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玛丽(Bloody Mary)是一种都市传说,因其神秘、超自然的特性而多用于文学、影视、游戏等中的恐怖形象。“血腥玛丽”是一个涉及幽灵、幻影或灵魂的传说,传说中她被召唤出现以揭示未来。据说,只要反复念她的名字,她就会在镜子中显现出来。

与“血腥玛丽”相关的最早的镜子占卜仪式从欧洲民间传说持续到20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且在当代文化中被广泛提及。在美国,这个传说描述了一位被暴力事件害死的女性,她以恶魔化的形象复活并寻求复仇。在其他国家,这个传说与历史事件、神话故事相联系,可能与一位历史上真实的女性有关。血腥玛丽传说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有人认为它与经典西方传说有关,例如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故事。俄罗斯也有与“Queen of Spades”有关的传说,最初出现在儿童恐怖故事中。1970年代,血腥玛丽传说首次印刷出版。

“血腥玛丽”传说对当代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成为了电影、电视剧和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并在娱乐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电影/电视剧《下一个就是你:血腥玛丽》《超自然档案》和《X档案》,以及音乐作品《红色玛丽》等。此外,与“血腥玛丽”相关的召唤仪式也成为了一种社交活动和娱乐方式,吸引了许多人尝试并分享他们的经历。

起源

关于血腥玛丽的起源,存在诸多争议。有人认为她是基于真实的女性存在的。一些历史人物被认为是“玛丽”的原型,包括英国玛丽一世,玛丽是亨利八世国王和凯瑟琳的独生子。她的父亲因没有男性继承人而发疯,取消了与母亲的婚姻,并将他们分开,禁止她再见到母亲。国王随后娶了安妮·博林(Anne Boleyn),安妮·博林(Anne Boleyn)又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伊丽莎白(Elizabeth)。博林担心玛丽会干涉伊丽莎白的继位,并让议会宣布她为私生子。博林随后因叛国罪被国王斩首。玛丽最终于1553年成为女王。玛丽后来忍受了流产和假怀孕,她认为这是上帝因玛丽安迫害而惩罚她的结果。玛丽安迫害发生在1554年,大约240名男性和60名女性被判处新教徒并被烧死在火刑柱上。因此被称为“血腥玛丽”。

17世纪的匈牙利女伯爵伊丽莎白·巴托丽被指控折磨和杀害了约660名女孩和妇女,并以她们的血沐浴,被指控为吸血鬼;还有一些其他关于血腥玛丽原型的说法,比如一个美国南部逃亡奴隶使用地下铁路时被追捕并烧死的女人,或者在早期现代时期的女巫审判中被烧死的女人。

传说内容

血腥玛丽被认为是从镜子占卜仪式演变而来。“血腥玛丽”的传说大多数涉及鬼魂、镜子和幻象,其通常被人们召唤出来以揭示未来,并以此获得指引。并以不同版本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当代文化中被广泛提及和解释。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在他1786年的诗歌《万圣节》的脚注中描述了英国使用的镜子仪式,目的是让一个人(通常是女性)看到他们未来配偶的脸。这在欧洲民间传说中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万圣节贺卡被制作成带有这种仪式图片的卡片。据说,如果这个女人注定要未婚而死,她会看到死神的脸倒映在镜子里。

血腥玛丽的召唤仪式通常是在黑暗的房间或深夜站在镜子前,在镜子前背诵一个召唤短语,重复呼唤“血腥玛丽”,一般是三到十三次,但有时背诵的短语会与召唤者的背景故事有关。随后迅速转身,注视着镜子,最终在镜中看到被召唤出来的女性幽灵。仪式还可以涉及更复杂的元素,例如点燃蜡烛、转身、向镜子泼水或冲马桶。召唤者会受到暴力伤害甚至死亡,可能是身体的指甲划痕、眼睛被划掉或是被斩首。召唤者也有一些保护或逃生的方法,例如开灯或使用盐保护圈。

女性幽灵最常见的为“玛丽”或“血腥玛丽”,有些传说中也被称为玛丽沃思、玛丽鲸鱼或黑艾格尼丝。在美国,“血腥玛丽”是一位遭受暴力事件的女性,她死后被诅咒,以恶魔形象复活,寻求复仇来找回自己的尊严。在其他地区的版本中,血腥玛丽也与历史事件、神话故事等相联系。

角色介绍

血腥玛丽

根据不同版本的传说,"血腥玛丽"幽灵的外貌略有不同,但她的面容通常被描绘成血腥和可怕的。她的出现可能会引发紧张和恐惧,有时甚至会发出尖叫声,使召唤者感到毛骨悚然。据传说,她有时会显露威胁性,甚至企图伤害那些勇敢或好奇地尝试召唤她的人。这种恐怖情景常以超自然的方式呈现,使人们在现实和超现实之间感到矛盾和紧张。

