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剪子布,又称为“剪刀、石头、布”或“剪子、包袱、锤”,是一种以三角克制为机制的猜拳游戏,民间又有“猜拳”、“猜丁壳”的俗称。有时与“投硬币”、“掷子”有相同的功能,可以产生随机结果以方便决策。游戏有一定运气成分,且结果不一定随机,即游戏者可以根据经验来判断对手的手法,或是依心理技巧增加获胜概率。

游戏玩法

基本机制

游戏规定了三种基本手势,分别是石头、剪子、布。

石头:握紧的拳头。

剪子:也称“剪刀”,食指和中指伸直,其余手指握紧。某些国家(如韩国日本)的玩家以伸直大拇指和食指代表剪刀。

布:五指伸直,张开手掌

如图:

手势的胜负关系:石头\u003e剪子\u003e布\u003e石头(三角克制)

具体玩法

两个或多个玩家各自握拳,其中一人或所有人共同念出口令,说完口令时,玩家同时出示自己想好的手势(“石头”、“剪子”或“布”)。

这个简短的游戏过程可能被重复多次,以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来决定胜负,也有可能是一局定胜负,通常出错手势(这三种以外的手势)的人被判定无条件弃权或是直接判负。

口令

不同地区对这个游戏通常有不同的称呼。

中国官话地区:“石头、剪刀(剪子)、布”(顺序可能不同)

北京话:“猜(读作cèi)丁壳”

粤语地区:“包、剪、”(即“布、剪刀、拳头”,又称“猜呈沉”)

台湾人的闽南语式:“刀、石头、纸”

福建闽南人的闽南语式:“铰、刀、剪(三种手势分别叫铁锤、剪刀、纸)”

英语地区:“rock–paper–scissors”(“石头、纸、剪刀”)或“scissors–rock–paper”(剪刀、石头、纸)。

朝鲜语:“剪刀、石头、纸”(가위 바위 보)。

游戏策略

“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策略主要指使用心理学技巧去预测或干扰对手的行为,也包括使用迷惑性的语言(例如:“敦厚老实的石头哟,可是战无不胜的哟!”)去干扰对手,后者在游戏中的作法也是被允许的。

从数学和心理学上来讲,“石头剪子”存在最优玩法和次优玩法,前者即排除心理因素后游戏完全变成一种随机的选择,简单直观;后者则指有人或非随机程序参与的情况下,便一定会有心理及其他因素构成影响,使得结果不是完全随机。

具体技巧

在现实中,显然后者出现的情况占据大多数,人们据此来进行的研究活动也就更多。其一,刚接触这项游戏的人通常很快会学得一个技巧,那就是尽量不出布,直到对手认为你可能会出石头。在多出的毫秒之间,你便可以微调自己的出拳策略;让对手认为你会出布或剪子也有一样的效果。不过,除非你能善加运用“折返”(double-back)策略,不然隐藏出布的念头极有可能会引发对手也同样出布的直觉。其二是在口令上做文章。出拳之前的必备环节是喊出口令,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比赛双方同步,以达到同时出拳的效果。这样做对于初次见面的比赛选手是大有文章可作的,原因是喊口令的速度通常还没确定下来。口令速度默认是以快者为准。这样给快的一方带来好处,也就是他可以掌控比赛的节奏,使得对手花上更多精力去追上进度,而不是集中精神去出招。

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个关于“石头剪子布”制胜策略的研究实验,并在网络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报告。实验中,研究人员共招募了360名实验者,并把他们分为六组,而后随机配对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共计300轮,每一轮中获胜的实验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奖励。研究人员随后观察并记录了游戏过程和实验者的表现,从中发现获胜者以及失利者在游戏中习惯使用的策略(赢家保持现状、输家做出改变的策略),并作出分析研究。研究人员总结如下:如果你是输家,下一轮换用能打败对手的出手;如果你是赢家,下一轮不要再使用原来的出手。简单来说就是,用剪子打败对手的布,那么下一轮就不要再用剪子,而应该用布,因对手很有可能会出石头。

游戏特征

“石头剪子布”具有数学上的非递移性(当A\u003eB,且B\u003eC,则可推知A\u003eC)。一个集合同时具有反身性、反对称性与递移性时,可称作偏序关系,类似于“大”与“小”的关系。理论上,一个集合里较“大”的元素是比较接近最优化选择,可是,在这个集合里并不存在。因为石头、剪子、布都不具递移关系,如:石头赢剪子,剪子赢布、布赢石头。因为石头,剪子,布通过上述关系都可将更大者的性质传递到自己身上,所以这个关系可以称作非递移性。也就是说在这个游戏中没有一个手势是最优的选择,所以胜负也就随机出现了。石头、剪子、布就好比“A、B、C”三个字母,A可以打败B,B可以打败C,C又可以打败A,互相压制,没有绝对意义的胜者。

而来自四川轻化工学院的兰恒友又引入矩阵对策理论,首先建立了“石头剪子布”的博弈模型,获得了Nash均衡策略解,利用图解法对石头剪子布的模型进行说明。参与游戏者设定为1和2,其盈利矩阵如图。

