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字俊卿,祖籍东光县安乐屯(今沧州市地区),世居天津市静海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今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武术家。
清同治七年(1868年1月18日),霍元甲出生于天津市静海县南河镇小南河村的一个武术世家,其父霍恩第常为出入东北的客商当镖师,是当时武林中有名望的高手。霍元甲在大家族中排行第四,在自己家中排行第二,有兄弟二人。霍元甲自幼体质孱弱,虽被其父禁止练武,却在暗中偷练出高超的拳法。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霍元甲因家中贫困而前赴天津府谋生,投奔脚行的冯掌柜做事,但不久因为同情百姓免去苛捐杂税而被冯掌柜交给官府扣押,后被怀庆药栈掌柜农劲荪赎回。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霍元甲等人反对义和团拳民屠杀信仰天主教的中国百姓,并和农劲安置受伤的百姓,次年霍元甲于擂台上击败俄罗斯大力士,后又与武清侍卫李瑞东和王正谊(王子斌)比武相识。清宣统元年(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张氏味园击败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后暂时居住在上海,受到很多武术学校的邀约。清宣统二年(1910年)夏天,其与农劲荪等人创办精武门以传授武术,但由于霍元甲比武战胜日本柔道队而遭到日本人的忌恨,日本人假借医生为其治疗咳病之际对其下毒,同年9月14日,霍元甲病逝于上海,享年42岁。
霍元甲是中国近代的一位武术大师和民族英雄,他所改创的迷踪拳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所代表的精武武术的精华内容,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育会以体、智、德三育和智、仁、勇三德为宗旨,是中华儿女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更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1915年精武体操会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并迅猛发展,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地建立精武分会,截止1929年世界各地有精武分会42个会员,超过40万精武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华侨华人中华武术协会,为中国武术在海内外的弘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清同治七年(1868年1月18日),霍元甲出生于天津市静海县南河镇小南河村的一个武术世家,其父霍恩第是“秘宗拳”第六世传人,经常为“闯关东”的客商作镖师,在江湖中武艺出众且有名望,晚年回乡务农并督促子侄辈习文练武。霍元甲在整个霍氏家族中排行第四,在自己的家中排行第二,有兄弟二人(霍元栋、霍元卿)。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不让他习武,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准父兄一起习武。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月,霍元甲亲自上阵击败了前来挑衅“霍家拳艺”的习武之人,使得霍恩第对其感到惊叹。
津门谋生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冬,霍元甲趁农闲时挑担柴火前赴天津卫换钱以补贴家用,在天津卫西门外的西头弯子摆摊时被地痞流氓(天津话“混混儿”)骚扰,霍元甲施展武艺与之相斗,正在激战之时被流氓头目、脚行冯掌柜劝开,而霍元甲的武艺也受到冯掌柜的赏识,他邀请霍元甲到脚行做事。霍元甲回到家中和家人商议后,于次年春天投奔天津卫的脚行冯掌柜,并逐渐升至脚行的代理掌柜。
