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阿舒拉节

阿舒拉节

阿舒拉节(英文:Ashura,阿拉伯语:عاشوراء)是伊斯兰教的圣日,在伊斯兰教历正月(穆哈拉姆月Muharram)十日举行。阿舒拉源出希伯来文,意为“第十天”,一般指希吉来历一月十日。相传该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摩西等先知得救的日子。传说这一天安拉创造了人、天堂和火狱等,因此,人们把这一天看做神圣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胡笙·本·阿里因在该日被倭马亚王朝所杀,所以这一天又成为什叶派纪念侯赛因的哀悼日,后来发展为阿舒拉节。

逊尼派在阿舒拉日,遵循穆圣的圣行而在该日斋戒。阿舒拉日是纪念真主之日。在历史上这一天,真主拯救了穆萨和他的民族,脱离古埃及历代法老及其民众对犹太人的迫害。

对什叶派来说,阿舒拉日是哀悼日,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外孙伊玛目-侯赛因而设,他于公元七世纪战死于卡尔巴拉战场上。什叶派在阿舒拉日,用手拍击自己的胸部,或用刀剑击打自身,让血流出,有些地区,则是用铁链击打自身。所有这些活动都伴随着吟诵悼念先知家人的诗词和对伍麦叶族人及一些圣门弟子的咒骂之词。

节日起源

逊尼派

阿舒拉日本是纪念真主之日。在历史上这一天,真主拯救了摩西和他的民族,脱离古埃及历代法老及其民众对犹太人的迫害。穆罕默德先知通过真主的启示获知这一历史事件后,为感谢真主赏赐的恩惠而在这一天封斋,并命令穆斯林也封阿舒拉日的斋,且告诉穆斯林说:封持阿舒拉日的斋戒能够消除一年中所犯的过错。因此,逊尼派在阿舒拉日,遵循穆圣的圣行在该日斋戒,以效法穆圣的逊奈,期盼罪过得以消除。这就是逊尼大众派在阿舒拉日所一直传承的伊斯兰教传统。

什叶派

阿舒拉日又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纪念日,对于什叶派穆斯林来说,阿舒拉节是哀悼日,纪念伊玛目侯赛因及其家人的殉难。

公元680年,伊斯兰历61年,穆罕默德的孙子,第四位正统哈里发阿里的次子,胡笙·本·阿里(hussayn Bin Ali)在政治斗争中拒绝倭马亚王朝新任第二任哈里发耶齐德一世(Yazid I)的效忠要求,随后在库法人(位于今天伊拉克)的邀请之下,前往避难。然而,耶齐德却派出大批部队前往拦截。

当时正值穆哈兰姆月(伊斯兰历禁止暴力的第一个神圣月份)期间,侯赛因连同他的72名亲属同伴,被叶齐德一世派出的三万名部队在卡巴拉(今天伊拉克境内)附近包围,的部队先是阻断水源,最后在阿舒拉(阿拉伯语的第十)日当天,侯赛因完成早上的晨祷之后,以寡击众,被杀死。

时值伊斯兰教历61年1月10日,即阿舒拉日,每年这一天遂成为什叶派纪念胡笙·本·阿里及其家人的哀悼日,又称“阿舒拉节”。

节日习俗

逊尼派

在逊尼派伊斯兰教中,阿舒拉节意义重大,因为上帝通过分开红海来拯救摩西以色列人。许多逊尼派穆斯林在穆哈拉姆月9日和10日选择性禁食来庆祝这一节日,希望使一年的罪孽得到宽恕。

逊尼派穆斯林在这一天禁食庆祝阿舒拉节, 通常逊尼派穆斯林在回历9日和10日斋戒。

什叶派

穆哈拉姆月十日,是世界各地的什叶派穆斯林,纪念穆罕默德的孙子伊玛目侯赛因·本·阿里的忌日。什叶派穆斯林也增加祈祷和崇拜,但在一些社区,对侯赛因之死的纪念才是焦点。有些人在称为“latmiya”或“matam”的仪式中反复敲打自己的胸部或脸部。其他人则按照一种称为“tatbir”的传统,使用鞭子或刀片进行自鞭打,这种行为所带来的身体痛苦,被认为反映了侯赛因被杀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内心痛苦。

什叶派穆斯林捶打自己的胸口。男人们穿的黑色服装代表持续哀悼的状态,红色头带代表伊玛目侯赛因及其家人的鲜血。在什叶派穆斯林传统中,侯赛因是典型的烈士,他的死被视为对穆斯林乌玛或国家的牺牲。据说,放血仪式也象征着杀害伊玛目侯赛因时所流下的无辜鲜血。

对伊玛目侯赛因去世的哀悼从穆哈兰姆伊始开始,并在第10天达到高潮。信徒们聚集在距离卡尔巴拉之战地点约500公里的巴士拉进行集体祈祷,阿舒拉节之前的活动包括游行和激情表演,重现侯赛因之死和战斗本身。

