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极司菲尔路76号

极司菲尔路76号

极司非尔路76 号(现万航渡路435号),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工作总指挥部”。

因其所在地为上海市沪西越界筑路地段的极司非尔路76 号,又被称为“76 号”,是汪精卫政权奉日军命令设置于上海市的特工总部。76号主要的打击目标有四类,第一是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第二是中国国民党中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特务,第三类是租界里的行政人员;第四类是重庆国民临时政府在租界的金融从业人员。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76号”也随之彻底覆灭。

机构由来

1939年7月,汪精卫开始在上海进行建立伪政权的罪恶活动,日本侵略者为了增强汪精卫的实力,将李士群一伙“拨”给了汪精卫。此时,由于人员持续增加,忆定盘路95弄10号更显局促。于是,李士群他们又搬进了位于极司菲尔路76号的一栋花园洋房内。

76号的花园洋房,规模颇大,原是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安徽省主席陈调元的别墅。李士群一伙搬入76号时,汪伪政权还没有正式建立,为了称呼方便,就以门牌号命名。

1939年8月底,汪伪在上海召开“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76号被冠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的名称,周佛海任特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丁默邨任副主任委员,李士群任秘书长。委员会主管所有特务情报机构,协调各情治单位的活动和有关经费预算、后勤保障等工作,有直属的武装特务大队,负责保卫委员会机关、周佛海及官邸和其余汪政府要员。在汪精卫定都南京,建立伪政权后,汪伪特工总部依旧被称为“76号”。

组织结构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驻位于沪西极司菲尔路北76号,即今万航渡路435号。丁默为特工总部主任,李士群、唐惠民为副主任。特工总部下设主任秘书、秘书、外事秘书、会计主任以及总务科、交际科、警卫大队、三支行动大队、租界警卫队、直属行动队、招待所、看守所、警官训练班等。又增加第一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啸天、第二委员会主任委员顾继武和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士群(兼)。至民国二十八年四月底,又调整为四厅,分别由王天木、林之江、何天风、苏成德任厅长。

总部内还驻有一支由涩谷准尉统领的日本宪兵分队,职责就是监视76号。76号每采取大的行动,不但要事先知会日本情治机关,还要在日本派员督导下方能实施。

汪政权正式成立后,特工总部组织改为八处四室:第一处主要负责对付军统,处长万里浪;第二处对付中统,其中附设CP股对付中共和新四军,处长胡均鹤;第三处对付忠义救国军,处长张劲庐;第四处对付租界,处长潘达;机要处分管人事、文书、档案、收发等,处长傅也文;总务处分管事务、财务、会计,处长叶耀先;电务处分管电台及电报收发,处长晋辉;情报处分管情报的搜集、编审、指导,处长唐克明;督察室主任裘君牧、专员室主任沈信一、审讯室主任张炳扬、化验室主任姚任年。

此外,还有修械所、看守所、招待所以及警官训练班、警犬训练班、女特务训练班等附属机构。随着机构扩大,76号的行动实力也增强。一支为行动总队,总队长林之江,下辖六支行动大队;另一支为警卫总队,总队长吴四宝,亦下辖六支大队。

而后李士群的势力极度膨胀,分别在江苏省浙江省等地,设立了8个区级特务机构,手下特务最多时达到20万人,遍布沦陷区。

打击目标

汪伪76号暗杀和策反的人有四类,第一是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第二是中国国民党中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特务,第三类是租界里的行政人员;第四类是重庆国民临时政府在租界的金融从业人员。   

76号奉日本主子之命,打、砸过许多家报馆。《大美晚报》总编辑张似旭、经理李骏英、副刊编辑朱惜公,时任设在租界内的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郁华(文学家郁达夫的哥哥),大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的徐阿梅等,都遭“76号”特务绑架杀害。国民党派往沦陷区执行任务的特工人员,也有一些死于“76号”特务之手。“76号”还曾派出大批特务乘夜进入法租界,将中国国民党政府掌握的中国农民银行20多位职员集体屠杀。 “76号”下属的各“行动大队”中,都有一条共通的规定:枪杀一人即发给500元的“喜金”,进一步刺激了汉奸特务们的杀人欲。