期间霍元甲因为不满脚行雇员横征暴敛和杀人越货的行径,常常为老百姓和商贩免除“苛捐杂税”,结果致使年底脚行上交官府的五百两税银不足,霍元甲因而受到冯掌柜的怨恨,不久他勾结官府将霍元甲扣押。后来,北门外竹竿巷怀庆药栈掌柜农劲荪出钱将霍元甲赎回。农劲荪由于爱好武术和结交武林豪杰,所以与霍元甲一见如故,霍元甲离开脚行后到农劲荪的怀庆药栈做事,期间赢得药栈里伙计赠送的“霍大力士”称号。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春,霍元甲和农劲荪两人趁药栈不忙之时到运河岸边休息,适逢保镖李刚押送的皇粮运船从南运河上游驶来,李刚由于欺压开油条铺的普通百姓而被霍元甲打得吐血,霍元甲因而被运粮官抓住。农劲荪情急之下向正在下船换轿的体仁阁大学士徐桐求情,徐桐欣赏霍元甲打抱不平而让运粮官放人。之后霍元甲还结识了北京源顺镖局掌柜王正谊(名正谊,字子斌,因排行第五又善使刀,被称为大刀王五)。同年,霍元甲等人反对义和团拳民韩某屠杀信仰天主教的中国百姓,并和农劲荪安置受伤的百姓。
比武打擂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霍元甲的徒弟刘振声从天津戏院获知俄罗斯大力士卖艺并挑衅一事,刘振声将此事告知霍元甲。霍元甲、农劲荪等三人决定到戏院挑战俄国大力士。俄国大力士表演之后吹嘘自己的力气,并挑衅说中国是“病夫之国”,霍元甲不听农劲荪的劝阻与大力士搏斗并将其击败,大力士只好登报承认自己的错误。天津人因此称赞霍元甲为“黄面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霍元甲应清朝原皇家侍卫李瑞东的邀请前往其居所相会,期间李瑞东与霍元甲比试软功和击掌,霍元甲的本事受到李瑞东的赏识。
清宣统元年(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静安寺路的张氏味莼园(今上海市南京西路泰兴路口)设擂台比武,并吹嘘自己为“世界第一大力士”,还登报挑衅中国人。霍元甲获悉后来到上海挑战奥皮音,但奥皮音并无真本事而是受资本家沃林雇佣到中国招摇撞骗,所以奥皮音听闻霍元甲打擂之后提前潜逃至南洋,至此霍元甲在上海的名声逐渐扩大。由于上海人民未能亲眼看到霍元甲的武艺,于是霍元甲与徒弟张文达等人设计“表演赛”以满足上海人的要求。
客死上海
清宣统二年(1910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一,霍元甲与农劲荪等人在上海闸北王家宅创办精武体操会以传授武术,后将其名字改为精武体育会。同年,日本柔道队听闻霍元甲连续挫败俄罗斯和英国大力士,又创办精武体育会倡导武术,意图对其挑衅和对抗,于是日本方面派遣十几名高手到上海虹口日侨的柔道会场相约比试。由于霍元甲比武战胜日本柔道队而遭到日本人的忌恨,日本人假借医生秋野为其治疗咳病之际对其下毒,同年9月14日,霍元甲病逝于上海市,享年42岁。
人物成就
改创迷踪拳
霍家的迷踪拳相传出自少林达摩祖师,宋代武术大师周侗和其弟子岳飞均精于此技,因流行于河北燕州与山东青州一带故名燕青拳,又因行拳路线复杂,历史悠久后人无法寻到其最初的出处,因此被称为迷踪拳,后来因各种原因而逐渐失传。迷踪拳源自少林具有外家拳大开大合、劈打舒展之态,也具有内家拳练精化气、弧形走转之势。霍元甲通过研究发现迷踪拳本身变化多端,如果加以改进攻守兼备的效果会更强;其次迷踪拳虽历史悠久但逐渐失传,霍元甲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种拳法发扬光大,而且迷踪拳从燕青拳套路中演化而来,霍元甲早年曾跟随父亲学习燕青拳,所以霍元甲觉得以燕青拳为基础改创迷踪拳值得一试。
经过改创后,霍元甲的迷踪拳汇集了传统中国武术各大套路的精华,例如形意、短拳、昙腿、长拳、太极、八卦、螳螂、鹰爪以及各门少林手法都被霍元甲融入其中,出拳时全身协调配合也有局部的突然舒展,可谓出乎意料、出神入化、变化无穷。霍元甲的迷踪拳在练习时要达到深入化境、上乘克臻,需要的是超凡的武术天赋和后天的勤学苦练。除此之外,霍元甲还打破霍家拳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在改创迷踪拳完成后于武馆里广为传授。
创建精武会
