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
泰山石(英文名称:Mount Tai stone)为一种观赏石,因产于中国山东省泰山地区而得名。泰山地区是中国古老的太古代变质岩系出露地区之一,主要是一片麻岩、片岩及复杂的变质岩类。其质地坚硬,形态为自然块体,呈次棱角形、浑园形,多见不规则卵形,以显示图纹为主。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泰山石颜色单一,灰白地子上常有星点般角闪石,体型巨大,常用于园林、楼前置石。
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镇宅等传说,取稳如泰山,石来运转之意,泰山石已成为一种风水石。
主要特征
泰山石为泰山岩群变质岩。质地坚硬细密,结晶体分布均匀,有的结晶颗粒较粗,阳光下可见均匀结晶体,往往光润度较低;形态为自然块体,呈次棱角形、浑园形,多见不规则卵形,以显示图纹为主。在灰白、灰黑、灰绿、浅江、黛青、黄、褐、黑等颜色的石面上,交织着各种各样的白色纹理,或凸或凹,构成高山流瀑、古木枯枝、飞禽走兽、风流人物等图案。色调多以黑白为主,有水墨画的清高淡雅,有的还嵌入红或黄色的纹饰。
由于泰山地质构造特殊,使得泰山奇石体量较全,具备巨大、大、中、小、微型五个等级。其巨大、大型奇石,以景观石为主;中、小型泰山奇石,以卵石为主;微型泰山奇石,以文字石为主。体量如此齐全,用途也就更加广泛,中国一向有“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之说,泰山石既适用于园林装饰,也适用于室内珍藏。
形成原因
泰山石为斜长片麻岩、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及细粒角闪石岩等,形成于二十多亿年前。其图纹有的是由于晚期浅色矿物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等充填于不规则的原生裂隙中结晶而成;有的是由于地质原因,被重熔的斜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岩汁,上升充填在浅部岩石的裂隙中,形成各种网状、枝叉状、条带状、团块状等脉体。在地壳变动中,这些变质岩渐露地表,裸露地表者,受风吹、雨淋、日晒等风化作用,表层逐渐破裂、分解,形成大小不等的孤立块体,并崩落、滚入沟谷河道,经流水冲刷和砂石磨砺而成为奇石。
分布区域
泰山石在中国泰安市泰山主峰周围山区的东溪、西溪、东麓麻塔、下港峡谷以及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都有分布,花岗卵石多产于泰山东部下港河、西部桃花峪彩带溪梳洗河的河底和河床等处,因山洪冲击,多呈卵圆形。中国济南历城、长清区所产的黑白花卵石,也归入泰山石一类。泰山石中的佳品,多数来自于水冲石。
种类
已发现的泰山奇石二十余种,从狭意上讲,泰山石主要指泰山卵石,其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最具代表性。此外,比较有名气的石种,还有泰山景观石、泰山碧玉、泰山墨玉、泰山泰黄石、泰山三叶虫化石、泰山花岗石、泰山金钱石、泰山鸡血石、泰山龟纹石等。
泰山卵石
泰山卵石是珍贵的天然艺术品。泰山山脉方圆几百里,润谷错落,河流纵横,盛产质朴可爱的鹅卵石。尤以泰安市、长清区、济南市等地最著名。这些卵石,原来是一块块多棱多角的乱石,经过千万年的浪打波击、洗磨浸染、混合岩化作用的天然艺术加工,形成了今天如此这般的石玩。泰山卵石多为黑底,并呈现白、褐、红色不等的花纹。其特点是画面清晰、粗扩凝重、古朴典雅、变幻无穷。
泰山鸡血石
现仅存稀有泰山鸡血石产在泰山东麓的“李子峪”,在崇山峻岭深处的陡峭悬崖上,错落地交织着石缝窄穴。泰山鸡血石处于有各类微量金属矿物质所氧化的特殊地带上,伴生着石英等岩石和不知名的晶体,呈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泰山鸡血石的各种颜色与中国阴阳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放在不同方位有不同的玉貔貅和呈祥之功。泰山鸡血石有单色石和多色石,原石很不规则,各色石头层层挤压在一起,形成各种奇特的造型。泰山鸡血石存量极少,极难采集。
泰山曲线石
曲线石是泰山石中最先被发现的品种,好的曲线石是青石白细丝,几近绝迹了。之前由于市场低迷,曲线石卖的也比较便宜,价格大约是300-600元不等。现在是有价无物,像之前那样的石头很少见了,几乎绝迹。
泰山金钱石
金钱石,就是石头上有大量的古钱币,不过这种石头大多要经过加工才能有美感,市场经济激起了大家对金钱的迷恋,也促使金钱石的价格一路走高。这几年金钱石也几乎绝迹了。有好多藏家也是待价而沽。
泰山雪花石
雪花石分大雪花和小雪花两种,大雪花通常要经过加工才能有美感,小雪花则不然。大雪花的题材一般是梅花等类似题材。好多藏家收藏雪花石,是出于给梅兰竹菊使君子配对用。
历史
泰山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杂岩之一。泰山醉心石拥有独一无二的奇石构造现象;泰山燕子石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三叶虫化石,被称为世界化石奇珍。泰山后石坞为第四纪冰川石、馒头山寒武纪地层石等,历来被世界地质科学界瞩目。
