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我校创建于1957年,傍沙湖之滨,与长江毗邻,四季如画,风景宜人。1986年,开办第一个智障教育辅读班,填补了湖北省智障教育的空白。1989年正式成立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湖滨街小学内)。
学校简介
现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校内环境幽雅、师资优良、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实验室、仪器室、劳技室、图书室等专用室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感统训练室、体能训练室、认知训练室、言语训练室、职业技能训练室等特殊教育专用室充分体现现代、多功能等特点,成为集教育、康复、职业训练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中心,是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习、科研基地。
师资简介
该校现有学生327人,教职工41人。其中智障学生136人,从事智障教育教师2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10人。近年来,教师论文在全国、省、市、区获奖或公开刊物上发表多达100多篇,初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的教师队伍。
学校招生
为适应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心全意为家长、学生服务,努力建构和谐校园,我校常年招收6-16岁的智障儿童、少年,学制九年。学校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康复、职业训练系列活动,充分发掘其潜能,矫正行为,激发自信,培养学生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共享人类文明成果,成为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自立或半自立的公民,是他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有意义。
办学理念
学校树立“发掘生命潜能、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普特并存、资源共享、融合互助、共促发展”的办学模式,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主体,以康复、职业训练、科研为三翼”的办学思路,坚定“善、信、勤、俭、爱”的为人原则,在营造“尊重、融合、求实、共进”的校风,“博爱、敬业、广识、奉献”的教风和“诚信、勤奋、健康、向上”的学风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校成就
培智中心学校26名学生回归普小,毕业生中有62%的人就业,其中有军人、服务员、保安、打字员等;学校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与区残联就业安置一体化的教育、就业管理体系;参加2003年全国《身残志更坚、巧手绘明天》的书画比赛,荣获全国书画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各一名,成绩居湖北省智障教育榜首。参加世界特奥会、亚太地区、全国以及湖北省特奥会共获得金牌118枚,银牌137枚的优异成绩,运动员代表王华强曾受到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同志的亲切接见。在2007年上海市夏季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上,我校有16名智障学生、1名教师(作为融合队员)参加了田径、网球、排球比赛和舞龙舞狮湖北一队的表演赛。经过赛前刻苦的训练和赛场上出色的发挥,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湖北一队(由中国地质大学及武汉体育学院和我校师生共同组成)在舞龙舞狮项目自选套路和规定套路的比赛中荣获1金1银;刘莹同学在田径10000米和4*100米的比赛中荣获2枚金牌;李晨同学在网球项目单打和男女混合双打的比赛中荣获1金1铜;胡晓飞同学在网球项目个人技术的比赛中荣获1枚金牌;有我校学生参加的排球队荣获1金1银。
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红领巾手拉手助残先进集体、湖北省残疾人之家、武汉市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武昌目标管理立功单位、武昌区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
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及湖北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对我校进行过专门报道和宣传。
在上级领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怀下,我校正沿着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轨道健康、快速成长。
参考资料
4206.6元转交至培智中心学校.新浪网.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