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壮飞
钱壮飞(1896年—1935年),原名钱壮秋,别名钱潮,浙江湖州人,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
钱壮飞出身富商家庭,18岁时家中破产,之后前往北京学医。1919年毕业后留在北京,行医为生,同时担任《北京晓报》的印刷人,还在美术学校兼职教授。1925年,钱壮飞加入中国共产党,借医生、教授等职位从事革命宣传活动。还开办电影公司,出品了中国最早的武侠电影。1929年冬,根据党中央指示,进入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成立多个通讯社,表面为国民党搜罗情报,实际与李克农、胡底一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为党中央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1931年4月26日,及时将顾顺章叛变的消息报告中央,为保卫中共中央领导人和秘密机关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同年8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局局长等重要职务,多次保卫了重大会议的召开。编制了供党中央使用的密码本,提供了众多重要情报。他还在苏区编导演出许多革命文艺戏剧节目,活跃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文化生活。还主持设计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大礼堂、烈士纪念塔等苏区标志性建筑物。钱壮飞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遵义会议后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1935年3月末,钱壮飞随红军长征,途经贵州省金沙县后山苗族布依族乡时,遭到中国国民党飞机轰炸,钱壮飞在此失去踪迹,后被判定牺牲,时年四十岁。
钱壮飞的女儿黎莉莉认为他的父亲平时不苟言笑,对工作很负责。江泽民同志表示钱壮飞在危急关头掩护了党的组织和同志,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09年,钱壮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钱壮飞,原名钱壮秋,别名钱潮。1896年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 今湖州市 ) 一个殷实的绸商家庭。钱壮飞自幼聪明伶俐,学习能力强。七岁开始在新式学堂中读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州府中学堂,同时学习传统文化,接受新式教育,并且开始接触近代革命思潮。就在钱壮飞18岁,即将从中学毕业时,家中的丝绸生意却因西方工业产品的涌入导致破产,父亲也患上重病。家中为了冲喜,也为了让钱壮飞继承家业,便做主让他迎娶了同城一家绸缎庄老板的女儿徐双英,不久父亲便病重而逝。
1914年,钱壮飞的母亲力劝他离家求学,当时他的中学老师,也是他的同族长辈钱玄同正在北京从事新文化运动。他便前往北京求学,并在其帮助下,顺利进入了北京医科专门学校就读医外科。就读期间,钱壮飞结识了出身安徽桐城望族、家境富裕的女同学张振华,她对钱壮飞照顾良多,有她的资助,钱壮飞才得以完成学业。二人常在一起从事进步活动,对彼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终结为夫妻。
宣传革命
1919年10月,钱壮飞毕业后,在北京长兴街挂牌行医,张振华则在天坛传染病医院当医生。当时军阀混战,各地卫生防疫状况处于崩溃状态,抵御灾害的能力极低,钱壮飞作为早期的西医专门人才,多次前往山东省、山西省、安徽等地,参与救治灾民、抗击瘟疫、战场救护等工作。同时,钱壮飞还参与了《北京晓报》的创办工作,并担任印刷人。他常工作至深夜,因此练就了娴熟的新闻业务能力。他在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做兼职教授,在学校教习《解剖学》。1923年,他进入京绥铁路的附属医院工作,度过了一段较为安稳的时光。1924年,张振华在弟弟张中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钱壮飞在妻子和妻弟的介绍下,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给他们分配的任务是利用医生、报社编辑和文化人士的便利身份,开展党的地下工作。钱壮飞利用医生职业作掩护,借出病看诊的机会,随时向底层百姓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给他们宣传革命知识。此外,他还把党的秘密文件或标语、传单,装进红十字的医用大皮包里,出入党的地下机关和同志们的隐蔽住所。
