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洁夫人

白洁夫人

白洁夫人,生卒年不详,唐开元年间人。早年嫁给邓赕诏诏主为妻。

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诏,白洁夫人早就看穿皮罗阁的野心,劝丈夫不要去,但迫于祭祖和南诏的威力,邓赕诏诏主不得不去。五诏首领进入松明楼后,皮罗阁寻机放火焚烧了松明楼,五诏首领全都葬身火海。白洁夫人用十指挖出丈夫的遗体,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士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投海而死。

千百年来,云南边地民众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伟大女性。每逢节庆,人们竖火把、染指甲,以各种各样富的形式缅怀追念;并赋予其诸多神秘元素,使之成为众口传说的神灵,最终形成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

人物生平

劝阻夫君

相传在唐朝,今天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区六诏(六个少数民族部落联盟)之一的南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诏,六月二十四日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然后纵火将他们烧死。洱海北部的邓赕诏诏主的妻子——白洁夫人早就看穿皮罗阁的野心,劝丈夫不要去,但迫于祭祖和南诏的威力,邓赕诏诏主不得不去。白洁夫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将一只铁钏带在了丈夫的手上。五诏首领进入松明楼后,皮罗阁寻机放火焚烧了松明楼,五诏首领全都葬身火海。

与蒙舍诏对抗

白洁夫人骑马奔去,在火后的废墟中用手为锄,十指挖得鲜血淋淋,最终根据铁钏认出了丈夫的遗体。皮逻阁见白洁夫人貌美聪慧,逼她为妾,白洁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士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投海而死。

相关传说

白族火把节的来源

白洁夫人率众与围城的士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投海而死。为了纪念白洁夫人,男人们要在村里竖起高大的火把,以颂扬白洁夫人的坚贞和不屈

凤仙花染指甲

白洁夫人在火后的废墟中用手为锄,十指挖得鲜血淋淋,根据铁钏认出了丈夫的遗体。在每年的六月二十五妇女们都要用金凤花根把十指指甲染成红色来纪念白洁夫人

民间形象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白洁夫人的形象在不断衍变升华。白洁夫人的形象在传说故事、节庆习俗、本主信仰中有不同的认知。白洁夫人身上的美丽善良、忠贞节烈成为了后代甚至是妇女们的学习榜样.白洁夫人的形象具有美丽善良、忠贞烈节、家庭和睦、人丁兴旺;祈福纳祥、平安顺遂的文化内涵。

人物影响

千百年来,云南省边地民众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伟大女性。在洱海之源的邓赕诏遗址德源山,建有白洁圣妃庙;在洱源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至今留有“火把节”“耍海节”等多种节庆,每逢节庆,人们竖火把、染指甲、赛龙舟、赶莲池会,以各种各样富有地域和民俗特点的形式缅怀追念;并赋予其诸多神秘元素,使之成为众口传说的神灵,最终形成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白洁圣妃庙位于洱源县德源城遗址。整个建筑青瓦白墙,红柱朱门,饰以白族雕刻、彩绘,气势恢宏,耸立于森森香柏和古老榕树之中。

白洁圣妃庙的由来与大理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着的“火烧松明楼”的传奇故事紧密相连。此故事,《南诏野史》作了简练的记述:“(南诏皮罗阁)赂剑南节度王昱,求合六诏为一。朝命许之,使人谕五诏:‘六月二十四日,祭祖不到者罪。’建松明大楼,敬祖于上。至期五诏至,惟宁北妃止夫行,夫不听。妃以铁镯穿夫手而别。二十五日,五诏登楼祭祖,享食生。至晚醉,阁独下楼,焚钱发火,兵围。火起,五诏死。报焚钱失火烧死,请各妃收骨。各妃至,难辨,惟宁北妃因铁镯得夫骨。至今,滇人以为火节。王灭五诏,取各诏宫人。妃美,遣兵取之。妃曰:‘誓不二夫。’即自死。”千百年来,白族人民为了纪念智慧与敢于直面强权的贤淑而坚贞的白洁夫人,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的火把节举行祭祀活动。妇女们用凤仙花根捣烂包手染红指甲,即是对宁北妃(白洁夫人)以手拨土寻夫时血染指甲的怀念。

人物评价

对于洱源邓川的人们来说,提起邓川德源山上的白洁夫人祠大多都有所耳闻,说起白洁夫人那美丽动人的故事,谁也记不清故事原本是什么样子了,虽然讲的都不太一样,但人人都能接过话题把故事讲下去。这故事已流传了千余年,故事中白洁夫人的美丽与善良、智慧与忠贞早已深深烙在了白族人民的心里。(大理白族自治州作协会 杨胜评)

参考资料

【白族节庆——火把节】火把节的前世与今生.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9

北雁:荡气回肠的边地女性鸿篇 ——长篇历史小说《白洁夫人》读后.中国作家网.2023-08-08

..2023-08-08

中国文化报:《白洁圣妃》为了民族的和睦.搜狐娱乐.2023-08-08

云南省京剧院上演京剧《白洁圣妃》 .中国戏剧网.2023-08-08

白洁圣妃庙.大理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8-08

..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