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筱筠
郑筱筠,女,1969年8月生于云南省昆明市,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世界宗教系主任,中国宗教学会会长。
1987年9月在云南大学就读本科,1997年毕业于海复旦大学。毕业后在云南大学任教。2001年7月访问美国伊利诺大学亚洲与太平洋研究中心。2004年离开云南大学,此后一直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副所长、纪委书记、所长。
郑筱筠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称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6-2020年度科研先进个人”称号等。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1987年9月在云南大学中文系和法律系就读,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法学专业双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留在云南大学中文系继续攻读硕士。1994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就读,3年后获得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博士毕业之后开始到云南大学任教。2001年7月前往美国伊利诺大学亚洲与太平洋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在此期间的8月,被云南大学评选为教授。2004年离开云南大学,前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2013年9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纪委书记、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同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次年,获中央国家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称号。2015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6年享受国务院特贴。1年后,前往甘肃省挂职,任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副书记。 10月,成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5开始,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世界宗教系主任。2021年获中国社科院“2016-2020年度科研先进个人”称号。工作过程中,还多次前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大学进行关于宗教类的讲座。2022年9月28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在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新修订的《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章程》,郑筱筠当选为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
郑筱筠深入的学术领域非常广泛,内容涵盖南传佛教研究、民族宗教、宗教慈善、东南亚研究等。研究专长为南传佛教、民族宗教、宗教慈善、东南亚发展战略等。
主要成就
代表性论文
参考资料:
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荣誉奖项
科研荣誉
参考资料: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郑筱筠研究员在南传佛教研究、"一带一路"宗教风险研究等领域,有卓越的造诣。她的讲座生动清晰,从不同的维度对中国南传佛教中国化的诸多问题做了非常清晰的梳理。——程恭让(上海大学教授)
郑筱筠研究员的精彩报告不仅是知识的分享、观点的分享,更重要的是研究思路的分享,研究方法的启发。——彭瑞花(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参考资料
校友祝福——郑筱筠.云南大学文学院.2023-07-07
郑筱筠.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2023-07-07
讲座纪要丨郑筱筠:《关于南传佛教中国化之思考》.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郑筱筠研究员做“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实践路径”学术讲座.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以观音信仰在中国的流变为例.首都师范大学.2023-07-07
关于“蓟门国际论坛系列——关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之宗教因素的思考”的讲座通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2023-07-07
【关注】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举行换届大会暨第三届一次理事会会议.今日头条.2023-07-07
郑筱筠受聘我校兼职研究员.西北大学.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