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西碱厂乡

西碱厂乡

西碱厂乡是建昌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地理位置位于建昌县西南部,距县府24.5公里。国土面积为79平方公里,根据2017年数据,常住人口为16216人。该乡镇下辖多个村委会,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高粱、谷子和苹果,同时兼有生猪、牛、羊的养殖业。

历史沿革

清代皇太极9年(公元1634年),蒙古族军官“贺少军”率部来此定居驻守边关,当时此地是一片宽敞的碱地,经常在此地射箭操练人马,故称箭场,后演变为西碱厂。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西碱厂乡人民政府。

2003年依据《葫芦岛市调整村级规模方案》,将沈杖子村、大窑沟村、古迹营子村合并,村名大窑沟村。妈达杖子村与西鸽子洞村合并,村名为西鸽子洞村。

自然地理

西碱厂乡地处东经119°13′至120°18′,北纬40°24′至41°06′之间。东依大凌河与喇嘛洞镇相望,南与头道营子乡为邻,西与魏家岭相邻,北与王宝营子乡接壤。大凌河纵贯南部,全乡总面积为79平方公里。

西碱厂乡位于建昌县西部的低山丘陵区,属于北温带亚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该地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8.2℃。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3000小时,无霜期大约为158天。

行政区划

西碱厂乡下辖10个村委会,包括牛角沟村、东大杖子村、什家子村、磨石沟村、碱厂村、妈达杖子村、西鸽子洞村、沈杖子村、大窑沟村、古迹营子村。此外,乡内还有50个自然屯和90个村民小组。

社会事业

自2012年以来全乡的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通讯等服务事业。全乡各项各项工作在市、县综合评比都获得较好的名次。被评为市级文明乡、市林业绿化先进乡、市农建工作先进乡、获县党风廉正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县农建工作“大禹杯”一等奖、财源建设先进乡、计划生育民政工作先进乡等十多项奖项。在基建方面,近年全乡完成了十所小学和一所初中的校舍翻建达标工作。乡政府大楼的新建和信用社、初中、中心小学办公楼、教学楼的落成,给乡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镇建设增加了新的亮点。乡村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及有线电视的推广和程控电话的普及为人们的身心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风景名胜

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

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位于辽宁省建昌县西碱厂乡东大杖子村,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该墓葬群建于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之间,墓地墓葬保存完好,其等级之高、规模之大,在中国东北部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十分罕见。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位于辽宁省建昌县西碱厂乡东大杖子村中部老河道以西的村落中,占地10万余平方米。截至2014年3月,已发现墓葬137座,发掘47座,由于民居地面下未能勘探,推测墓葬总数超过200座。墓地年代上限为战国早中期,下限为战国晚期。同时,在墓区西北部的北山遗址内有窑址、灰坑、灰沟、灶址等遗迹,墓区东部500米处的杜梨树遗址为战国至西汉的窑场。

2012年4月13日,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的发现,证实在秦开却胡之前,燕国势力就已经到达东北。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