1926年冬,钱壮飞与革命友人胡底、徐光华共同合资创办了光华影片公司,他们借拍摄影片的便利来掩护革命工作。剧组中不仅人员众多,方便掩护,还可以利用运输存储设备、服装、道具等物品的箱子,将党组织的文件、信件,甚至武器弹药、秘密物资等转移到其他地方。他们还在此时自编自演了中国第一部黑白武侠电影《燕山侠隐》,钱壮飞以医生、学校教授,乃至影片公司董事,演员、导演、和编剧等身份,活跃在各界中,这些身份使他隐蔽在形势复杂的北京城中,不为人所发现。1927年,中国国民党开始下令大肆抓捕共产党人,李大钊等共产党员先后就义,形势日益恶化。而钱壮飞为了开展党的工作,在教育界、文艺界以及媒体界活动频繁,交游广泛,许多人都知晓他的党员身份。党组织考虑到他在北京的身份已经暴露,随时有被逮捕的危险,决定将其转移至上海市工作。为了隐藏身份,便改名为钱壮飞。
到了上海后,由于用人单位都担心招到共产党员,而招来祸事,钱壮飞几经周折才在上海市公用局找到了一份绘制黄包车牌照的临时差事,勉强用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七八口。直到1928年春,钱壮飞看到军阀冯玉祥的部队在招聘医生,不仅薪资颇高,还可以借机联络到曾经前去展开秘密工作的党组织,便带上张振华一同前往河南省,但没想到军队根本不发饷银,只能又回到上海。经过几个月的等待,钱壮飞终于在6月联系到胡底,并通过他联系到了党组织,与他一起被编入中共法南区委所属法租界党支部。之后,钱壮飞继续投身到党的宣传事业中,主要负责撒传单、贴标语和举办飞行集会。他设计的微型传单,大小只有两指宽,方便隐秘携带和快速张贴。在分发时,他专往繁华的地方而去,或是从窗口抛洒出去,或是从商城顶楼分撒而下,再依靠人群躲避捉拿。由于工作完成的十分出色,他还担任了法租界支部委员。此外,钱壮飞的住所由于家族人员众多,不易引起怀疑和盘查,常用来接待和掩护来沪的同志,甚至有一些会议,也会安排在此召开。
获取情报
1928年,钱壮飞还根据党组织的指示,进入了国民政府下辖的无线电管理处上海营业处工作,并很快得到了处长徐恩曾的信任,成为管理处的秘书。次年春,徐恩曾受命在浙江省筹办西湖博览会,他命钱壮飞具体筹划。钱壮飞擅长美术和书法,将博览会举办得十分成功,进一步得到了徐恩曾的器重,随后被任命为他的私人秘书。1929年12月,徐恩曾被任命正式执掌国民党特务系统,他在就任前将此事告知钱壮飞,要求其为他出谋划策。钱壮飞当即将此事告知党中央,党中央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打入中国国民党内部的机会,并决定派李克农、胡底、钱壮飞三人成立一个直属党中央负责人单线领导的特别党小组,由李克农任组长。
钱壮飞随后根据指示,向徐恩曾提出建立以通讯形式出现的半公开情报机关的建议,徐恩曾不知底细,欣然同意。钱壮飞随后在四处陆续建立了以新闻机构为掩护的特务机关,在选用工作人员时,就安插些自己人,并交给信任的共产党员负责。胡底掌握了天津市的国民党情报机关“长城通讯社”;钱壮飞则坐镇南京的特务总部“正元通讯社”,并兼任南京“民智通讯社”社长。不久钱壮飞又把胡底和自己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妻舅张家派到天津,建立一个“长城通讯社”,由胡底兼任社长。组长李克农则以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的广播新闻编辑为掩护,负责主持设在上海的中国国民党情报机关,并把钱壮飞、胡底获得的情报,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的同志陈赓转给党中央领导机关。他们三人形成了中共情报系统的“铁三角”,被誉为“龙潭三杰”。
此后,凡国民党中央党部的机密文件、电报,以及各地调查员搜集给徐恩曾的情报,全部都会汇集到通讯社中由钱壮飞审阅,他则把一些无关紧要的边角材料,真假混合上交徐恩曾。1930年,钱壮飞还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套名义归国民党、实际上却向中央特科提供情报的秘密组织,为组织获取了许多有关华北、东北的重要情报。当时,徐恩曾虽把所有事务都交给钱壮飞办理,但有一个密码本,却始终随身携带。没有这个密码本,许多重要的电文都无法破译,也拿不到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核心机密,钱壮飞一直都想得到它。一次,徐恩曾照例前往上海市的妓院度过周末,钱壮飞一同前往,临行前他向徐恩曾表示带着密码本不适合出入妓院。徐恩曾便十分信任地将密码本交到钱壮飞手里,请他保管,钱壮飞趁机用事先准备好的微型相机将密码本地内容全部拍下,再将胶卷交给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洗印复制,国民党的许多重要情报就这样掌握在了党中央手里。
危急时刻
