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自辉是一位研究员,担任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民勤国家野外站)的站长。他在过去三年内领导团队在野外站建设、荒漠生态系统观测研究以及近地面沙尘暴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人物经历

工作经历

杨自辉在民勤国家野外站的工作中,面对资金有限且需求严格的情况,成功购置并完善了包括气象、沙尘暴、地下水等多个方面的观测研究设备。他提出了建立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观测体系的想法,并初步建立了两座观测塔,以评估国家实施的重点治理项目的治理效果。在他的领导下,民勤县荒漠生态系统观测研究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了科技部的评审,达到了优秀的标准,同时民勤国家野外站也顺利通过了财政部和科技部的进一步认定。

科学研究

杨自辉带领的近地面沙尘暴观测研究创新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取得了“近地面0-50m沙尘暴观测系统的建立及民勤沙尘运动规律研究”的重要成果。这项工作首次揭示了民勤地区近地面沙尘暴的空间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并确定了不同防护带对沙尘暴的消减效能。这一成果被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2011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领域

杨自辉目前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荒漠生态环境保护与荒漠植物资源利用上。他正在主持多个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干旱区盐碱地中麻黄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勤县水资源与植被演变关系的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内陆河下游荒漠绿洲区防沙治沙体系研究"以及省级自然基金项目"石羊河流域荒漠绿洲交错带生态系统退化特征的前期基础研究"。

成就与荣誉

杨自辉的研究成果丰硕,他曾主持完成的"甘肃河西走廊盐碱地中麻黄栽培技术研究"于2003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参与完成了多项研究项目,如"民勤固沙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该项目在1998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还是"甘肃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技术"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该成果在2001年被评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优秀成果,并在2003年获得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的另一项贡献"治沙造林技术推广"也在2000年获得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他被授予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他被评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的第一、二层次人选。

参考资料

杨自辉.中国科技创新网.2024-11-14

杨自辉.研究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官网).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