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新,男,兰州大学学士,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葡萄牙里斯本访学两年。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人物简介

兰州大学学士,中山大学史学博士,曾在葡萄牙里斯本访学两年。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研究领域

16-19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中国天主教史,医学史等。

专著

1、董少新:《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8年6月。

2、董少新:《明清鼎革之际的何大化》,撰写中。

译著

1、[美] 爱德华·V. 吉里克:《伯驾与中国的开放》,董少新译,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2、[葡] 何大化:《远方亚洲》,董少新译注,翻译中。

3、《十七世纪耶稣会中国年报选译》,董少新译注,翻译中。

4、伏若望(João Froes,1591-1638):《徐保禄进士行实》(1634),董少新译,《澳门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出版,第153-160页。伏若望(João Froes, 1591-1638):《徐保禄进士行实》(1634)

期刊、集刊论文

31、董少新:评高晞《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 5, No. 3, Sept. 2010, p. 491.

30、董少新:何大化与明清鼎革之际的天主教福州总教区,《文化杂志》(澳门),2010年秋季刊,pp.151-160。

29、董少新:里斯本阿儒达图书馆藏徐光启作品三种译跋,《文化杂志》,2010,P109。

28、董少新:明末奉教太监庞天寿考,《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35-44页。

27、董少新、黄一农崇祯年间招募葡兵新考,《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第65-86页。

26、董少新:天地人神之关系与中西医学文化的首次相遇,《第八届科学史研讨会丛刊》,台北市:中研院科学史委员会,2008,P139。

25、董少新:〈从澳门到北京宫廷——清前期西医入华与京澳关系〉,《文化杂志》第66期(2008年3月),第135-145页。

24、董少新:〈牛痘入华——一项由多国多人共同完成的技术交流〉,《文化杂志》第65期(2007年12月),第67-78页。

23、董少新:艾儒略《性学觕述》与明末西医入华,《九州学林》2007年夏季刊,第2—41页。

22、董少新:从艾儒略《性学觕述》看明末清初西医入华与影响模式,《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6卷第1期,2007年1月,第64-76页。

21、董少新:论邱与牛痘在华之传播,《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134-140页。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三期(总第45期),第158-160页。

20、董少新:〈康熙朝的西洋医学——入而不传及其原因〉,《澳门研究》第34期,2006年6月,第134-148页。

19、董少新:〈南怀仁对西医东渐的贡献〉,《澳门杂志》第51期,2006年4月,第68-76页。

18、董少新:〈圣方济各·沙勿略年谱简编〉,《文化杂志》第59期,2006年夏季刊,第57-66页。

17、Dong Shaoxin, ‘Odes onGuiding smallpox out. Qiu Xi’s Contribution to vaccination in China’, in Cultural Review(International Edition),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April, 2006,pp.99-111.

16、董少新:《东方使徒圣方济各·沙勿略》,《澳门杂志》第50期,2006年2月,第82-91页。

15、董少新:葡文资料中的徐光启与上海市,《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徐光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37-140页。

14、董少新:里斯本阿儒达图书馆藏《耶稣会士在亚洲》评介,《澳门研究》第30期,澳门基金会出版,2005年10月,第197-207页。

13、董少新:〈西医入京与清前期天主教政策之演变〉,《暨南史学》第三期,2004年12月,第439-453页。

12、董少新:〈澳门仁慈堂医院再研究〉,《文化杂志》(澳门)第51期,2004年夏季刊,第61-66页。

11、董少新:〈圣保禄学院在澳的医疗贡献〉,《澳门杂志》总第38期,2004年2月,第80-89页。

10、董少新:奥尔塔《印度香药谈》与中西医药文化交流,《文化杂志》(澳门)第49期,2003年冬季刊,第97-110页。

9、董少新:〈关于《澳门仁慈堂章程(1627)》的初步研究〉,《澳门杂志》第34期,2003年6月,第68-79页;《澳门杂志》第35期,2003年8月,第66-77页。

8、董少新:〈浅谈郑观应中西医会通思想〉,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编:《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刊》,2003年。

7、董少新:〈十九世纪前期西医在粤澳地区的传播〉,《海交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21-29页。

6、董少新:〈贾尼路与澳门〉,《澳门杂志》第29期,2002年8月,第4-14页。

5、董少新:〈澳门早期的流行疾病与中西医学文化交流〉,《澳门杂志》第26期,2002年2月,第58-69页;《澳门杂志》第27期,2002年4月,第78-83页。

4、董少新:〈广州市舶史研究的新成果——评王川《市舶太监与南海贸易》〉,《海交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137-138页。

3、董少新:〈明清时期澳门的外来动植物〉,《澳门杂志》第24期,2001年10月,第38-47页。

2、章文钦、董少新:〈郭雷枢与澳门眼科医院〉,《澳门杂志》第20期,2001年2月,第58-68页。

1、董少新:互证以求真——浅谈蔡鸿生先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的史料运用,《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第79-82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