1930年9月,蒋介石开始密谋“围剿红军”事宜,钱壮飞在徐恩曾处获得了蒋介石在1930年9月发动对江西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和1931年2月发动第二次“围剿”的绝密战略情报,并立即上报党中央。这些军事情报准确及时,为中央革命根据地指挥反“围剿”作战提供了决策参考,对红军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1年4月24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实际负责人顾顺章在汉口被捕,顾顺章还声称愿意协助中国国民党抓捕党中央领导人物,及其他地下工作者,只求面见蒋介石。抓捕他的侦缉处长蔡孟坚立即给特务头子陈立夫、徐恩曾发来几封电报,传达这一讯息。4月25日,坚守岗位的钱壮飞见到指名徐恩曾亲译的电报,立即用密码本破译,才知顾顺章被捕。钱壮飞知道顾顺章掌握着上海市中共中央的全部机密,他迅速分析形势,先是找来女婿刘杞夫,让他连夜赶往上海通知李克农。再赶到通讯社通知那里的同志,因为没有见到,便用刀子在地图中间划出一道缝,暗示已经“破裂”。
4月26日凌晨,钱壮飞若无其事的将密电交给徐恩曾,然后从容地乘坐列车到达上海,并按预定暗号,给天津的胡底同志发出“潮重病速返”的电文。李克农接到电报后,立即与党中央联系,以最快的速度报告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领导人周恩来。周恩来同志当即下令,表示要抢在中国国民党袭击党中央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切断顾顺章所知道的一切线索,并连夜让党中央机关人员撤退,及时隐蔽起来。4月27日,蒋介石面见顾顺章,随后下令对上海市全市进行大搜捕,但他们的计划落空了,一个个据点都已人去楼空。之后,钱壮飞也安全抵达上海,他的两位夫人徐双英、张振华也由陈赓派人及时转移。钱壮飞的女儿、女婿和幼儿虽被抓捕,但徐恩曾担心钱壮飞手中握着他的把柄被揭发,关押一段时间后便释放了。
红区献力
国民党反动派仍到处缉拿钱壮飞,为了保护他,党组织于1931年8月将他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市。钱壮飞到达后,由于他精通医术,先是为伤兵们治疗疾病,李克农、胡底两位同志到达苏区后,认为仅作为一名医生不能发挥钱壮飞的作用,便向组织推荐钱壮飞继续作情报保卫工作。他便于1931年11月,被调任为中央军委政治保卫局担任局长,还担任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保卫工作,最终此次会议顺利召开。1932年春,钱壮飞被任命为红一区保卫局局长,当时保卫局的干部、战士大多都不具备身为保卫工作人员的素养,且对保卫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都认为保卫工作不重要,想要上阵杀敌。钱壮飞便以亲身经历启发他们,教导他们做保卫工作的重要性。他还和李克农编写相关教材,帮助他们学习文化和掌握有关情报、保卫工作的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并亲身上课,教导他们侦察和审讯的本领。此外,他还编写出一本《化学常识读本》,此书囊括了军人必备的各类化学知识,这本小册子被印发给各军团、军区供指战员学习。
1933年5月,钱壮飞调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局局长。之后,红军总司令部第二局与中革军委第二局合并,钱壮飞改任合并后的中革军委第二局副局长。在此期间,他不仅负责抓后方二局的全面建设,还亲自参与具体的业务工作,常工作至深夜。他还承担复写文件、根据形势变化绘制敌军行动位置图和敌军部署图的任务。钱壮飞通过研究破译敌人的密码,编制密码本,帮助中革军委迅速且准确地掌握中国国民党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他曾一连破译敌人100个密码,并在后来几次反“围剿”中,为党中央、中革军委提供了众多重要情报。
钱壮飞在此期间,还参加编导演出了许多革命文艺戏剧节目,这些节目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主张和政策,活跃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红军战士的政治觉悟。他同时坚持指导红军和地方剧团的工作,为红军和地方培养文艺干部而努力。钱壮飞擅长书法和绘画,多次为苏区设计各类宣传画、标语。苏区红军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特约他创作画稿,他创作的漫画具有构思新颖,针对性强的特点,在红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此外,钱壮飞还主持设计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大礼堂、堡垒型的博生堡、公字型的公略亭等苏区标志性建筑物,是红军知名的建筑设计师。
