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演出的闽剧现代戏,由周虹主演。于2019年1月26日在福建省闽剧艺术中心进行首演。2019年8月19日,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剧情简介

该剧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50名怀孕女军人在队长陈大蔓带领下,冲破敌人围追堵截,历经艰难险阻,在战火中生下50个孩子,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故事。

幕后制作

红色题材闽剧现代戏《生命》取材于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姜安的长篇小说《走出硝烟的女神》,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组织,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排的大型红色题材闽剧现代戏。

《生命》是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创作演出的剧目。作为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福建省唯一入选剧目进京演出。

演出信息

作品评价

闽剧《生命》通过史诗般的解放战争中的故事来结构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彰显人性中最真实的东西。该作品的价值在于它站在历史观、美学观的立场上,深刻地表现了战争与生命、战争与人的关系,倡导生命意识,视角独特。闽剧《生命》的现代舞台呈现传达着张曼君借由舞台艺术而赋予生命再现的生命戏剧观。剧作体现出她惯常的女性立场、草根视角和生命价值,但更加成熟地填充了多元的人性开掘、情感体验和心理把握。该剧的成功表明了革命现代戏实现了以人性、情感、心理为内容的生命观在艺术中的深度表达,创新了戏曲文本、舞台艺术的表达方式。闽剧《生命》叙述在解放战争即将结束之际,一支由50名孕妇组成的特殊军人队伍辗转行进,在战火硝烟中保护生命,迎来新政权的曙光。该剧秉持着对生命意志的多重探索,通过对陈大蔓与孕妇队艺术形象的张扬,别具一格地展示了对革命现代戏的重新发现和重新塑造。“生命”经由生命个体成长而具备了对新的国家的礼赞。(中国文艺评论网评)

闽剧《生命》秉持着对于生命意志的多重探索,通过对陈大蔓与孕妇队艺术形象的张扬,别具一格地展示了对于革命现代戏的重新发现和重新塑造。该剧舞台结构采用双线叙事,一则重在孕妇队的行走,从她们作为干部家属的印象中,焕发出革命女战士、革命母亲的群体风采;一则重在陈大蔓的蜕变,从性格孤冷的女战士定位中,实现她从自我封闭向丰富开放的转变。前者在孕妇队中强化群体形象的个别渲染,其中的刘雪鸣、李桂金、冰姑身份气质各异,在母性的共通表达中,展现各具情态的革命情怀;后者在陈大蔓的心理、情感、事业中多元开掘,呈现她在女人、战士角色定位中的女性回归。两条线索相互推进,共同臻于生命的表达。穿插其间的多元空间转化和意识流的交叉重叠,共同构成舞台上饱满的视听印象。(中国作家网评)

《生命》的现代舞台呈现传达着张曼君借由舞台艺术而赋予生命再现的生命戏剧观。剧作依然体现着她惯常的女性立场、草根视角和生命价值,但更加成熟地填充了多元的人性开掘、情感体验和心理把握。这种成熟的艺术表达为革命现代戏赋予了更加深沉的生命理想和表现逻辑,让革命现代戏所包含的“革命”和“现代戏”,同时具备了现代质感和当代审美。应该说,该剧的成功表明了革命现代戏实现了以人性、情感、心理为内容的生命观在艺术中的深度表达,创新了戏曲文本、舞台艺术的表达方式。(中国作家网评)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多年来的创作基本通过古装戏来呈现其艺术个性,现代戏《生命》无异于对剧种、剧团传统的艺术嫁接,而对于如周虹这样擅长古典表演的演员而言,必然会带来形象气质的差别。事实上,当《生命》成功搬上舞台,并持续进行精品打磨之时,这样的顾虑显然已经不复存在,演员因此而拥有了多元驾驭舞台形象的能力,剧院因此而拥有了表现多元题材的艺术储备,剧种因此而拥有了面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扩容。这也意味着,张曼君在闽剧《生命》中的艺术观与艺术创作手法,已经可以作为现代戏创作的一种成熟原则,在创作中被普遍适用。(中国作家网评)

演职员表

职员表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闽剧现代戏《生命》首演.中新网福建.2021-12-05

关于公示201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评审结果的公告.文化和旅游部.2019-02-18

大型红色题材闽剧现代戏《生命》亮相梅兰芳大剧院.中新网.2021-05-28

闽剧现代戏《生命》线上献演.台海网.2021-11-27

仲呈祥、张曼君等对谈闽剧现代戏《生命》 - 戏剧戏曲 - 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文艺评论网.2021-12-14

张曼君的生命戏剧观与《生命》的现代表达--艺术--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