召唤人

召唤者需要在黑暗的房间里的镜子或其他反射表面前念出召唤短语,有时还会在烛光的照耀下;一个恶毒的女性会出现在镜子中,如果参与者不采取特定的行动或不符合个人特征的特定参数(例如,如果他们不相信她的存在),召唤者可能会受到伤害,召唤者也可以以此预测未来或满足自己的的愿望。

传说流变

各地流变

血腥玛丽可以预测未来或满足召唤者的愿望。这种模式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例如,在英国,她被称为"White Lady",在北欧国家她被称为"Svarta Madame",在日本被称为"花子姐姐"(Hanako San),在葡萄牙被称为"Verónica",在墨西哥和美国的某些地区被称为"La Lorona",或在美国被称为"血腥玛丽"。"血腥玛丽"传说通过电影和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后苏联国家,俄罗斯和爱沙尼亚。在7到12岁的儿童和13到21岁的青少年中,讲述恐怖故事和附魔鬼魂的实践非常流行。在俄罗斯,"Spades女王"是"血腥玛丽"的其他名称。

到了19世纪,传说演变为如果有人长时间盯着镜子,魔鬼就会现身。直到1970年代,血腥玛丽传说首次印刷出版。1976年,美国儿童民间传说选集发表了“玛丽·沃思”的第一个传说故事,1978年珍妮特·朗卢瓦(Janet Longlois)发表了关于该主题的第一篇学术著作。

“血腥玛丽”鸡尾酒

在欧洲传说中,有四大鬼宅,其中布达佩斯郊外的一座鬼宅尤为著名。这座鬼宅的主人是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据说,在她的一生中,为她决斗而死的青年贵族超过了100人。甚至在她60岁那年,两位青年诗人因得不到她的垂青而举剑自杀。

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相信只有用纯洁少女的鲜血才能永葆青春。她每次洗澡前,都会喝下至少半升的血液,称之为“内洗”。每次洗澡,她至少要杀掉两个少女。在长达50年的黑暗岁月里,共有2800名少女惨遭杀害,她们的尸体被埋在她私人的浴室底下。她相信少女的魂魄能驱走衰老和迟钝。尽管身上带着浓烈的血腥味,但她从不使用香水掩盖。

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美丽外貌与血腥气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魅力。她的艳名远播欧洲大陆,甚至连法皇路易十四都被她所征服。鸡尾酒“血腥玛丽”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降神游戏

“血腥玛丽”以许多复杂的通用形式同时存在。根据一些说法,它是一个游戏或娱乐的形式,通常由青春前期的女孩在宿友聚会上玩,类似于其他降神仪式风格的游戏,如“轻如羽毛”或使用Ouija板。

传说影响

社交游戏

许多恐怖游戏也以"血腥玛丽"为灵感,设计了与之相关的情节和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常在派对、游戏夜晚等社交场合中玩起“血腥玛丽”游戏,以测试自己的勇气。这种游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统,更成为了一种社交活动,让参与者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恐怖和刺激。它在朋友之间引发了谈论和交流,增进了彼此的情感纽带。此外,这种游戏还可以被视为一种对社会规则和权力关系的探索,参与者通过模仿传说中的场景,反映了他们对成长过程中的权力争斗和自我认同的思考。

儿童

由于儿童的无限想象力,能够创造出各种神秘的传说、鬼故事和其他故事。“血腥玛丽”就是最受欢迎和最可怕的仪式之一。与镜子相关的仪式在传统上被认为是最危险的,但也是最有效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血腥玛丽一直与鬼故事紧密相连。西方民俗学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将其解释为女孩们的仪式,反映了青春期前的月经焦虑、学龄儿童的恐惧情绪以及存在本体心理发展过程。在后来的青春期,这种现象也反映了荣格意义下的原型自我发展过程。“血腥玛丽”传说通过电影和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在7到12岁的儿童和13到21岁的青少年中,讲述恐怖故事和附魔鬼魂的实践非常流行。

心理学

“血腥玛丽”这一传说的恐怖性质引发了一些学者对心理学角度解释的兴趣。美国民俗学家艾伦·邓德斯(Alan Dundes)在此传说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传说中所涉及的恐惧和紧张情感可能与人类在面对未知和超自然现象时的常见心理反应有关。在黑暗、孤独的环境中,人们的感知容易受到影响,大脑可能会创造出错觉和幻觉,进一步强化了"血腥玛丽"传说所带来的心理体验。视觉、听觉和情感上的错觉可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看到或听到了超自然现象,从而加剧了他们的恐惧感。这种情况在人类心理中被称为"疑幻症",即人们容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虚假的感知体验。

相关研究

流传原因

"血腥玛丽"传说流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都市传说本身具有吸引力和娱乐性。都市传说通常涉及恐怖、神秘或超自然的元素,这使得它们在人们之间口耳相传时变得更加有趣。其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也推动了传说的流传。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人们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和传播"血腥玛丽"传说的故事。电影、电视剧和文学作品等传统媒体也将这个传说作为灵感来源,进一步推动了它的流行。此外,"血腥玛丽"传说与人类恐惧心理有关。其涉及幽灵、幻影和恐怖的元素,触及了人们深层次的恐惧感。人们对超自然现象和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死亡和死后世界的担忧,使得他们对"血腥玛丽"传说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这个传说的流传还与年轻人间交流和社交活动有关。年轻人通常热衷于尝试和分享各种新奇的体验。"血腥玛丽"的召唤仪式成为了一种社交活动和娱乐方式。