壮烈牺牲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钱壮飞被编在军委纵队,一路随军转战湖南省、贵州省等地。1935年3月末,就在中央主力红军完成四渡赤水,打算南渡乌江时,队伍遭到飞机轰炸,部队由贵州省金沙县后山梯子云渡口到达乌江南岸后,众人这才发现钱壮飞没有过江。组织当即派人四处寻找,但没能找到,后被判定为牺牲,时年四十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钱壮飞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年9月10日,钱壮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人物作品
电影
钱壮飞不仅一手创办了光华影片公司,担任公司董事和绘题主任,还同时担任编剧和演员。由于公司资金不足,还会亲身在影片出演角色。如公司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燕山侠隐》,钱壮飞便以钱溪西的名字出演主角马醒非,还动员了张振华、钱蓁蓁、钱江等一众亲朋好友在影片中出演。此外,钱壮飞还亲手设计并绘制了电影海报、电影片名及影片字幕。此片是中国最早的武侠片之一,具有开创先河的历史意义。但由于形势动荡,没能放映几场,之后影片拷贝也丢失了。
话剧
钱壮飞在红区时,为了丰富中国工农红军的文化生活,还执笔创作了不少话剧。如《最后的晚餐》,讲述了一个画家寻找一个最美的人和最丑的人入画,他们找到了最美的人,但是找了很久都没找到。直到遇见一个丑陋的强盗,结果他就是那个最美的人,原来因为战争,他只能改以强盗为生,面貌也变得丑陋。这个故事揭露了旧社会制度的反动本质,使善良的劳动人变得面目全非。话剧《为谁牺牲》,讲述了一个中国国民党士兵不堪忍受国民党军队的种种压迫,最终投奔红军。此剧引起了红军的强烈共鸣,最终场场爆满。之后,钱壮飞又接连创作了《杀上庐山》,及以自己亲身经历改编的《红色间谍》,他还亲身演绎了喜剧《我——红军》及《红色间谍》。这些戏剧深受苏区军民的喜爱。
建筑
钱壮飞还主持设计了一系列经典的建筑物,如位于瑞金市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大礼堂,其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总体呈现为一顶八角帽,象征着工农红军,可以容纳两千多人。他将革命主题内容和实用功能、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显示出了设计者的革命品格和艺术才华。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别具一格的纪念塔也是钱壮飞精心设计的,即瑞金的烈士纪念塔,主体造型是一颗射向敌方阵地的举行炮弹,上刻有朱德总司令亲手书写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塔身上镶嵌有无数小石子,象征着无数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塔建成时还有诸多中央领导人都留下题词,并刻有设计者钱壮飞的名字。整座纪念塔象征着中国工农红军烈士们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钱壮飞还受中央委托,为牺牲的红军将士黄公略、赵博生设计了“公略亭”和“博生堡”。公略亭乍一看只是一座玲珑秀丽的亭子,钱壮飞特别在亭子朝南一角的地面,栽种了两颗长青的柏树,使三角亭构成一个端庄的“公”字,不仅起到了纪念黄公略烈士的作用,也象征着革命事业。此外,1934年,中央为荣立战功的将士所颁发的“红星奖章”也是由钱壮飞设计的,如今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珍品。
人物关系
主要影响
钱壮飞驻守南京“正元实业社”期间,向党中央及时传递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和第二次“围剿”的重要情报,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作出了贡献。1931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负责保卫工作的第三科科长顾顺章被捕,随即叛变,钱壮飞及时将情报传递出去,冒死挽救了党中央。
人物评价
毛泽东曾称赞说:“李克农、钱壮飞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们,当时许多中央同志包括恩来同志都不在了。”
周恩来总理也多次提道:“如果没有钱壮飞,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在了。”