霍元甲在上海市击败英国大力士后,鼓舞了上海市民的练武积极性,因此不少人前来拜师习武,霍元甲认识到建立习武会馆以强健国人体魄的重要性。在上海武术同仁的共同努力下,1909年夏天霍元甲创办了有别于中国传统武术教学方式的体育会馆——精武会,由霍元甲任会长,刘振声和其他武术界朋友担任助教职务。精武会馆的成立,突破了原有武术传授方式的束缚,将过往只在家族中流传的武学融入到精武馆教学之中,其中包括霍家的迷踪拳。霍元甲创建精武会,提出“培养民族正气,弘扬尚武精神”的精武内涵,在推广武术运动上,又起到示范表率的作用,奠定了我国民间体育武术组织——精武会的教学基础。
人物影响
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霍元甲和其代表的精武精神给予了国人极大的激励。霍元甲离世后精武体操会一度出现危机,但骨干学员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等人决定继承他的遗志共振精武大计,由农劲荪担任会长,邀霍元甲的弟弟霍元卿和儿子霍东阁共同出任教练,使得精武体操会重整旗鼓。1915年精武体操会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并迅猛发展,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处分会,霍元甲之子霍东阁还只身前往南洋,在印度尼西亚等地成立精武分会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地均有精武分会的身影。截止1929年,世界各地有精武分会42个,会员超过40万,精武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华侨华人中华武术协会,为中国武术在海内外的弘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物评价
精武体育会的创始人之一陈公哲评价:“霍元甲不外一北方之拳术名家而已,既未受时代学问之熏陶,更不知三育(德育、智育、体育)之宗旨,与推行会务(精武体育会)之法。”
“精武四杰”之一、上海精武体育会教员陈铁生评价:“霍元甲体软如绵,骨硬似铁,轻能走壁,力能举鼎。”
《静海县志》评价:“武技拳术如霍元甲这样的,世上并不缺乏,而只有霍元甲能为国争光,妇孺尽知,这是上天让霍元甲代表同仁,为我们家乡闻名遐迩。”
怀庆会馆挽联评价:“瞻仰昂昂金刚汉,力巨出神,拳精入化飞龙踞虎,尚武精神,浩气鹏鹏贯牛斗。讴歌堂堂勇大侠,胆坚铁石,志烈秋霜,爱国忧民,强我民族,大义凛凛满乾坤。”
家族成员
人物轶事
力挪磨盘
在霍元甲所居住的地方,老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少年时的霍元甲力大无穷,年少轻狂,每天在村口的井里挑水回家,由于人多需要排队,霍元甲不愿意等,于是就用一个大磨盘把井口压住,其他人的力气都移不开这个磨盘,只有霍元甲能够搬开,每天早上大家就只有等霍元甲来了以后移开磨盘,大家才能挑水,这样霍元甲挑水就不用等了。
撰写春联
当年,霍元甲在他的家乡精武镇时,村中人经常闹纠纷,互相倾轧;加之当时中国正备受外国列强欺凌,民族处于危急之中。霍元甲对此痛心疾首,故告诫大家要和睦相处,精诚团结,抵御外侮。有一年的春节,霍元甲特意撰写一副春联:对自家乡亲和气乃是好汉,与外国民族争强方为英雄。
相关作品
文学
影视
后世纪念
故居
霍元甲故居位于天津市南河镇小南河村中心,始建于清同治初年,是一座青砖瓦舍的农家小院,院落座北朝南。故居最显眼的是普通百姓家里四方的门楼,正面是一间明四暗五的正房,东、西各有一间厢房,中间堂屋内挂着霍元甲的遗像。这张遗像是1909年霍元甲在津拍摄的,遗像两侧挂着霍东阁在霍元甲遇害后所写的唁联:“一生侠义,盖世英雄”;西屋是霍元甲生前书房,墙壁上高挂着孙中山先生为精武体育会的题词:“尚武精神”;东屋是霍元甲卧室,房间面积不大,土坑尽头放着一个衣柜,一套明式家具靠在墙边。故居内还陈列着霍元甲练武时用过的石锁、石墩、刀剑、七节鞭等兵器,以及精武体育会的会旗、会章、会员证书等珍贵文物。此外,霍元甲生前用过的文具、家具和其后代珍藏的各年代霍元甲及家属照片,也在故居中陈列。
陵园
