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有云,男,1954年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永修县三溪桥镇黄岭村太阳山教学点教师,小学高级。从1974年至今,他已默默坚守山村教学点36年。一人一校,任教四个年级所有科目,坚持走30里山路到教学点给学生上课,不仅路上要照顾好同行的学生,中午还要为在校吃饭的学生热饭。为了能让每个孩子读上书,经常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帮助贫困学生。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金圣杯”江西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人物事迹

他任教之初,教学点仅仅有12个学生。为了不让贫困的学生辍学,他苦口婆心地做着家长们的工作。村民余复道有个女儿,因为家里困难,到了入学年龄,迟迟没有送来读书。女孩子只好缩在窗子边听别的孩子读书。他连夜找到余家。余复道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儿长大还不是别人家的人,不读也罢。”找到了事情的症结,邹老师连忙趁热打铁:“小余啊,男孩女孩都是宝,关键要看读书好。你就忍心让女儿跟你一样吃尽没有文化的苦头吗?这样吧,如果是钱的问题,这好说,我给你垫上,你明天就送女儿来读书吧!”他每学期都为交不起书杂费的学生垫付钱款,至今仍有800多元书杂费还收不回来。经过他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后来3个自然村的适龄儿童全部入了学,学生一下猛增到40多名。他一人一校,既是老师,又是管理员;既像保姆,又是炊事员,还是维修工。村小的教师,大都要教一个年级的课程,而他却要教四个年级的全部课程。

他思来想去,决定说服当过代课老师的妻子来帮助自己打点学校事务,照顾学生饮食,并兼任部分课程。但话刚出口,妻子就不肯了,丢下家中一大摊子事去教书是多么难啊,何况从事山区教育工作的辛苦,她是最清楚不过的,再说邹老师有不少同学还纷纷离开山区呢。这几年自己一心打点家务下来,家中的光景好了不少,她一时怎么把也想不通。他反复劝说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妻子为孩子们着想,妻子终于被他说服了,欣然接受了他的要求。2003年4月1日晚上9点多钟,在上厕所的路上,他突然感到头晕,一下子栽倒在地,昏迷过去。过了很久,他才苏醒过来,用手一摸,看见满手是血,这才知道自己摔倒时把左眼梢磕破了一个大口子。第二天,妻子非要他到山外医院去缝合伤口,但他想到不能耽误教学,就坚决不去医院,只是草草包扎一下就仍然到学校上课。

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走出大山继续深造时能与山外的学校“接轨”,他按上级要求开足了所有的课程,即使是在母亲去世、自己悲痛欲绝的日子里仍然坚持给学生上音乐课。在教学中,邹有云孜孜不倦地学习教育理论,积极钻研教材,努力探索复式教学的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县教育局曾组织全县复式教学教师到太阳山教学点参观并听他上示范课。暑假期间,县教研室邀请他到全县复式教学培训班上给学员介绍教学经验。历年来,他所任教的学科成绩年年排列全镇前茅,从太阳山教学点来到山外学校继续就读的学生中大部分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好评。

人物成就

邹有云1997年被评为九江市“农村复式教学先进教师”。2004年9月获得“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2004年9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4年9月10胡锦涛总书记接见邹有云老师。2005年1月荣获“金圣杯”江西省十大年度人物;2005年5月获“九江市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9月荣获“第六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奖。2007年8月2日,邹有云老师应邀参加了由中组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教师暑期北戴河海军疗养院;2007年8月31日应邀参加了由中央组织的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接见;2009年应邀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观礼。永修县教育局于2005年任命他为三溪桥中心小学副校长。但他仍然定心在太阳山教学点任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