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格吉勒图(1977年9月21日-1996年6月10日),男,内蒙古自治区人,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职工。内蒙古“四九女尸案”被冤主角。

蒙古语中,“呼格吉勒图”意为“幸福的地方”和“大好前途”。呼格吉勒图,生于1977年9月21日。他活泼开朗,学习成绩很好,1995年3月,成为一名烟厂职工。

1996年4月9日晚,呼格吉勒图与同事发现“四九女尸案”被害女子杨焕枝被扼颈窒息而死,二人即报案。公安通过审讯认定呼格吉勒图有作案嫌疑,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以“流氓罪”和“故意杀人罪”两项罪名对呼格吉勒图提起公诉。1996年5月23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定呼格吉勒图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于1996年6月5日作出刑事裁定,维持原判。1996年6月10日,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

2005年10月23日,赵志红落网,主动交代其于1996年呼和浩特公厕犯下的杀人案。内蒙古自治区政法委组成核查组,对该案件复查。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审判决,再审判决撤销内蒙古中级人民法院及高级人民法院于1996年对呼格吉勒图的判决;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人物生平

呼格吉勒图,生于1977年9月。呼格吉勒图活泼开朗,学习成绩很好。理想是参军,最终没通过征兵体检。1995年3月,成为一名烟厂职工。

与他同一天进厂的还有一个青年,名叫闫峰。两人同年同月生,又进了同一个车间,没几天就成了要好的朋友。烟厂工作很轻松,呼格吉勒图的具体工作是检查做好的烟卷,合格的,就放在传送带上,使之进入包装车间,进行最后的包装,月工资200元。

工作最初一周工作5天,后来调整为上4天休3天,早班晚班轮流上。早班从早上到下午3点30分,晚班从下午3点30分到午夜12点。空闲时间很多,呼格吉勒图与他同一天进厂的闫峰经常出没于台球室、录像厅,一起吃饭、喝酒、游泳。因闫峰家境不好,呼格吉勒图常照顾他,有时下晚班后天气太冷,呼格吉勒图就邀请闫峰到他家里住;呼格吉勒图还向母亲借过150块钱,帮家境不好的闫峰买自行车。

1996年4月9日,牵涉“四九女尸案”,同年5月23日,开庭审理,认定呼格吉勒图犯流氓罪、,判处死刑。宣判后,呼格吉勒图以没有杀人动机,请求从轻处理等为由,提出上诉。于1996年6月5日作出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1996年6月10日,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

2005年10月23日,赵志红落网后主动交代了其于1996年公厕犯下的杀人案。2006年3月,党委政法委正式成立“呼格吉勒图流氓杀人案”复查组,8月,复核得出结论,“”确为冤案。2014年12月15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再审判决,再审判决主要内容:撤销内蒙古中级人民法院及高级人民法院于1996年对呼格吉勒图的判决;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人物关系

人物案件

案件经过

1996年4月9日晚19时45分左右,“四九女尸案”被害女子杨焕枝从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千里香饭店离开,称去厕所。21时左右,呼格吉勒图与同事闫峰吃完晚饭,回家取钥匙时路过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毛纺织厂西侧的公共厕所时发现了异样,呼格吉勒图立即返回工作单位与同事闫峰到案发公厕,发现杨焕枝被扼颈窒息而死。呼格吉勒图与闫峰到附近治安岗亭报案。4月9日当晚,呼格吉勒图和闫峰被警察带入呼和浩特市新城公安分局进行审讯。4月10日,闫峰获准回家;4月11日,呼格吉勒图作出有罪供述。呼和浩特公安部门认定呼格吉勒图有作案嫌疑,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以“流氓罪”和“故意杀人罪”两项罪名对呼格吉勒图提起公诉。

案件疑点

精斑证据

呼格吉勒图案的诸多证据中,警方提取了受害者体内的凶手所留精斑。但警方并没有将呼格吉勒图的精斑与受害人体内的精斑进行DNA鉴定。而在2005年赵志红供述了自己是呼格案真凶后,原本保留在公安局的凶手精斑样本又莫名丢失。

血样存疑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局指出呼格案的铁证是,呼格吉勒图指缝余留血样与被害人咽喉处被掐破处的血样完全吻合。学者们认为血型鉴定为种类物鉴定,不具有排他性、唯一性,不能证实呼格吉勒图实施了犯罪行为。

