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宴
福禄宴是指发生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的历史事件。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正月十九日,在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攻洛阳成功后,福王朱常洵被农民军追踪逮捕并带回城内,李自成命令手下把他绑起来,剥光衣服洗净,然后从后花园里宰杀几头梅花鹿,与福王一起放入一个大锅中煮,称之为“福禄宴”,供给将士们共享。
事件情节
事件背景
河南省本来是一个富庶的地方,但由于连年的灾害和明朝七藩封地的存在,土地高度集中,导致贫困人民生活困难,一些人甚至逃亡或成为盗贼。当李自成进入河南时,他手下只有约一千名士兵,力量薄弱。由于明朝官府的横征暴敛,当地人民无法忍受官府的压榨,纷纷起义反抗。李自成的农民军在几个月内迅速发展壮大到数万人。他们攻克了永宁、偃师区、灵宝市、宝丰县等地,并杀死了明朝宗室万安王和数百名县官员。与此同时,两位“知识分子”宋献策和牛金星加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牛金星是一名被贬的“举人”,宋献策是江湖术士,两人受到了重用。尤其是宋献策,他编造了“十八子主神器”谶语,这让李自成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皇帝。
农民军在河南省进攻的最大目标是朱常洵朱常洵,他是朱翊钧的第三子,由宠妃郑贵妃所生。福王本来差点夺得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明末“三案”,追根溯源,皆与此人及其母郑贵妃有关。明神宗在万历二十九年封弘光帝为王,并为他的婚礼和王府的修建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福王的藩邸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明神宗还赐给他四万多顷的田地。崇祯即位后,福王因为是帝室的尊属,受到了一定的尊重。然而,福王过着奢侈的生活,终日饮酒嫖娼,对于河南连年的旱灾和饥民相食的情况漠不关心,仍然收取高额的赋税。洛阳市的军民们对福王的行为愤怒不已,认为他的王府比皇宫还富裕,朱翊钧耗费天下的财富来供养福王,却让他们空着肚子去打仗,甚至丧命于盗匪之手。当时退隐在家的明朝兵部尚书吕维祺多次劝弘光帝开府库来救济饥民,但福王和他的父亲明神宗一样,贪婪如命,根本不听劝告。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正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攻洛阳。然而,洛阳城坚固,农民军一整天的攻击都没有成功。明朝守城士兵看洛阳终久难保,再加平时因怨生恨,于是绑架了负责守城的王昌,准备投降。总兵王绍禹得知情况后匆忙赶来安抚,但士兵们不听命令,杀死了数名守城的明军士兵,许多人惊恐地堕落城墙。这时,农民军看到这一状况,乘乱攀上城墙,叛变的明军伸出手引梯,洛阳城被攻陷。王胤昌见势不妙,转身逃走,但后来被崇祯帝逮捕并处以凌迟之刑。福王与家人躲到了郊外的迎恩寺。福王的儿子朱由崧放弃了城市逃跑,后来被明朝臣子迎立为南京的皇帝,建立了“弘光政权”。福王没有逃脱的好运,很快被农民军追踪逮捕并带回城内。途中,他遇到被抓的兵部尚书吕维祺。吕尚书激励他说:“名誉重要,王爷不要自辱!”说完后,他从容面对死亡。福王非常胆怯,一见到李自成就跪在地上磕头乞求饶命。
事件经过
李自成看着这个肥胖的王爷哭喊求饶,命令手下把他绑起来,剥光衣服洗净,然后从后花园里宰杀几头梅花鹿,与弘光帝一起放入一个大锅中煮,称之为“福禄宴”,供给将士们共享。农民军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业专家。几个曾经是大厨的士兵听到这个消息后积极参与,用刀轻轻地刮去福王身上的毛发,然后剥去指甲,用药水灌肠排除粪便,彻底清洁了他的内外。最后,他们将他放入大锅中慢慢炖煮。看着他在白色汤汁和调料中翻滚,福王的肥肉和鹿肉一同飞舞,汤水和调料融为一体,最终成为一顿美食。
故事后续
“福禄宴”结束后,李自成下令他的手下搬运福王府中的金银财宝和粮食,并且数千士兵拉着车不间断地进行搬运,持续了数日。此外,他还下令打开粮仓,用粮食赈济饥民。由于这些行动,饥民对李自成非常感激,纷纷加入农民军,进一步增加了李自成的声势。
死因争议
对于福王朱常洵的死因,一种说法是朱常被李自成杀害。根据明朝遗老计六奇所著的《明季北略》记载,朱常洵的死非常悲惨,他被李自成活活煮死。这一事件在《明季北略》的第十七卷《李自成陷河南府》中有所记载。另一种说法是,王体肥,体重超过三百馀(一觔约等于600克),贼人安排了一场酒宴,将王当作(一种主要由豆腐制成的食品),并与鹿肉混合食用,称之为福禄酒。然而,根据《明史》的记载,福王被杀后,两名承奉(负责侍奉的官员)伏在尸体旁边哭泣,贼人将他们摔开。其中一名承奉呼喊道:“王死了,我宁愿死,请求给王一个棺材,使他的骨灰得到安置,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怨恨。”贼人出于义气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提供了一具厚度仅一寸的桐木棺材,用断裂的车辆运载王的遗体。然而,这两种记载之间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的考证来明确事实。
参考资料
《明季北略》· 卷十七 崇祯十四年辛巳.汉程网.2023-08-03
历史.趣历史网.2023-08-02
福王朱常洵到底是怎么死的?.今日头条.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