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路支斯坦
俾路支斯坦,又名俾路支地区,地处西南亚的伊朗高原和南亚的部分区域,以俾路支人作为主体民族而得名。
俾路支地区因其特殊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成为南北征战的重要通道,导致统治者更迭频繁,尽管曾出现短暂独立政权,但未能形成稳定的民族政权,长期处于归属模糊状态。英帝国主义入侵南亚后,俾路支斯坦东部被其征服,西部和北部则分别寻求波斯帝国和阿富汗王国的保护,后成为伊朗和阿富汗领土。东俾路支被英国吞并后成为英属印度一部分,后随印巴分治独立,最终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省,面积达到34.7万平方公里。
基本介绍
俾路支斯坦包括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伊朗俾路支地区(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和阿富汗南部的俾路支地区,该地区多山、地势崎岖。位于巴基斯坦境内部分夏季炎热,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南部为荒漠莫克兰(Makran)。
俾路支为南亚-西亚一个荒漠气候(英语:arid)及地势崎岖的多山地区。地处西南亚和南亚的伊朗高原,因居于此地的伊朗人种(英语:Iranian peoples)一支“俾路支人”而得名。俾路支地区包括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伊朗俾路支地区(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和阿富汗南部的俾路支地区(包括尼姆鲁兹省、赫尔曼德省及坎大哈省)。该地区以北是阿富汗的普什图尼斯坦、东方是信德省及旁遮普地区、西方是伊朗的波斯地区。南部为荒漠莫克兰,面向阿拉伯海及阿曼湾。在巴基斯坦境内部分夏季炎热,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的地区。
俾路支斯坦在国家行政上为三个国家所分治: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伊朗。当中无论按面积或人口计算,最大的部分是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亦是该国最大的省份。在整个巴基斯坦,俾路支人占约690万人口。在伊朗,俾路支人有约200万人口,而该国东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人口绝大多数都是俾路支人。在阿富汗的俾路支斯坦地区包括有尼姆鲁兹省的Chahar。
参考资料
尤金少将:“俾路支解放军”的历史及现状.百家号.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