疑刑讯逼供 

呼格吉勒图被抓后,公安机关称呼格吉勒图其对案件“供认不讳”。然而当时笔录显示,即使在被枪决前一个月,呼格吉勒图也坚持自己是无辜。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原副局长赫峰披露“呼格吉勒图案”细节,称当时的案卷中有明显的诱供和逼供痕迹。据当时与呼格吉勒图一同报案的同事闫峰回忆称,自己当时在隔壁屋曾听到呼格痛苦的喊叫声,还有桌椅移动的声音。第二天早上就看到他被铐在暖气上。

迅速破案

呼格吉勒图案发生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出现一个犯罪高峰。1996年4月到1997年2月,由公安部牵头成立了“严打办公室”。1996年5月3日,即呼格吉勒图案即将开庭审理前,“严打”斗争小组考察后,强调此次斗争“时间紧、任务重”,指示呼市政法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要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成为全区表率。1996年4月20日,当地媒体刊发的《“四·九”女尸案侦破记》记录了警方侦破该案的过程,侦破“四九”女尸案后,多名警官因为“迅速破获大案”获得从二等功到通报嘉奖的表彰。

案件审理

一审

1996年5月23日,开庭审理,检方以“流氓罪”和“”两项罪名对呼格吉勒图提起公诉。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呼格吉勒图在公共场所采取暴力手段猥亵妇女,并扼颈致被害人窒息死亡,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应依法严惩。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呼格吉勒图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呼格吉勒图以没有杀人动机,请求从轻处理等为由,提出上诉。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呼格吉勒图犯流氓罪、,判处死刑。

二审及执行死刑

于1996年6月5日作出(1996)内刑终字第199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根据当时有关死刑案件核准程序的规定,核准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呼格吉勒图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96年6月10日,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

从案发到执行死刑只用了62天,结案之快和证据链条存在许多争议。

平冤昭雪

真凶认罪

2005年10月23日,赵志红落网,被捕后主动交代了其于1996年呼和浩特市公厕犯下的杀人案。在现场指认中,赵志红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带着警察准确地找到了作案地点:当年公厕的所在位置。赵志红一审获死刑,法院认定其系“四九女尸案”真凶。政法委组成核查组,对该案件复查。

启动复查

2005年10月30日,赵志红带领警方前往案发原址指认了案发地点。2005年11月,新华社内蒙古自治区分社政文采访部主任、高级记者汤计写出了第一篇内参《内蒙古一死刑犯父母呼吁警方尽快澄清十年前冤案》。2006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正式成立“呼格吉勒图流氓杀人案”复查组。8月,复核得出结论,“呼格吉勒图案”确为冤案。

复查停滞

2006年11月28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赵志红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法庭上,公诉机关对赵志红招认的10起强奸杀人案的9起提起公诉.唯独漏掉了1996年4月9日的那起案件。赵志红当庭指出了这一问题,法庭审理因此中断。

赵志红“偿命申请书”

2007年12月20日,赵志红从看守所递出一份偿命申请书,阐明自己于1996年4月在呼和浩特市毛纺织厂公厕杀害杨焕枝的事实,希望彻查呼格吉勒图案,还呼格吉勒图清白。

媒体持续积极作为

2006年12月8日,汤计写了第二篇内参《呼市“系列杀人案”尚有一起命案未起诉让人质疑》,12月10日,汤计写了一篇加急情况反映《“杀人狂魔”赵志红从狱中递出“偿命”申请》并附上“偿命申请书”发到北京。上述情况反映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呼市中院对赵志红的一审被暂时“休庭”。

2007年,汤计第三次写了内参,共两篇文章,一篇是《死刑犯呼格吉勒图被错杀?——呼市1996年“4·09”流氓杀人案透析(上)》,另一篇是《死者对生者的拷问:谁是真凶?——呼和浩特市1996年“4·09”流氓杀人案透析(下)》。2007年11月28日,汤计针对法院程序提出跨省区异地审理写下第五篇内参《内蒙古自治区法律界人士建议跨省区异地审理呼格吉勒图案件》。