霍元甲死后葬于小南河村南,棺木于1989年4月29日迁葬于霍元甲陵园。该陵园占地规模110亩,主要分为陵墓区、展览区、习武区和休息区四部分。包括观武亭、广场、山门、纪念堂、碑亭、厢房、神道、牌坊、陵墓等整个园林采用周线对称式布局。碑亭内的两块石碑上分别刻有《精武本纪序》和《重修霍元甲陵园记》,神道两侧分立18座姿势多样的石像,展现的是霍氏练手拳36式,牌坊上由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名的“尚武精神”四个大字。霍元甲的陵墓建筑面积3533平方米,墓基建筑面积1763平方米。霍元甲的。整体建筑采用了轴线对称布局,中轴线为神道,盾形台基上布有红、黄蓝三个立体五星花坛,标志精武会宗旨——德、智、体全面发展。方形须弥座,拔地1.8米,四周镶有1米高的汗白玉香案置放在墓碑之前,墓圈由毛骨石垒砌,磐石封沿,宝顶为垛斧是石工艺,总高3.5米。南侧后神道通向松林。墓前树立高1.5米,阔0.75米墨色墓碑一通,碑阳镌刻“霍元甲”之墓碑阳镌刻着霍元甲生平简历。
纪念馆
2010年,为纪念霍元甲逝世100周年,天津市相关部门修建了霍元甲纪念馆。霍元甲纪念馆的建筑面积为16000立方米,其建筑高度为36.73米。整个馆体位为三层太极图阴阳鱼造型,阴阳鱼直径达60米,外形新颖壮观;馆体外围由八卦形的座底高高托起,底座直径为120米。屋顶建筑外围由四个庑殿顶组成,中心部分屋顶投影平面为阴阳鱼图案,空间则由半圆攒尖顶与螺旋曲面组合而成。整个纪念馆是现代建筑与仿古建筑屋面组合创新的一种艺术体现,别具匠心。2009年1月18日,为纪念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经天津市民政局审核并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故乡西青区精武镇更名为精武镇。
人物争议
弟子争议
很多影视作品都把陈真塑造成霍元甲的五徒弟,他不但身手高超且在师父霍元甲死后,从日本回国来为师父伸冤正名。这个人物和霍元甲享有相当的声誉,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陈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其实历史上关于陈真并无任何描述,陈真是倪匡为1972年电影《精武门》创作杜撰的人物,设定是民国时期武术家霍元甲的弟子。霍元甲的徒弟有不少,其中一部分是他的家乡天津卫南洼小南河村人,比较有名的就是刘振声、张文达和边云山。刘振声本是河北省景州人,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因刘振声习武能吃苦,胳膊上的功夫相当厉害,被人称为“铁胳膊刘”;霍元甲的另一个得力门徒张文达也是小南河村人,霍元甲去上海市打擂时,为让上海人饱眼福,命张文达假冒山东武师上台比武。从此,人们就都戏称张文达是山东张。
死因争议
霍元甲的死因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支持这种说法的是近代武侠小说作家平江不肖生于1912年出版《拳术》和《近代侠义英雄传》两部作品中的《霍元甲之死》,以及上海精武会的史料《精武本纪》记载。具体原因是霍元甲因误服日人上门兜售的丹药后咯血病加剧,急送新闸路中国红十字医院医治二周后逝世。霍元甲去世后,朋友们拿着日本医生开的药拿去化验,发现这是一种慢性烂肺毒药,这才知道是日本人暗下的毒手。
但另一种说法认为霍元甲之死并非日本人所为,而是因病而死。支持这种说法的是霍元甲的朋友、《精武会五十年》的作者陈公哲,他回忆霍元甲原来就患有咯血病并经常会发作,日本人卖药给霍元甲,说是可以医治咯血、治愈肺病,霍元甲买来服下之后病情反严重了。他肯定了霍元甲购服日本人之药病情加重的事实,却推测是霍元甲用药不当。陈公哲还直接点出霍元甲生病的原因,是霍元甲少年之时,曾练气功,“吞气横润,遂伤肺部”,大而导致咯血,面色蜡黄。
参考资料
霍元甲.豆瓣读书.2023-06-03
津门大侠霍元甲.豆瓣读书.2023-06-03
霍元甲 陈真传.豆瓣读书.2023-06-03
正说霍元甲.豆瓣读书.2023-06-03
近代侠义英雄传.豆瓣读书.2023-06-03
大侠霍元甲(1981).豆瓣电影.2023-06-03
霍元甲 (1982).豆瓣电影.2023-06-03
精武门(1995).豆瓣电影.2023-06-03
新霍元甲 (2001).豆瓣电影.2023-06-03
精武真英雄 (2006).豆瓣电影.2023-06-03
霍元甲 (2006).豆瓣电影.2023-06-03
霍元甲 (2007).豆瓣电影.2023-06-03
青年霍元甲之冲出江湖 (2015).豆瓣电影.2023-06-03
大侠霍元甲 (2020).豆瓣电影.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