其中R,S,C分别表示石头,剪子,布,(R,R)的含义为局中人1,2分别取策略R,则其结果使得局中人1,2得益均为0;(R,S)表示局中人1取策略R,局中人2取策略S,其结果使得局中人1获益为1,局中人2获益为-1;其余类似。

历史起源

关于“石头、剪子、布”的起源,通常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起源于中国猜手势的酒令。中国史籍中关于猜拳最早的记载出自《五代史.史宏肇传》:“会饮三司使王章第,酒酣,为手势令,宏肇不能为,客省使阎晋卿,坐次宏肇,屡教之。”其次是明朝谢肇淛所写《五杂俎》,据其记载,汉朝的手势令以手掌代表虎,指节为松根,大指为蹲,食指为钩戟,中指为玉柱,无名指为潜,小指为奇兵,腕为三洛,五指为奇;但谢肇随后写“不知其用法云何”,因此这种手势令是否指三角克制的“石头剪子布”,仍有待考证。同时,由于中国猜拳经常是在比拼酒量时使用,所以往往包含十几种手势,涉及反应速度、心算能力和手指灵活性等多个方面,规则复杂,与“石头剪子布”相比尚有差异。从目前发现的文字证据分析,很大可能是在中国式猜拳传入日本后,才逐渐发展出现代的“石头剪子布”。

另外一种说法是起源于日本。最早文献纪录是1809年出版的《拳会角力图会》,书中称,17世纪中叶,一群中国人在长崎的丸山聚会宴饮,席间举办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猜拳比赛。客人们互相竞争,赛后还为五名成绩最好的玩家授予奖品。猜拳游戏从此传入日本(日本人最初称猜拳为“长崎拳”,也与此传说有关)。但书中并未叙述中国式猜拳的具体玩法,因此并不能确定一定是“石头剪子布”。直到18世纪,日本出现类似“石头剪子布”规则的猜拳游戏,该游戏被命名为“虫拳”,有三种手势,拇指代表青蛙,食指代表蛇,小指代表蚰蜒,克制顺序为青蛙\u003e蛐蜒\u003e蛇\u003e青蛙。游戏中三方互相克制的关系类似于“石头剪子布”。日本江户时代与明治时代之交,现代“石头剪子布”的手势和规则被确立下来。进入20世纪后,随着日本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愈加频繁,“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开始传到欧洲与美国,欧美大都认为“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是“日本游戏”(1932年美国《纽约时报》在向公众介绍“石头剪子布”时称其为“日本游戏”),法国人称“石头剪子布”为“jeu 日语”(意为“日本游戏”)。从这种说法来看,“石头剪子布”是由中国的猜拳游戏改良而来,成型于日本。

比赛

相关状况

真正的“石头剪子布”的比赛是一个有趣的心理学较量。石头、剪子、布的策略是随机地选一个,但是人类不能达到真正随机,所以比赛的技术在于利用对手的非随机性。某些有经验的选手能连续达到比赛决赛就能证明技术能影响比赛结果。在英国就有专门的关于“石头剪子布”的俱乐部以及正式比赛。在日本,“じゃんけん(猜拳)”比赛也常常出现在电视综艺节目,特别是明星之间的比赛。石头、剪子、布也用来做广告来争取观众参与游戏。

国际赛事

world rps society(国际石头剪子布协会)

1995年,一家名叫“world rps society”的协会成立。自2002年起,这家协会制定了一系列用于国际比赛的规则,并开始年度性举办国际性世界冠军赛,同时常年举办地区性和全国性的活动。该冠军赛在吸引世界各地选手的同时,也博取到了国际媒体广泛关注。赛事从2002-2009持续了8年,美国电视网(福克斯体育网Fox Sports Net)从2004年开始转播该冠军杯赛事。

(该赛事自2002年以来的赛果)

World Rock Paper Scissors Association(WRPSA,国际石头剪子布协会)

一家名叫“World Rock Paper Scissors Association”的协会与2015年正式成立,并开始举办冠军级 RPS 锦标赛。该组织目前主办年度加拿大欧洲和美国全国锦标赛,以及著名的世界剪刀石头布锦标赛。

比赛规则和玩法如下:球员们站在球台的两侧,裁判负责监督比赛,并对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发出黄牌或红牌。核心规则如常——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WRPSA 锦标赛通过严格的规则和比赛时的监督确保参赛者的公平竞争。在比赛中,玩家在第四次计数时采取行动(rock、paper、scissors—\u003eshoot),且赛事中只支持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未经授权的动作例如“Dynamite”“Bird”“Well”“Spock”​​等,可能导致玩家被永久取消参赛资格;但玩家可以尝试通过公告、提示、嘲讽或服装来智取对手。RPS 需要思维敏捷性、战略思维和快速反应,这项独特且非传统的运动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来展示他们的技能、体育精神,甚至赢得荣誉。