2008年,由于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领导人的更替,呼格吉勒图案复查停滞。

复查重启

2011年,曾主导复查此案的前政法委副书记胡毅峰重回政法系统,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2011年5月5日,汤计写下第六篇内参《呼格吉勒图冤死案复核6年陷入僵局,网民企盼让真凶早日伏法》。

2013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高院正式复查完呼格吉勒图案,结论认定呼格案原审判决证据不足,上报自治区党委。经自治区党委同意,上报了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向呼格吉勒图父母送达立案再审通知书,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

终审结果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审判决,并向申诉人、辩护人、检察机关送达了再审判决书,再审判决主要内容:撤销内蒙古中级人民法院及高级人民法院于1996年对呼格吉勒图的判决;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公开道歉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赵建平到呼格吉勒图父母家向格吉勒图父母公开道歉。并向呼格吉勒图父母转交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胡毅峰个人慰问金3万元。

案件后续

追责

201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均已成立调查组,对各自系统造成呼格吉勒图错案负有责任的人员依纪依规展开调查。

呼格吉勒图案经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无罪后,有关机关和部门迅速启动追责程序,依法依规对呼格吉勒图错案负有责任的27人进行了追责,对26人进行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等,对时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冯志明因涉嫌职务犯罪,依法另案处理。

国家赔偿

2014年12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支付呼格吉勒图父母李三仁、尚爱云国家赔偿金共计2059621.40元,31日上午送达赔偿决定书。

李三仁、尚爱云领取到的国家赔偿金共2059621.40元。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有关解释中称,这笔国家赔偿金中,支付的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共计1047580元,这是按照国家2013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52379元×20所得数字;支付呼格吉勒图生前被羁押60日的限制人身自由赔偿金12041.40元,这是按照国家2013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200.69元×60所得数字;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100万元。

对呼格吉勒图家庭的影响

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后,他的母亲在内蒙第一毛纺厂办理了内退,父亲在1996年退休。呼格吉勒图的大哥与三弟都因为此案影响了学习、工作及家庭生活。

2005年赵志红落网,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开始了上访。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审判决,宣判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2015年11月11日,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将呼格吉勒图骨灰迁入离呼和浩特市区近30公里的新墓地安葬。

有人想为呼格吉勒图著书,还有想把这件事拍成电影电视剧的,被其父母婉拒。

呼格吉勒图之墓

2015年11月11日凌晨5时,呼格吉勒图的骨灰被迁入离呼和浩特市区近30公里的新墓地安葬。新墓地位于离市区近30公里远的宝珠山半山腰处,新墓地和旧坟地相距约20多公里,该墓由呼格父母花费15万元购得。

呼格吉勒图的墓志铭由中国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所撰,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刘俊京书写。墓志铭称,“呼格吉勒图18岁时,蒙冤而死。呼格其生也短,其命也悲。”点出此案的社会意义,“优良的司法,乃国民之福。”也给手持司法权柄者敲了警钟:应重证据,不臆断,重人权,不擅权,不为一时政治之权宜而弃法治与公正。

社会影响

呼格吉勒图案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后的第一起被告人死亡的刑事再审案件,体现了我国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决心。

呼格吉勒图在中国法治史上有特殊意义,此案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弘扬自治区政法机关正能量的典型案例。呼格吉勒图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2014年全国“十大典型刑事案件”之首,入选“2014十大监督案例”,同时也写入国务院发布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两份报告中都提到了“呼格吉勒图案”。

通过呼格吉勒图案,再次提醒依法科学办案,恪守程序正义的重要性。 这个案件在侦查阶段酿成冤案的主要原因是办案人员先人为主,过分相信自己的推理,其次是从口供开始寻找侦破的突破口。为了证实先前的推断,不惜采取变相刑讯通供和诱供方式遏其招供。第三,顺着口供找证据,忽略口供与尸体检验报告的不吻合之处。充分显示了坚持“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合理性,呼格吉勒图案昭雪,就是因为再审时法院坚持“疑罪从无”,而当年呼格吉勒图蒙冤,则一定程度上归咎于司法机关“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理念的淡薄甚至缺失。慎重对待“命案必破”。呼格吉勒图案成为冤案也与当时“严打”背景下侦查人员所受的压力有关。

