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雄,男,湖北武汉人,1949年5月生。毕业于湖北大学,文学学士。中共党员。担任湖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系主任,新闻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
1975年始担任该专科教学任务,先后主讲《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等本科课程,为研究生开设《新闻写作研究》、《新闻评论研究》课程,教学效果优秀。
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1、新时期党报宣传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省教育厅(2003-2005)主持人
2、辛亥革命前武汉市地区革命舆论宣传对武昌首义的催生作用 省社科(2002.8-2004.8)参加者
著作
《新闻写作结构与技巧》新华出版社出版
《纪事体新闻技巧五章》新华出版社出版
《杂文创作论新稿》华文出版社出版
学术论文
《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光明日报》理论版 2002年1月28日
《弘扬先进文化是报告文学的主导品格》,《光明日报》理论版 2002年4月24日
《中国先哲的生态智慧》,《光明日报》理论版 2002年10月22日
《对称呼应客观延伸》,《新闻前哨》2004年第4期
《铸五个意识是成功的奥秘 》,《新闻前哨》 2004年第4期
《用社会责任和时代智慧敲击时代绷的很紧的琴弦》,《新闻战线》2005年4期
人物经历
虽热爱文学,但黄家雄儿时的理想却是当工程师。他觉得,工程师是一个受人尊敬又有很高薪水的职业。然而情感最终战胜了理智,在1972年大学恢复招生时,出于对文学的偏爱,理工科成绩优秀的黄家雄最终选择了文科,成为了湖北大学(湖北大学前身)中文系的学生。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黄家雄留在湖大中文系协助教研室教写作课。1992年,接到人文学院安排,黄家雄调至新闻系任系主任,而此前他几乎没有接触过新闻学的内容。相较其他高等院校学新闻或传播学出身的新闻系系主任,黄家雄可算得上是半路“掌门”。不过,黄家雄并没有把中文出身看成缺陷,相反的,他利用自身的特点,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其实早在1994年,黄家雄编写的《新闻写作结构与技巧》就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此后,他又编写了《纪事体新闻技巧五章》和《杂文创作论心稿》,同时每年他都有多篇论文在《新闻前哨》等新闻理论性刊物上发表。
“每天都有事”,这是黄家雄的工作状态。现在,他以校内工作为主体,一般不参加会议,“要保证校内工作的正常进行”。谈到工作态度,黄家雄说:“工作一定要搞好,一定要有责任感,在高等学校讲台上要对得起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良知,这是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绵延发展,也是发扬光大,人要讲贡献、有作为,不应趋于平庸”。
对于自己系主任的工作,黄家雄认为,教学班子是一个整体,团结很重要,要懂得谦让,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他作为主任更应该以身作则。在系里有人把他称为“和事佬”,他觉得没有什么,团结的氛围让他觉得很安心,只有安心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做好。他说:“为人师表要有好的影响力,成为‘无声的倒影’,这是我的行为规范。”
黄家雄给学生成立了一些研究小组,探讨学术问题,把社会调查内容也参与其中,他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重在产生一些思维的碰撞。黄家雄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晚饭后的活动就是散散步,而常常转着转着就到了学生宿舍。去学生的宿舍转一转,跟大家聊聊天,这一看似平常的举动无形间促成了师生关系的无比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