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豆角的另一种,大的叫猪耳朵,小点的叫猫耳朵;北京,吉林省等地叫猪耳朵豆角。也叫梅豆,“迷豆子”(谐音)。辽宁省叫气(泣)豆。可食用,适合切丝和肉丝一起。
【异名】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扁豆、蛾眉豆(《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爬豆(《江苏植药志》),南豆(《陆川本草》),青刀豆、豆蓉(《四川中药志》),藤豆(《中国药植图鉴》)。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广卵形,侧生小叶斜菱状广卵形,长6—10厘米,宽4.5—10.5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两面沿叶脉处有白色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2—4朵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尊上部2齿几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红色,旗瓣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子房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顶端有白色毛。荚果扁,镰刀形或半椭圆形,长5—7厘米;种子3—5颗,扁,长圆形,白色或紫黑色。花果期7—9月。
食用价值
猪耳朵豆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质,能使人头脑宁静。还可以起到调理消化系统,消除胸膈胀满的作用。可用于防治急性肠胃炎和呕吐腹泻。有解渴健脾、补肾止泄、益气生津的功效。
患有瘙痒症、急性肠炎者非常适合食用猪耳朵豆角。同时,也适宜食欲不振者食用。而经常腹胀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猪耳朵豆角。
选购方法
在选购猪耳朵豆角时应注意,质量好的豆角,豆荚果呈翠绿色、饱满,豆粒呈青白色或红棕色,有光泽,鲜嫩清香。而那些有裂口、皮皱的、条过细无子的、表皮有虫痕的猪耳朵豆角豆角不宜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