评价

专家评价

中国诉讼法学专家樊崇义:正义是永恒的主题,迟来的正义也是正义,但这种正义是靠沉重的代价换取的。所以我们要沉痛地反思,要用制度和程序解决违背规律的难题,以实现公平正义,使正义不再迟到。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顾永忠:“呼格案”的洗冤彰显了法治步伐。这起案件正式立案进入再审是2014年11月20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再审无罪的判决,是非常令人振奋的。而且,这是第一例公开宣判纠正的已经执行死刑的错案,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胡毅峰:这个案子已经错了,但我们必须从中认真吸取教训,进行深刻反思,要结合错案责任追究,全面查找这起案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在今后的审判工作中,要严格依法办案,严把案件质量关,坚决守住防止冤错案件的底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补充规定检察长曹建明:“对冤错案件首先深刻反省自己,倒查追究批捕、起诉环节把关不严的责任,吸取沉痛教训,健全纠防冤假错案长效机制。”

媒体评价

《人民网》秦川:呼格吉勒图案再审之路并不平坦,不仅历时长,而且还一度传出受到阻力,这起个案的遭遇仿佛是个隐喻,说明实现司法公正不可能一蹴而就,建立法治国家更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光明网》刘白:法治社会绕不开“呼格案”。这起发生在19年前,随后几经波折又重新改判的案子,对于回溯过去法治建设情况具有标本意义,其中的重要时间点、几次转折,都“倒映”出当时的司法、执法状态,而现在复查和重审的过程,也将展现出今天“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水平、“法治中国”的实际起点。

新京报》评论员:2300多年前,商鞅用立木取信的办法,一举确立了变法改革的社会公信;同理,目前的呼格吉勒图案追责,也是一个立木取信的机会。全社会都在看着:这么一起轰动全国、进入“两高”报告的案子,有没有进行全面、严厉的问责?这将考验推进“终身责任制”乃至整个司法改革的决心。

法国欧洲时报网:无论是纠正错案,还是推动制度建设,无疑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也离不开外界推动,但毕竟是法院系统在法律框架内部通过正常法律程序完成,这与具有人治色彩的“平反”相比,法治是最终的赢家。

参考资料

调查:聚焦呼格吉勒图案18年再审路.今日头条.2023-11-06

呼格吉勒图墓志铭:以生命警示 手持司法权柄者.今日头条.2023-11-06

呼格吉勒图犯故意杀人罪、流氓罪再审刑事判决书-中新网.中新网.2023-11-06

呼格案结束了吗?--中国法学网.中国法学网.2023-01-06

呼案亲历者闫峰: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搜狐新闻.搜狐网.2023-01-07

[2014十大监督案例]纠正“呼格吉勒图案”:维护法治的尊严_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2023-01-07

寻找“呼案幕后人”:办案人员今何在.搜狐网.2023-11-06

18年后启动再审宣告无罪的呼格吉勒图案.中国法院网.2023-01-06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吉勒图案作出再审判决 撤销原一审判决和二审裁定并宣告无罪.中国军网.2023-01-08

