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是一所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04年被确认为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2010年被确认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原名常州化工学校,创建于1958年;1994年1月,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与常州市化工技工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原名常州建材253厂721工人大学,创建于1975年;1990年12月,更名为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2002年由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与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占地833.07亩,建筑面积36.67万平米。设立7个二级学院,43个招生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4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5000余人,教职工710人,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支。

历史沿革

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于1958年,由常州化工学校创建.

1959年,更名为常州化工研究所化工学校。

1962年,更名为常州轻化工职业学校。

1964年,更名为常州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

1966年,常州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化工部分改建为常州化工中等技术学校,轻工机械部分改建为常州轻工机械中等技术学校。

1968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常州化工中等技术学校撤销。

1978年,常州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常州化工学校。

1994年1月,常州化工学校与常州市化工技工学校(1982年创建)合并,组建为新的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

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于1975年,由常州建材253厂721工人大学创建。

1990年12月,更名为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2002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与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组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被确认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0年,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

2021年,成为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2023年10月,学校入选2023年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技术,设立7个二级学院,43个招生专业,重点打造应用化工技术、智能焊接、智能建造、检验检测认证、数字商贸服务五大专业群。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6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以上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89门,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实训基地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型实训基地3个,入选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30强、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典型案例、建成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学校基于“四结合、六合一”理念的化工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5582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石化行业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等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获首届全国教材成果一等奖1项,获批十四五规划教材16部、国家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4门、国家教学资源库3项。与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淮阴工学院等本科高校开展“4+0”和“3+2”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探索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一等奖145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14连冠;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金奖、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TRIZ杯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5项。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教职工710人,其中专任教师599人,副高及以上286人,博士111人(含在读25人)。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支,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对象、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及“青蓝工程”、江苏工匠、江苏省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104人。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6月,学校与中国中车集团等单位发起成立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常州市域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建设,牵头组建全国地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州合成生物市域联合体和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市域联合体。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江苏检验检疫质量研究中心、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共建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建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行业学院;牵头组建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教集团、全国现代焊接职教集团、全国医疗建筑职教联盟、长三角绿色化工与医药一体化发展职教联盟。联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中车集团、中船集团、京东集团、中检邦迪、北京东方仿真等大院大所及龙头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20个省级实训平台,3个国家级实训平台,累计吸引企业投入9680万元。与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56个、订单班36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项)、现场工程师项目2个。

学校与中缅镍业(缅甸)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的订单教育项目入选“留学江苏”优秀人才遴选计划(TSP),巴基斯坦“郑和中心”项目入选江苏省外办“1113”工程。累计招收学历留学生300余人,覆盖21个生源国。引进ISO9606国际焊工考核标准、澳大利亚TAFE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等10个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及标准,应用化工技术等三个专业开展UK NARIC国际化专业认证,获批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HSK等级考试直属考点,获评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面向坦桑尼亚、冈比亚等4个非洲国家开发并输出12个职业和专业标准,在巴基斯坦、缅甸、越南、孟加拉等国建成一批海外教师工作站、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俄罗斯、韩国、英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40余所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建有各类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25个,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服务平台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建立中德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国际交流平台,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首批承建单位。成立缅甸曼德勒分校、中德设计与数字媒体学院、柬埔寨亚龙丝路学院、中德国际焊接技术培训与考试中心等中外合作育人平台。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图书馆已有纸质文献100余万册,订购中外文期刊540余种、报纸60余种,中外文电子图书资源近50T,拥有中外文数据库和多媒体书库20多个,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馆藏特色。拥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系统、万方科技信息系统、万方商务信息系统、万方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书生数字图书馆、畅想书源电子资源系统、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等优质电子资源。

学术期刊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主要刊登教育教学研究、技术与应用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学生工作研究、高职发展研究、综合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年度“四技”服务到款额超5000万元,科研到账经费超2000万元。拥有高职唯一具有合同认定资质的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年度成果转化到账1200万元。

2015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申请知识产权85件,其中发明专利29件;获得授权知识产权39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3748.45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395.28万元。

2014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获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16项,到帐经费64.5万元;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91项,四级服务经费3178.03万元。申请专利22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

2022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经费到帐2375.6万元(不含科技产业中符合“四技”服务范畴的经费)。横向科技项目合同214项,市厅级以上纵向项目共167项,其中省部级24项。2022年,新增实用新型26件,发明专利36件。“四技服务”到款额达6137.6万元。

学校荣誉

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校徽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标由蓝色中文字“工”与红色字母C”构成,与校名中“工程”二字相合,表明学院以工科类专业为主,为现代制造业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蓝色部分又是字“Z”,“C”,构成“常州”,点明学院的办学地点。

校标如破壳而出的小鸟,理想在这里插上翅膀;它像一团火,智慧在这里闪光,创新与突破在这里实现;它像一个磁场,海纳百川、包容并蓄、汇聚天下英才;它还像飞速前进的风火轮,与时俱进、争创一流。

校训

励志、践行

励志——同砺志。《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解释勉力也。勉励心志、磨练意志品质,集中心思于某种事业。

践行——韩愈《独孤府君墓志铭》:“宪公躬孝、践行、笃实,而辩于文”。有履行诺言、诚实守信、勇于实践、敏行讷言、探求真理之意。

校歌

《承诺》

校园环境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址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中路33号,占地面积1119.86亩,建筑面积36.05万平方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爱企查.2023-05-24

学院简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4

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24

教育部财政部公布“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名单.中国新闻网.2023-05-24

关于公布2019年江苏省智慧校园 审核认定结果的通知.江苏省教育厅.2023-05-24

《光明日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深耕双高建设主战场 赋能“双高三型”卓越人才培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4-06-04

我校入选2023年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4-06-04

教育部公布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23-2025年).界面新闻.2023-05-24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4-02-01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专业介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与制药工程学院 .2024-06-04

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4-06-04

数字化教学资源.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部 .2024-06-04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3-05-24

省级平台.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与科技服务网 .2024-06-04

市级平台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与科技服务网.2024-06-04

本馆简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4

首页.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1

喜报!热烈祝贺我校两项课题在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中成功立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与科技服务网 .2024-06-04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标.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1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1

现任领导.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4

政府文件 机关事务 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