计相关数据。2020年2月25日,新设经济统计审查调整科、社会统计审查调整科、智能信息化组,废除统计审查科、统计调整科、战略成果组。2021年7月1日,新设国际统计组、统计开发院政策统计研究组。2022年3月1日,重新分管地区统计职能和国际统计业务(废除地区统计总科、国际统计组),强化非面对面统计调查职能(新设非面对面调查组)12月28日,新设统计信息数字创新科(自律机构)。2023年2月,设立统计登记司、智能调查中心、企业统计小组,取消收入统计发展司,将职能移交给经济统计规划司和收入统计司。

机构组成

截至2022年12月,韩国统计厅由总办公室(1个办公室、5个厅、1个政策办公室、1个审查办公室、4个干事、35个部门、2个小组)、统计教育研究所(2个部门)、统计发展研究所(3个办公室、1个小组)、5个地区办事处、1个分支机构、34个办事处组成。

使命与愿景

使命

引领国家统计的发展,产生可靠的统计数据,并为每个经济实体提供有用的统计信息。

愿景

通过建立开放的统计中心,引领国家政策,设计人民的未来。

核心战略

通过完善统计生产基础、完善制度,引领国家统计事业发展。

通过数据中心和开放平台扩大统计数据的生产和利用。

编制应对统计需求变化的统计数据,以支持国家政策。

加强内外部合作协作体系,提高统计专业水平。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历任厅长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3年11月29日,韩国统计厅发布的《9月人口动向》报告显示,韩国第三季度总和生育率(简称生育率,反映妇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创历史新低,为0.70,比2022年同期下降0.10,创下了有相关记录以来第三季度总和生育率的历史最低值。12月8日,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2023年1月至9月累计新生儿数量为17.7万名,为1981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新低。该厅预计,韩国2023年第四季度总和生育率将首次跌破0.7。12月14日,韩国统计厅发布《2022年至2072年人口形势展望》报告,预测之后50年韩国总人口远低于4000万,老年人口过半左右,韩国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总人口已于2020年达到顶峰,为5184万人,之后进入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的状态。报告预测,总人口将从2023年的5167万人降至2072年的3622万人,降幅达到1545万人。报告还推测100年后的2122年总人口将更是降至1930万人。

2024年2月28日,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去年出生的新生儿总数为23万,比2022年减少了1.9万,降幅7.7%。韩国女性生育率从2022年的0.78下降至0.72,降幅接近8%。这一现状加剧了人们对韩国人口持续减少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的担忧。人口的急剧减少将限制经济增长,并对养老金和社会福利计划造成压力。联合国预计,到2100年,韩国人口将减少至目前人口的一半。

参考资料

Statistics Korea.Statistics Korea.2024-01-21

미션및비전.통계청.2024-01-21

연혁.통계청.2024-01-21

조직도.통계청.2024-01-21

연혁.통계청.2024-01-21

연혁.통계청.2024-01-21

연혁 .통계청.2024-01-21

韩国统计厅:韩国总人口50年后或远少于4000万 老年人口过半左右.腾讯网.2024-01-21

청장.통계청.2024-01-21

차장.통계청.2024-01-21

역대통계청장.통계청.2024-01-21

韩国总和生育率连续降低,政府组织相亲活动以提高年轻人婚育意愿.百家号.2024-01-21

韩国今年前三季度新生儿数量创新低.光明网.2024-01-21

韩国生育率再创新低,至 2100 年人口恐减半,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手段提高生育率?.知乎.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