赵志红一审被判死刑,法院确认其为“呼格吉勒图案”真凶.澎湃新闻.2023-01-29

呼格吉勒图被改判无罪的三大理由:证据存诸多不吻合之处.澎湃新闻.2023-11-06

《焦点访谈》 20141216 十八年后的再审_CCTV节目官网-CCTV-13_央视网(cctv.com).央视网.2023-01-07

“呼格案”真凶今日被判死刑 庭审未翻供.观察者.2023-01-29

呼格案下周一公布再审结果 内蒙古高院将送再审文书-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9

内蒙古高院对呼格吉勒图案作出再审判决 宣告无罪_半月谈网.半月谈.2023-01-08

呼格吉勒图再审被判无罪.中国法院网.2023-01-29

一篇写了9年的新闻.光明网.2023-01-29

被“呼格吉勒图案”改变命运的人_高清图集_新浪网.新浪图片_新浪网.2023-02-09

重案实录——画像擒魔 呼格吉勒图冤案元凶 赵志红落网记.手机网易网.2023-02-20

..2023-01-28

新华社记者汤计披露“呼格案”报道九年曲折路.民生网.2023-01-29

呼格吉勒图母亲:“法律终究是公道的!”.今日头条.2023-11-06

呼格吉勒图家人清明节祭奠呼格.中国新闻网.2023-11-22

呼案“配角”18年.光明网.2023-11-22

被“呼格吉勒图案”改变命运的人_高清图集_新浪网.新浪图片_新浪网.2023-02-09

呼格吉勒图奸杀案始末:母亲回忆刑场泪如雨下.央视网.2023-11-22

媒体报道呼格吉勒图案笔录:公安局的人不让我解手-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08

18年后启动再审宣告无罪的呼格吉勒图案.今日头条.2023-11-06

呼格吉勒图被宣判无罪 众多疑点曾被漠视--时政--人民网.人民网.2023-01-07

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 媒体还原事件始末-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08

卢建平:格吉勒图案的历史反思.中国理论法学研究信息网.2023-01-28

呼格吉勒图案审结仅用62天 关键物证未做DNA鉴定|精斑|民警_凤凰资讯.凤凰网.2023-01-07

闫峰:呼格吉勒图之后我没有新朋友.新京报电子报.2023-02-09

媒体18年前报道呼格案:“四九”女尸案侦破记.中国新闻网.2023-01-28

“呼格案”原专案组长冯志明贪腐近4000万,曾因主办此案一路升迁.今日头条.2023-11-11

赵志红一审获死刑 法院认定其系呼格案真凶.今日头条.2023-11-11

记者5篇内参推呼格案再审 情况反映获中央领导批示-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9

呼格案内参记者:冯志明是我的好友 从未阻止我写.中华网.2023-01-28

北京晚报:从《偿命申请书》看人性.人民网观点.2023-01-28

汤计:传统媒体人转战新媒体有独特优势.今日头条.2023-11-22

记者5篇内参助呼格翻案 再审后与其父母含泪相拥-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9

呼格吉勒图再审被判无罪 调查组将查错案责任问题-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08

呼格吉勒图冤杀案将再审父母痛哭-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08

呼格吉勒图案疑似真凶受审:魔鬼多可怕我就多可怕-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8

呼格案再审结果公布:宣告呼格吉勒图无罪.今日头条.2023-11-06

呼格父母领到近206万国家赔偿:先给儿子买处新墓地.今日头条.2023-11-06

“呼格案”真凶认定 舆论期待揭开呼格蒙冤真相-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07

呼格案专案组长冯志明被查 成呼格案追责调查第一人-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9

评论:“呼格案”纠错当以完善司法监督为终点-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9

呼尔查代表:以呼格案为戒不断提高执法司法能力和公信力_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2023-01-29

评论:平反冤案还不是正义的最终终点-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9

内蒙古公布呼格吉勒图案追责结果_半月谈网.半月谈.2023-01-06

呼格案启动国家赔偿程序 呼格家属至少可获104万-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9

呼格吉勒图再审无罪国家赔偿案.中国法院网.2023-01-29

呼格吉勒图父母领取两百万元赔偿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2023-01-06

呼格吉勒图父母获赔205万:内心伤痛无法抹平.中国法院网.2023-02-09

被“呼格吉勒图案”改变命运的人_高清图集_新浪网.新浪图片_新浪网.2023-02-09

呼格案正式再审 专家:提起再审基本上是要改判.搜狐新闻.2023-02-09

呼格案:要为“终身追责”立木取信.新京报电子报.2023-02-09

呼格父母拒为其出书 墓志铭:其生也短其命也悲.中国法院网.2023-11-11

呼格吉勒图墓志铭:以生命警示手持司法权柄者.央广网新闻.2023-01-07

人民法院报评出2014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中国法院网.2023-01-29

国务院发中国人权白皮书 念斌案呼格案入选.环球网国内.2023-01-29

两高报告同提“呼格案” 首席均表达自责、反省_中国人大网.中国人大网.2023-11-06

..2023-11-11

“呼格案”再审彰显法律公平正义.江西法院网.2023-01-29

人民网评:呼格无罪,迟来正义也是正义.人民网观点.2023-02-08

法治社会的行进绕不过呼格案.光明网.2023-02-08

外媒评呼格案被纠正:法治是最终赢家.新浪网.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