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香港树仁大学

香港树仁大学

香港树仁大学是1971年创建的综合私立大学,外文名(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简称香港仁大(HKSYU),前身为香港树仁学院,主管部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位于香港北角宝马山慧翠道10号。

学院前身是1971年胡鸿烈博士及锺期荣博士,自资创立的树仁书院,1976年正式注册为专上学院,定名树仁学院。学院于2006年12月获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批准正名为香港树仁大学。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仁大设有三个学院(文学院、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辖下共12个学系;研究院提供6个授课式研究生课程及12个研究式研究生课程。

历史沿革

20世纪70年代香港特别行政区大专学位严重不足,1971年胡鸿烈博士及期荣博士,在跑马地成和道自资创立树仁书院,为中学毕业生提供升学机会。

1976年,树仁书院正式注册为专上学院,定名树仁学院。

1977年,树仁学院迁至湾仔万茂里校舍: 经过五年的申请,政府终向树仁配发宝马山地皮作永久校址。

1985年,树仁学院教学大楼落成,楼高十二层,树仁学院迁至宝马山现址。

2000年,树仁学院向学术评审局申请院校评审

2006年,树仁学院获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正名为香港树仁大学,成为香港首间私立大学

2007年2月14日,树仁大学举行正名典礼。

2017年,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批准首辧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课程,同年研究院大楼落成启用。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仁大设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提出及推广在研究项目寻求创新和多方面的跨范畴合作。这鼓励不同范畴的学者,以及仁大学术人员与本地业界、社会和公共部门的代表进行开放兼有建设性的对话。更重要的是,仁大著重培育研究人员和学生具备把研究引入数码时代的能力,这样他们便有能力透过数码数据达成学术和研究目标,并以数码形式表达研究结果,继而带来正面的影响,切合在这个科技年代及知识型经济的模式下,业界、文化机构、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需要。

最近启用的爱讯集团创新及研究中心标志着仁大步入这个新时代。中心设有大型的数据实验室、社交机械人、数码生活实验室及虚拟实境Cave系统,冀培育研究人员和学生把研究引入数码时代的能力。为达致这个成效,仁大与有领导地位的信息技术企业,如IBM、华为亚马逊旗下的网路云端服务和爱讯,建立合作渠道。

学科建设

香港树仁大学研究院于2017年成立。自2010年起,仁大已开办质素获认可的研究生课程,涵盖中国语文、英国语文、历史、商业、经济、辅导和心理学,以及社会学范畴。目前,研究院提供6个授课式研究生课程及12个研究式研究生课程。仁大的目标是培育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展现追求知识的探索精神和敢于创新的批判思考能力,以及对其专业有承担,并在专业领域里尽展所长。跨范畴模式是仁大研究生课程的其中一个特点,令毕业生除了对其专业范畴有深入的认识外,亦具备与其他行业范畴连接的能力。

合作交流

1979年,与美国路易士安纳州立东北大学合办(Northeast Louisiana University),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课程,其后陆续与多间海内外知名学府合办不同学位课程。

1987年,与北京大学合辧法律本科学士课程,是第一个经中国国家教育委员批准在境外颁授的学位。

2015年,香港树仁大学国际事部成立,负责推行境外学习及交流计划。成立之初,已与21间国内及海外院校签订合作备忘录。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参考资料

科研资源

研究院推出了以下3项校内拨款/资助,加强学术人员在研究方面的阅历、网络和方案:大学会议资助拨款予学术人员,资助他们参与知名的会议,以促成国际性的研究合作,以及促使学术人员在知名的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大学研究资助拨款予学术人员进行实验式项目或小型的研究计划,旨在加强仁大的奖学金和研究文化,促使学术人员进一步向同评阅刊物提交文章,或争取较大型富竞争力的研究资助。研究办事处财政支援拨款予学系和研究中心举办会议、研讨会和/或工作坊,让学术人员与其他学院的学者和业界人士建立网络。

学校排行

2020年11月,入选QS2021亚洲大学排名榜单。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敦仁博物,寄寓莘莘学子成仁德兼备的君子。推己及人,方为仁者。

“敦仁”就是培养仁者的精神,以严律己,以宽厚诚信待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博物”,是指为学要博大又要浚深,不可马虎,为将来治学及服务社会打好基础。

校歌

香港树仁大学校歌词:韦瀚章   曲:林声翕   编:沉凛聪

南海之隅,香岛之滨,地灵人杰,东西文化共氤。荟萃英贤,创立树仁,传道授业,研究学术,精于勤。春风化雨,培育精神,美玉需磨琢,努力趁青春!不为己,但为群,牺牲小我,达成博爱;不负母校树仁,莫忘母校树仁。

目标使命

为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不同行业的实际需要,训练有能力及全面均衡发展的年轻人;推广人文精神及学习自由,并对香港之高等教育作出承担;以身作则体现人文精神之德行及修养。

传承及弘扬传统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全面均衡的品格,在社会、学术及个人生活上,尽显潜能;提供知识及思考训练,发挥独立批判思维;结合理论及专业知识,为社会制造合适的人才。

校园环境

标志建筑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IntroducingHKSYU.香港树仁大学.2023-05-26

社会科学院.香港树仁大学.2023-06-01

主页 | HKSYU.香港树仁大学.2023-06-01

研究院课程.香港树仁大学.2023-06-01

里程碑.香港树仁大学.2023-06-01

ResearchCentresandLabs.香港树仁大学.2023-05-26

仁大研究.香港树仁大学.2023-06-01

QS亚洲大学排名 2021.QS.2023-05-26

李鲁校长率团访问香港树仁大学.浙江树人大学.2023-08-08

仁大校长.香港树仁大学.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