心理学解释

虽然“血腥玛丽”传说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有一些变种,但这个传说在根本上揭示了人类对超自然、未知和死亡的恐惧。它反映了人们对于超越日常现实的神秘现象的好奇心,以及对于直面未知的内心挣扎。这种传说在许多文化中都存在,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文化中深层次的情感和恐惧的体现。

“血腥玛丽”传说只是一种娱乐性质的都市传说,缺乏科学验证。无法确定召唤幽灵或超自然现象的真实性。认知人类学家认为,超自然故事的一些吸引力可以解释为人类对信息的心理偏见,这种偏见是“最低限度的反直觉”。帕斯卡尔·博耶(Pascal Boyer)认为,人们对世界如何运作抱有直觉假设,被称为“民间物理学”和“民间生物学”。打破这些民间假设的概念是违反直觉的,重要的是,少数反直觉概念和大多数直觉概念之间的平衡更令人难忘,更有可能传递给其他人,因此反直觉最小。许多传统的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都支持这一点:它们只有少量的超自然元素,例如会说话的狼,嵌入到正常的日常事件故事中,例如探望奶奶。《血腥玛丽》可能是这种情况,正常的日常环境(例如浴室)被违反直觉的超自然元素(例如凶残的鬼魂)打断。

与血腥玛丽传说特别相关的是心理学家乔瓦尼·卡普托(Giovanni Caputo)在2010年发现的一种知觉错觉。卡普托发现在昏暗的房间里盯着自己的倒影,会感知到陌生的面孔,通常包括可怕的生物、婴儿或老妇人等原型面孔或已故亲戚的面孔。卡普托认为,这种“镜子里的奇怪面孔”错觉是由昏暗的光线引起的,导致面部感知定义的稳定性波动,然后被我们的面部识别认知系统过度解释为另一个人。召唤血腥玛丽的仪式(以及更古老的镜子占卜)始终要求人们在昏暗的房间里照镜子。而当以一个恐怖的故事为背景时,面孔幻觉很可能会产生一些真正可怕的感知效果。

相关争议

关于“血腥玛丽”的召唤情况,存在大量争议与不同的个人经历。有些人声称曾经成功地召唤到了“血腥玛丽”,并描述了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经历。然而,其他人对于召唤“血腥玛丽”并未获得任何超自然体验。他们可能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反射或没有发生任何特殊事件。每个人的经历都因个体差异而异。

衍生作品

“血腥玛丽”的传说已经在流行文化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仅局限于口耳相传,还出现在许多电影、电视剧、小说和游戏中,成为一个常见的恐怖题材。如《都市传奇:血腥玛丽》和《血腥玛丽传奇》《糖果人》等恐怖电影的核心主题。电影《午夜凶铃》中的一幕就描绘了主人公在镜子前面重复呼唤“血腥玛丽”,并引发了一系列恐怖事件。另外,流行的青少年小说和恐怖小说中也常常涉及到“血腥玛丽”的传说,将其融入故事情节中,增加紧张和惊悚氛围。

影视作品

文学作品

音乐作品

2011年Lady Gaga的音乐专辑《天生完美》(Born This Way)里的第八首曲目《红色玛丽》(Bloody Mary)。

参考资料

Faces in the Mirror: The Urban Legend of Bloody Mary.Folklore Thursday.2023-07-21

Bloody Mary.Urban Legends Around the World.2023-11-15

‘Bloody Mary’: Is an English Queen Behind the Haunting Urban Legend?.curiousarchive.2023-08-16

The Ghost in the Mirror: The Legend of Bloody Mary Revealed.historycollection.2023-08-16

血腥玛丽:鸡尾酒的恐怖传说.中广网.2023-10-13

The X Files.IMDb.2023-08-16

Supernatural.IMDb.2023-08-16

血腥玛丽 Resurrection Mary (2005).豆瓣电影.2023-11-21

下一个就是你 Urban Legends: Bloody Mary (2005).豆瓣电影.2023-11-21

血腥玛丽 Bloody Mary (2007).豆瓣电影.2023-11-21

血腥玛丽的传说 The Legend of Bloody Mary (2008).豆瓣电影.2023-11-21

Bloody Mary.豆瓣读书.2023-11-21

Mary, Bloody Mary.豆瓣读书.2023-11-21

Bloody Mary.豆瓣读书.2023-11-21

血腥玛丽.豆瓣读书.2023-11-21

Bloody Mary.豆瓣读书.2023-11-21

ADY GAGA - BORN THIS WAY (ALBUM).australian-charts.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