泰山石文化历史悠久。《诗经.鲁颂》中歌道:“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春秋时代齐国名相晏婴第一个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他说,要办好国家的事情,需要许多像泰山石一样高尚坚韧的人辅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用“人固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歌颂视死如归的精神。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则用“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表达对伟大人格的崇敬。李白写泰山极顶的奇石:“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中国几乎所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都对泰山石有过描述。
泰山石的观赏收藏历史久远。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遗址出土文物中,就有了石珠项链、松绿石、玉石饰物,关于泰山观赏石的记载,在《山海经》《魏书》《池北偶谈》《西清砚谱》等典籍中都有描述。明代万历年间编写的《素园石谱》中录入泰山奇石二枚,其中一枚为秋泉真人所藏,元代赵孟頫配图咏道:“奥从混沌元气判,自然凝结非琢磨,人间奇物不易得,一见大呼争摩娑。”足见此石之奇美。
品质鉴定
色泽与纹理
从地质学上讲,泰山石形成的年代是16亿年到29亿年。石与石之间形成的时间有13亿年的跨度。所以说,泰山周围每一条溪流中的石头,它的石质、纹理和颜色都有较大的差异,而河北石形成的年代相对较晚,时间跨度也小,所以,无论是纹理和颜色,都比较接近。
泰山石的底色变化较大,有的黑,有的白;有的深,有的浅;有的色泽比较均匀,而有的则透出斑斑驳驳的白点子;有的颗粒较粗,而有的则较细腻。也就是说,泰山石与泰山石之间的色泽变化较大。
从纹理上来看,泰山石与河北石有很大的区别。泰山石有的石筋很粗,而有的石筋又很细;有的白皮将整个石头都包裹起来,只露出一点黑色的图案;有的在整个石头上遍布“雪花”;有的则满是竹叶。总之,粗犷而又厚重的感觉比较明显。而河北石和河南石的纹理则大多比较琐碎,是比较秀雅的山水纹。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纹理变化相对较小,也很少有像泰山石那样会出现象形的人物、动物、植物或文字等。纹理和颜色都没有太多的变化。
泰山石纹理的颜色虽然同河北石一样,都是以乳白色为主。但是,土黄色的纹理也占有很大的部分,这种色泽的泰山石,在喷水之后,就显得清新绚丽。而河北石中像这种带有“金”色包浆的石头却较为罕见。此外,泰山石中还有少量红纹的,这在河北石中也是没有的。所有泰山石在喷水之后,都比河北石好看。尤其是红纹和黄纹以及“墨纹”的泰山石。上过水后的感觉就更加漂亮。所以就有人用“保湿”的办法,来留住这种美丽。
是否是切底的石头
一般只要是在上座时切了底的石头,基本就可以断定为河北石。这是因为,河北石便宜,也没那么稀罕,上座前绝大多数都要修整一下,把多余的不顺眼的地方去掉,先整出一个较好的石形,尤其是要把凹凸不平的底部锯平。所以说,河北石绝大多数都是切底的,而且也不使用好座子。而泰山石在当地人的眼中比较“金贵”,一般舍不得乱切乱砸。再就是凡玩泰山石的内行,最起码的要求是“原石”,而切割过的石头,自然就不值钱了。所以,一般都不敢轻举妄动。这种鉴别方法虽然也不是绝对的,但是却是一种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
石头的颗粒
一般泰山石的颗粒比河北石相对要粗一些。尤其是灰黑色石质中有一种角闪石片麻岩的成份,只要在比较强的光线之下,就可见有无数熠闪光的亮点。而河北石中这种熠熠闪光的亮点则比较细碎,并不明显。此外,天然并带有原皮的泰山石只要用水一喷,给人的感觉是更清新更绚丽,吸水性也差。而河北石,尤其是用汽割枪烧烤过的河北石,上了水的色泽变化却并不明显,而且吸水性强,干燥缓慢。
民俗文化
泰山石敢当习俗
