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志》是由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负责编纂的山东省级地方志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进行了两轮编修。第一轮始于1982年,共84卷88册,分别于1991年至2004年间出版。第二轮修志于2001年启动,是对第一轮的续修,计划出版83卷,记录截止时间为2005年,自2007年起陆续出版。

编纂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志》的编纂得到了山东省委和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尽管在1958年至1965年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开始编辑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首次修志未能完成。1981年10月,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成立,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模式。这一轮新的修志工作由此拉开帷幕。经过多次调整,最终确定了84卷88部分志的编纂方案。截至2003年4月,所有分志均已出版发行,并有多部作品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山东省志》遵循“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原则,以及科学分类、社会分工、资料充足、地方特色鲜明、易于组织编纂和查阅使用的标准来划分志书。采用了多种文体形式,如述、志、纪、传、图、表、录等,其中志为主要形式。志书的编写顺序先是横向分类,然后纵向叙述历史,通过纵横交错的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2001年7月,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续修新方志工作纲要》,明确了续修工作的具体安排,包括一部多卷本的《山东省志》,包含《序言·凡例·目录》、《大事记》和81部分志,涉及多个部门参与。续修志书的时间跨度为1986年至2005年,各分志可根据实际需求追溯至上一轮志书的结束时间。成立了由省委书记担任名誉主任、省长担任主任的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实施总纂负责制,各分志则由主编负责。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负责协调续修工作。2007年12月,首部续修《山东省志》分志《山东省志·工商行政管理志(1991—2005)》问世,随后其他分志也相继出版。

参考资料

山东省志.豆瓣读书.2024-08-29

山东省志.缺书网.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