机构覆灭

 由于内部矛盾和与日本人的冲突,到了抗战末期,很多汉奸纷纷为自己寻找退路,其中就包括76号的主任丁默邨和汪伪财政部长周佛海。这时重庆国民政府也想考验他们,因此,戴笠就让周佛海和丁默邨想办法除掉李士群。因为两人与李士群有矛盾,从而答应了戴笠,设下计谋,使得李士群被日本宪兵队的特高课长冈村少佐用毒药毒死。李士群死后,“76号”马上被改组。汪伪的特工总部被撤销,另立政治保卫局,下设第一局和第二局。第一局虽仍驻“76号”原址,但权势却大不如前。

1944年11月,赴日本治病的汪精卫死于日本,“76号”再降为第一局下属的上海分局,萎缩瓦解之相已经显现。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76号”也随之彻底覆灭。曾在“76号”作恶的汉奸特务头子丁默邨,于1947年被枪决。

汪精卫

汪兆铭(1883年05月04日-1944年11月10日),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曾谋刺清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市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在广州市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志刚参议。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汪精卫叛变后,在上海筹组政权,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委会下设特工总部,驻位于沪西极司菲尔路北76号,即今万航渡路435号。。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市因“骨髓肿”病死。其夫人为华侨陈璧君

李士群

李士群是浙江遂昌人,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早年在上海参与中共地下活动,曾多次被捕,后投靠中国国民党,编辑杂志并从事情报工作。抗战爆发后,他转向日本侵略者效忠。因最初资历尚浅,他特地将自己在“中统”的顶头上司丁默邨挖来。名义上,丁默邨是汪伪特工总部的主任,但实权操在副主任李士群手里。

李士群主导下的76号魔窟,在残杀共产党人、抗日志士的同时,和国民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特务展开对攻,并且稳稳占据上风,李士群也因此步步高升。手握生杀大权的李士群,权力欲得到极大满足。

李士群双手沾满鲜血,为汪伪政权立下大功,汪精卫投桃报李,将早就成为傀儡的丁默邨正式调走,任命李士群为特工总部主任,不久又命他接替周佛海任警政部长。李士群的势力极度膨胀,分别在江苏省浙江省等地,设立了8个区级特务机构,手下特务最多时达到20万人,遍布沦陷区。

1943年9月,日本人不满李士群势大,由宪兵司令部出面宴请李士群,并在饭中下毒。三天后李士群死在家中。李士群死后,“76号”也随之覆灭。

相关建筑

极司菲尔路76号原是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安徽省主席陈调元的别墅,与东邻的74号、马路对面75号,均为当年外国人向道台衙门购买土地修建的花园洋房,挂的是公共租界的蓝底白字门牌,沦陷前为安徽省主席陈调元的住宅,有一座洋楼、一座新式平洋房、一座很大的花园。 

76号正中的高楼是主要建筑物。拾阶而上,中间是穿堂与扶梯,东首是会客室,后面是交际室、贮藏室,贮藏室门外是电话接线间。会客室对面是餐厅,后接会议室,凡参加特工总部的人,大都在这里宣誓。会客室的楼上是丁默邨的寝室兼办公室,丁寝对面是李士群的卧室。

大门为西式。大门明轩的东边建了一座面对极司菲尔路的瞭望台。想进大门的人得有淡蓝色的通行证。二门原为西式,“76号”改为牌楼式。中间为门道,上方为蓝底白字的“天下为公”匾额。左右两间砌有枪眼,架设两挺机关枪,作为警备之用。想进二门的人得有淡红色的通行证。   

二门之内的东边,增建了南北相对的两长条20余间中式平房。南方最西端一间,是警卫大队长吴四宝的办公室。北方最西端一间,是审讯室。其余的是警卫大队驻地,后来成为“76号”各处室的办公地。   

此外还有高洋房,会客室,卧室,关女犯人的小囚室、犯人优待室、看守所等特工进驻后的改造建筑。

如今这里已经变身成为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76号”原主要建筑于1994年学校改建时拆除,建筑的模型及天牢、水牢、地牢等资料存于校内的“76号”旧址史料陈列室。

参考资料

十大汉奸之一,76号幕后“魔头”,去世后选他老婆掌权,日本不满.国家人文历史.2023-08-05

汪伪特工总部南京区为何选址颐和路?配合日宪兵.中国新闻网.2023-08-05

『历历在幕』上海极司菲尔路的“76号魔窟”.西工党建.2023-08-05

旧时沪上极司菲尔路76号 如今上海万航渡路435号.浙江工人日报.2023-08-05

大汉奸汪精卫生平介绍.抗日战争纪念网.2023-08-06

解密“76号魔窟”特工头子李士群死亡之谜(图).中国新闻网.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