江泽民同志也曾说:“像钱壮飞那样打入敌人内部的共产党员,他们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万死不辞啊!他们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一页。钱壮飞等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的同志还多次在危急关头掩护了党的组织和同志,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钱壮飞的女儿钱蓁蓁在回忆中表示:父亲钱壮飞平时在家里沉默寡言,一脸严肃,除了和朋友交谈,很少和孩子们说话,对儿女很少表露感情,只看到他偶尔抱一下刚满周岁的小儿子钱一平,不一会儿就放下做他的工作去了。
钱壮飞的妻弟张家昽在在回忆中描述钱壮飞:钱壮飞有着高高的个子,长长的面孔,经常穿西装,打黑色领结,戴一副金丝边近视眼镜,清秀健壮,不爱讲话和嬉笑,态度沉默严谨。
钱壮飞在国民党的上司徐恩曾在他的回忆录里表示:一直认为钱壮飞是一个工作勤奋、忠诚、有能力的年轻人。他从不多说话,也从不打听他工作范围以外的事情,熟练地执行我的命令。我确实怀疑,这样一个模范职员会是共产党的特务。
《钱壮飞传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传记卷》的作者杨敏瑞评价:钱壮飞在三人情报小组中,入敌最深、职务最高、接密条件最好。他在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的严峻形势中,以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坚持战斗在国民党反动派严密统治的上海市和南京,大胆运用革命的两面政策深入虎穴龙潭,易面事敌,巧妙周旋,牢牢占据有利战斗位置,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人物争议
牺牲之谜
关于钱壮飞牺牲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存在不同的说法。
一说认为是骑马坠江,据金沙县群众回忆称,他们曾在国民党军空袭时看见有中国工农红军身骑白马坠入乌江渡口,而这位红军的体貌特征与钱壮飞极为相似。二是在国民党轰炸时,为掩护战友被击中牺牲。
三说是和部队失去联系后,遭反动民团杀害。这个说法又有两个版本。如金沙县民众称这位红军被当地恶霸黎丛山夺取财物后被杀害;息烽县党史部门则认为,钱壮飞渡过乌江后牺牲于息烽县流长镇宋家寨旁的没良坑,是被国民党流长乡乡长宋子贞秘密杀害的。
1986年,中共金沙县党史办成立专项调查组,通过深入群众,反复调查与核实后,最终查明,钱壮飞是在1935年4月被黎丛山推入堰田岩下身亡。
后世纪念
陵园
钱壮飞牺牲后,当地群众将其就地埋葬。20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用棺木装殓钱壮飞骸骨,迁葬于海拔500米的金沙县后山乡张家垭口,之后又为其建立了一处占地80平方米的墓冢,墓呈圆形石围土封,冢前置三层台式墓碑,高达2.33米。2005年,在国家支持下,钱壮飞陵墓得到进一步修缮,建成钱壮飞烈士陵园,分为钱壮飞烈士墓区和事迹陈列室、雕塑区两部分。之后,成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和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碑
贵州当地相关部门还另外在沙土镇东隅石观音山峰,建有占地约200平方米、钢骨水泥结构的“钱壮飞烈士纪念碑”,并在碑身南北两面的大理石上刻有“钱壮飞烈士生平”及缅怀诗词。
钱壮飞纪念馆
钱壮飞纪念馆位于湖州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主楼二层中,总展陈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展厅以钱壮飞烈士的革命人生历程为主线,以所处的各个历史阶段划分为八个部分,陈列相关资料达1000余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景再现了钱壮飞的一生。
参考资料
谍报人生 浩气长存——追寻钱壮飞的长征足迹.人民网.2024-04-15
全国"双百"评选活动组委会公布"双百"获评名单.中国政府网.2023-11-06
一百堂党史课 | 钱壮飞: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4-04-21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谍战传奇钱壮飞:深入敌营情报中枢 冒死挽救党中央.新华网.2024-04-21
全国规模最大的钱壮飞纪念馆基本建成.湖州市民政局.2023-11-06
钱壮飞纪念馆!湖州唯一!.湖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