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回上海市,任上海大学教授。 1927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并主编《文学周报》。 1930年还曾主编《现代文学》,并任复旦大学教授。

内容介绍

夏雨清

赵景深的作品,我记忆所及都是有关戏曲的,像《元人杂剧钩沉》《元明南戏考略》,是十几年前在复旦园的图书馆里读的。记得图书馆处理旧书,我还曾“捡”到过一本《明清曲谈》,是赵景深的签名本。他在这所学府做过55年的教授,直到1985年去世,签名本遗存颇多,当时并不稀罕。

我最早的印象,赵景深只是一个学者而已,后来在文庙买了一册1943年版的《文坛忆旧》,才知老人家还曾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见证人,既是作家,又是编辑,1922年从天津棉专毕业后,就开始编辑《新民意报》的副刊了,那年才20岁。后来做过开明书店的编辑主任,1930年后就脚踏两条船:一边在复旦大学教书,一边在北新书局做编辑,几年后还荣任总编辑。

开明和北新是新文学的两大重镇,编辑做长了,认识的作家也多了——现代文坛的精英,赵景深都有交往,亲历亲见亲闻,形诸文字,便是一部很好的文坛回忆录。这些文字分散在他的几部北新书局出的集子中:《小妹》(1933)、《琐忆集》(1936)、《文人剪影》(1936)、《文坛忆旧》(1943)、《文人印象》(1946)和《海上集》(1946)。《文坛忆旧》和《海上集》大部分内容是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我先后买到过,不过现在手边只剩下《海上集》了——十年前从沪回乡时,把《文坛忆旧》和几本旧书一起打包,邮寄时弄丢了,那册《明清曲谈》签名本也在其中。

《海上集》是年前在网上买的,此前我已有一册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书店的影印本。《海上集》收散文三十余篇,除几篇游记(像《九溪十八涧》)外,大部分是有关新文学的,还有一部分是作者的自传。

算得上自传的,是《南开中学的一年》和《我的大学生活》两篇,另在《〈人间杂记〉序》里也有涉及:“我虽籍属四川省,却从未到过四川,对于浙江省倒有不少的‘鸿雪因缘’。原来我的曾祖父在浙宦游多年,历任丽水市台州市府尹,我就出生在处州的衙署里。”

文坛回忆是此书的精彩所在,我喜欢读他对那个年代文人的描述,像《丰子恺和他的小品文》:“好几年不曾看见子恺了,偶然看见《人间世》和《良友》上的他的照片,不禁为之莞尔:他竟留了很长的胡子,像一个庄严而又和蔼的释家”。而原因,则是“这一晌丰子恺李叔同迷住了。”

赵景深鲁迅也有交往,不过一般人记得的是鲁迅式的嘲讽:“使我联想起赵先生的有名的‘牛奶路’来了。”“牛奶路”几乎是翻译界的一个笑话了。

赵景深也是个翻译大家。1922年,在翻译契诃夫的小说时,把英语“MilkyWay”直译为“牛奶路”,而原意为“银河”,被鲁迅在《风马牛》中着实嘲笑了一番。

对于翻译,我是不懂的,我读过替赵景深抱不平的文章,据说“牛奶路”更接近原意。其实译错了也没关系,那年赵景深才20岁,刚刚棉专毕业呢,能翻译契诃夫也算个厉害人物了。

果然,几年后鲁迅也体谅了晚辈,给赵景深编的《青年界》写了两篇稿子,其中一篇是《忆刘半农君》。

海上集》,赵景深著,北新书局1946年10月初版。

作者介绍

赵景深(1902年4月25日—1985年1月7日),祖籍四川宜宾,生于浙江丽水。少年时在安徽芜湖读书。1920年考入天津棉业专门学校。1922年秋任新民意报社文学副刊编辑,并任文学团体绿波社社长,同焦菊隐万曼等编《微波》、《蚊纹》、《绿波周报》等刊物,并向郑振铎编的《儿童世界》、《文学旬刊》投稿。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秋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任教,同田汉、叶鼎洛等编辑《潇湘绿波》杂志。1925年回上海市,任上海大学教授。1927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并主编《文学周报》。1930年开始任北新书局总编辑,直至1951年。1930年还曾主编《现代文学》,并任复旦大学教授。1942年曾主编《戏曲》。解放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1924年翻译了汉斯·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火绒匣》、《白鹄》等。在商务的《少年杂志》上发表。是较早把安徒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读者的翻译家。以后还翻译了俄罗斯作家契诃夫伊万·屠格涅夫等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童话概要》(论文)1927,北新

《童话论集》(论文)1927,开明

《中国文学小史》1928,光华;1936,大光书局

《荷花》(诗集)1928,开明

《天鹅歌剧》(歌剧)1928,商务

《民间故事研究》(论文集)1928,上海复旦书店

《为了爱》,1934,北新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与作家》(评论)1929、北新

《童话学 ABC》1929,上海ABC丛书社

现代文学杂论》1930,光明

《现代世界文坛鸟瞰》1930,世界

《民间故事丛话》1930,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

《现代世界文学》1932,现代

《文学讲话》1932,上海亚细亚书局;1936,中国文化服务社

文学概论》1932,世界

《文学概论讲话》1933,北京市

《文艺论集》1933,广益

《小说原理》1933,商务

《世界文学史纲》与李菊林合著,1933,上海亚细亚书局

《小妹》(散文集)1933,北新

《失恋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4,上海新文化社

《读曲随笔》1936,北新

《琐亿集》(散文集)1936,北新

文人剪影》(散文集)1936,北新

《八百好汉死守闸北》(长诗)1937,上海大众文化丛书社

《银字集》(论文集)1946,上海永祥印书馆

《文人印象》(散文集)1946,北新

《海上集》(散文集)1946,北新

《西洋文学近貌》1948,怀正

《文坛忆旧》(散文集)1948,北新

参考资料