一些社区,比如伊朗伊斯法罕省努沙巴德的这个社区,盛装参加纪念 680 年事件的游行。这次游行是“shabih”重演活动的一部分,在该活动中,伊玛目侯赛因前往卡尔巴拉的旅程被重述。

Ta'zieh(即烈士剧)在伊朗部分地区很流行,被用作讲故事的一种方式。在努沙巴德的这个社区中,两个男人和一个男孩打扮成恶魔和灵魂。在什叶派穆斯林传统中,卡尔巴拉事件被视为善与恶之间的战斗。

伊拉克城市纳杰夫的信徒在纪念卡尔巴拉之战和伊玛目侯赛因逝世的游行中敲鼓。

在努沙巴德,孩子们装扮成天使,在卡尔巴拉战役中接受侯赛因的灵魂。阿舒拉节是伊朗、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巴林塞内加尔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国定假日。

中国回族穆斯林

中国回族伊斯兰教的格迪目派的穆斯林过阿舒拉节。节日这天,用各种豆类熬粥,回民把这种饭叫阿舒拉饭。

传说在远古时期,真主派了一位能言善辩,处事稳重,胸怀坦荡,有能力、有耐性的先知怒哈去劝说崇拜偶像的人。怒哈和颜悦色,千方百计地宣传真主的信条,一部分人被说服接受了他宣传的信条,而另一部分地位较高的人不但不听他的劝说,还讥笑他。怒哈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祈求真主不要在人世间留这些人。真主听了怒哈的话,向他默示,尽快制造方舟,怒哈就到一个偏僻安静的地方自己制造了船,带着那些归信安拉的人登舟,并在世界上各种动物和鸟纲中各选一对载在船上。

怒哈一行刚驶船离岸,天上的水门便大开,飞流直下,地下的泉水喷涌,一时间洪水漫世,那些不信真主的人全都丧命。最后天上的水门渐渐闭合了,大地吸收了洪水,怒哈的方舟落到了朱迪山上。船上的人在山上等了三天三夜,找不到吃的,人们忍不住饥饿,乱喊乱叫。怒哈到山下拣了各种各样的豆子下锅煮着吃,结果几把杂豆煮了一大锅,救了不少人的命,也救了怒哈圣人的命。现在,中国的回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天,仍保留着吃杂豆粥的习俗,回民管它叫忆苦思甜饭

文化影响

在今天阿舒拉的意义与信息,存在某种“普世化”的可能,而不止共享于什叶教徒之间。比如在英国,什叶社群约只有30万人左右,但一间设立於伦敦的慈善组织“谁是胡赛因”(Who is Hussien)试图将卡巴拉之役中的意义、侯赛因牺牲的精神等,排除伊斯兰教神学的部分来传达出去,成为一个来自不同信仰背景所有人也可以参与纪念的活动。在这个组织的三项任务当中,救济贫困、提供食物给饥饿者与捐血,变成了现代什叶教徒表达“牺牲奉献”精神的方式。

从阿拉伯沙漠到德黑兰街道,再到伦敦的公园,卡巴拉之役的精神遗产既可以成为抗议专制统治者的驱动力、也可以转化为民族国家利益服务,还可以提炼成普世的慈善事业。什叶信仰中的阿舒拉日历经千年,在历史中孕育出了多元丰富的样貌。

相关传说

阿舒拉源出希伯来语,意为“第十天”,一般指希吉来历一月十日。相传该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摩西等先知得救的日子。传说这一天安拉创造了人、天堂和火狱等,因此,人们把这一天看做神圣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胡笙·本·阿里因在该日被倭马亚王朝所杀,所以这一天又成为什叶派纪念侯赛因的哀悼日,后来发展为阿舒拉节。

伊斯兰教传说,真主于该日创造天园、火狱和人类(阿丹及其妻夏娃);该日又是十大先知在危难中获救之日:

参考资料

阿舒拉日 - 斋月 - 穆斯林在线(muslimwww).穆斯林在线.2023-08-01

什叶派纪念阿舒拉日的历史渊源 - IslamHouse.com.IslamHouse.com.2023-08-05

阿舒拉:常见问题解答:什么是阿舒拉以及穆斯林如何遵守它? - 印度时报.印度时报.2023-08-01

什么是阿舒拉节? 伊斯兰教圣日的事实和历史.avareurgente.2023-08-01

回族的其他节日.中国广播网.2023-08-03

Muharram 的阿舒拉节 - 什叶派和逊尼派穆斯林的仪式 | IqraSense.com 网站.IqraSense.com.2023-08-05

什叶派穆斯林“血祭”阿舒拉节_半月谈网.半月谈网.2023-08-01

图片中:什叶派穆斯林参加阿舒拉节前夕的回历集会 | 中东之眼.中东之眼.2023-08-05

过节就要“自残”?阿舒拉节、什叶派与现代伊朗|界面新闻 · 文化.界面新闻.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