天下奇石数不尽,唯有“泰山石敢当”。 泰山流传着一个众人皆知的民间故事:泰山脚下有勇士,姓石名敢当,武功高强,勇于为百姓出头除妖。久而久之,山中百姓便把他的名字刻在石头上,立于宅院中,作为镇宅之宝,以求玉貔貅驱鬼,出入平安。2006年,泰山石敢当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山石敢当风俗还波及至东南亚华人中间,日本京都民族博物馆就收藏有冲绳县出土的泰山石敢当制石。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主要有秦泰山刻石、泰山石阙(无字碑)、唐摩崖、“江山多娇”题刻 等。其中秦泰山刻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 年),已被破坏,仅留下10残字,真伪未有定论。泰山石阙(泰山无字碑) 在泰山极顶玉皇庙山门前8米处,因通体无字,又被称为泰山无字碑。泰山无字碑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为花岗石岩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高 495cm,左右二侧面上宽69.3cm,下宽83.2cm。一说是秦始皇封禅坛上北边的石阙,一说是刘彻所立。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九月,为李隆基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所制。摩崖高1320cm,宽530cm。现存铭文1008字(包括标题“纪泰山铭”和“御制御书”),字径25cm,隶书。额高395cm,题“纪泰山铭”,2行4字,字径56cm,隶书。铭文为唐玄宗李隆基撰书。“江山多娇”题刻 位于云步桥南。摩崖高120cm,宽315cm,字径62×70cm,是泰安市文物风景管理局于1983年据毛泽东手迹刻制,字体为草书体。
泰山女神
泰山乃碧霞元君成仙之地,聚天地之灵气,泰山神一向被民间信奉为消灾祈福,送子升官祈运之灵验之神。秦皇汉武封禅泰山,对“状博平,圆九尺”的立石顶礼膜拜,以求保佑社稷长治久安,国富民强。泰山香火鼎盛,朝拜者络绎不绝,成就了“东岳神山”的盛名。
相关文化
千百年来,“稳如泰山”“重如泰山”“安如泰山”“泰山北斗”等典故词谚广泛流传,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内容。泰山石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安邦定国的基础,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深入人心。国家、商家、村落、家庭都将泰山石作为庇护石,人们深信泰山石可镇灾厌殃,保佑平安。“石来运通”“石来运转”是世人供奉膜拜泰山石以求仕途、生意等事业顺旺发达。
保护
2000年10月26日,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就通过了《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其中第12条第2款规定:严禁在泰山风景名胜区内从事开山、采石、挖土、取沙、殡葬活动。为加强泰山石保护,规范石头交易场所,泰安市又分别于2004年、2006年、2009年、2011年、2017年开展了5次综合整治行动。
2006年,泰安市发起了对泰山石的第二次治理行动,将禁采的范围扩大到泰山风景保护区、下港保护区和徕山保护区,这就是业内所说的“封石令”。但直到2013年,还有人在违法私采。2013年17日上午,泰山区省庄镇小津口村村北有人违法开采泰山石,被当场查获挖掘机一部、吊车一部、运输车一部,查封采石生产线,并缴获3块重达40吨的大型泰山石。
2017年,为彻底整治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摆乱放等突出问题,泰安市相关部门出动大型施工机械8000多台次,将桃花峪、大津口、黄前、下港片区16831块大型奇石彻底清运。同时也破获了赵某某、张某、王某某、邹某某非法采矿案等4起案件,刑事拘留3人,上网追逃2人,判处有期徒刑1人。
2019年10月8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自然资源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支持泰安市并在全省开展泰山石保护及交易市场整治行动方案》,决定聚焦泰山石开采和交易,以泰安、济南、济宁、临沂等环泰山区域为重点,集中开展2个月的泰山石保护及交易市场整治行动,着力加强泰山石保护,强化经营交易、运输物流等环节整治和监管。
参考资料
泰山石.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3
泰山石为什么受到广泛喜爱?带你了解泰山石前世今生.今日头条.2023-10-29
【画说泰山】你所不知道的泰山石.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3
晋鲁文化之山东特产篇:泰山石.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3
泰山石敢当习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2
石阙、碑碣、摩崖碑.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23-06-02
题记、题名石刻.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23-06-04
十年七条禁令,还是有人偷偷买卖泰山石!咋回事?.山东频道凤凰网.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