变种和衍生

人们在“石头剪子布”的基础上发展了后续的玩法,并衍生了游戏的其他变种。

1.用脚的玩法

双脚并拢边跳边说“石头剪子布”或其他口令,口令结束时用脚做出姿势,按相同规则决定胜负。

石头:两脚并拢。

剪子:两只脚一前一后。

布:两脚并列张开。

胜负关系:石头\u003e剪子\u003e布\u003e石头(三角克制)

2.串联玩法(以两人为例)

①翻瓶盖:两人瓶盖数量相等,按一定顺序或规律扣在桌子上或图纸上,然后进行“石头剪子布”比赛,谁胜了即翻开一个自己的瓶盖,谁先翻完瓶盖则为胜。(此游戏还可翻圆片、贝壳等等)。

②夺红旗:棋盘一个,上面画有一座大山,通往山顶有石级,山顶上有红旗,用“石头剪子布”比赛胜负,胜一次小动物跳上一个台阶,最后先到达山顶夺得红旗者胜利。

③跳格子(室外做):两人用手或脚做“石头剪子布”,谁胜谁向前跳一格,比谁跳得远。

3.先决后玩法

在进行其他游戏之前,用“石头剪子布”比赛胜负,再决定谁先进行第一轮。

4.石头、剪刀、布、蜥蜴、史波克

“石头、剪刀、布、蜥蜴、史波克”是“石头、剪子、布”游戏的流行变体,为原游戏提供了更扩展复杂的游戏系统,并通过美剧《生活大爆炸》广泛流传开来,是由 Sam Kass(山姆·卡斯)和 Karen Bryla(卡伦·布莱拉)创建的。在“The Lizard-Spock Expansion”一集中,该游戏被用来解决谢尔顿和拉杰之间关于看电视的内容的争论。

这些规则创建了一个更复杂的游戏,允许结果更加多样化,并有助于消除传统石头剪刀布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僵局。同时该游戏的简单易操作的性质和其对经典游戏的独特诠释,使其广受欢迎并对流行文化产生了影响。

游戏规则

两个或多个玩家各自握拳,其中一人或所有人共同念出口令,说完口令时,玩家同时出示自己想好的手势(“石头”、“剪子”、“布”、“蜥蜴”、“史波克”),击败其他玩家手势的人获胜;如果出现平局,则重复该过程,直到出现获胜者。游戏手势

“石头”“剪子”“布”三者手势顺承不变;“蜥蜴”为手空心握拳,指尖向前伸;“斯波克”为《星际旅行》中的人物史波克的著名手势“瓦肯举手礼”,大拇指、食指、中指并拢,无名指与小拇指并拢。如图:

胜负关系

剪刀胜布,布胜石头,石头胜四脚蛇,蜥蜴胜史波克,史波克胜剪刀,剪刀胜蜥蜴,蜥蜴胜布,布胜史波克,史波克胜石头,石头胜剪刀。

其中的逻辑关系为:剪刀剪纸(布),纸盖岩石,岩石压碎蜥蜴,蜥蜴毒死了斯波克,史波克砸碎剪刀,蜥蜴被剪刀斩首,蜥蜴吃纸,论文反驳了斯波克,斯波克蒸发了岩石,石头能压碎剪刀)

参考资料

看美剧学英语:石头剪刀布英语怎么说?.好看视频.2023-08-08

石头剪刀布玩法介绍.360搜索.2023-07-28

“石头剪子布”是怎么来的.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23-08-08

石头剪刀布的来历与历史发展?.澎湃新闻.2023-08-01

石头 剪子 布.山东教育2000年09期.2023-08-08

“猜呈沉”“飞麻鹰” 你玩过吗?.新浪网.2023-08-08

各地“石头剪子布”的叫法 .搜狐网.2023-08-08

石头剪刀布是什么意思(剪刀石头布各地的叫法).花瓣网.2023-08-08

“石头剪子布”的制胜诀窍.百科知识2015年05期.2023-08-08

How to win Rock-paper-scissors every time.flowingdata.com.2023-07-28

Social cycling and conditional responses in the Rock-Paper-Scissors game.nature.com.2023-07-28

涨姿势|“石头剪刀布”的起源 .搜狐.2023-07-28

石头、剪子、布的矩阵对策.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2023-08-08

《五杂组》:充满“偏见”的百科全书.搜狐网.2023-07-28

酒酣兴浓说猜拳.中国知网.2023-08-08

“石头剪子布”是怎么来的.文秘帮.2023-08-08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Rock Paper Scissors.wrpsa.com.2023-08-11

“石头、剪子、布”也有世锦赛?!.基础教育.2023-08-08

"石头剪刀布"风靡全球 加拿大举行世界猜拳大赛.搜狐体育.2023-07-28

石头剪刀布,游戏背后有大学问.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2023-08-11

Tournaments-An Introduction to Professional RPS Tournaments.wrpsa.com.2023-08-11

和谢耳朵一起玩“蜥蜴史波克”版的石头剪刀布吧.CSDN博客.2023-08-11

Rock, Paper, Scissors, Lizard, Spock: The Evolution of a Classic Game and Its Impact on Pop Culture.wrpsa.com.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